《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范文一:

------题记

万千感慨万千愁,一路风雨一路歌。翻开梁衡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其中有一篇文章题

目也是《把栏杆拍遍》,取自辛弃疾的《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

临意。” 就是这篇文章,让我重新认识了“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开始了解这位

马背上的大词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那是怎样一种场

面?杀声震天,鼓声激荡,刀枪剑戟,金戈铁马......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旌旗蔽日、尘沙飞扬

的战争年代。敌阵前的他如展翅高飞、搏击长空的雄鹰,怀揣着无比坚定的理想,在刀光剑

影中奋勇嘶杀的酣畅情景......然而,天不遂人愿,如今的他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声,空

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才能发泄心中的抑郁和愤懑。

“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这是作家梁衡对辛弃疾的评价,也是辛弃疾一生

的鲜明写照。梁衡以八首辛词,勾勒出了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

位以行伍出身,以武起事,以文而终的不同寻常的史上第一人。

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只能借助笔走龙蛇,泪洒宣纸,蘸着血和泪

涂抹成一首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辛词。“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

周” 他心里明白,哪怕将栏杆拍遍,也改变不了国家现状。只能望眼欲穿,大声疾呼。那

肚肠寸断的悲愤回荡在天地中,那豪迈不羁的诗魂飘荡人世间。

有人这样赞美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他的成名,“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

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

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梁衡说:“苏轼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而“真正诗人只有被政治所挤压、

扭曲、锤炼时才能得到感悟,才能因此而燃烧、炸响、振聋发聩”。

一遍一遍品咂,一遍一遍回味,《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使我爱不释手。合上书时,夕

阳如醉。晚风吹拂。“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将当之无愧,永垂不朽!~

范文四: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最初对辛弃疾的认识是在小学时,读到了他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那时对他的印象仅仅是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个词人罢了。第二次是在初中课本上读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才去了解了他生平的一点皮毛。

《把栏杆拍遍》,多么有诗意的题目,它就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读者题目,就让人产生一片联想:一位壮志未酬的词人在一排安静的栏杆前轻轻拍过,怀着复杂的心情。

看了这篇文章,首先会被辛弃疾的精神所感动,其次就会被作者的文字所折服。辛弃疾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取得大成就的却是他的词,这在历史上也算是很少有的了。不平凡的遭遇,强烈的爱国之心,让他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更让他写出了千古绝唱,深深的让我们折服。正如他的《破阵子》,除了岳飞的《满江红》能与之媲美,还有哪个词人能写出这金戈铁马的战场场景,谁还能像他那样,有如此深的感触?

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而现实却将这一切无情的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失去了钢刀利剑,有的只是一支羊毫软笔。他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一遍一遍的呼喊,一声比一声悲壮,为国为民的心,从来没有迷失。可留下的只有遗憾的叹息与无奈的自嘲。

那又怎样呢?软弱无能的南宋政府永远不会是辛弃疾那钢刀利剑的盾牌,它也永远不可能打压到辛弃疾的爱国之情。所以在他的诗词当中,纵有悲叹、遗憾、自嘲,大家记住的,最多的还是他沙场点兵的场景,和他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

其实,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实属正常,从辛弃疾的一生中我看到了一种崇高的信仰:对自身责任的担当精神。正是这份信仰使他的一生不管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都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这也是支撑他勤学苦练保持节操的源泉。现代人如果能从这点上体味自身真正人生价值的取向,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终身,哪怕是失败,也失败的荡气回肠,也不会后悔自己毕生的追求,因为信仰的力量足以让他从精神上得到慰藉,我想这就是辛弃疾眼中的人生吧。

我经常思索,辛弃疾一生坚持理想,坚持信念,面对重重阻力,经历各种失败和失意的打击,仍然能够独自坚守着心中那片绿苗,等待着春日阳光的滋润,到头来等到的却是无尽的苦雨。这样值得吗?这样值得吗?现在我会回答:值得,值得!这个社会正是有千万个像辛弃疾这样的痴心苦命的平凡的人认定守候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即使失败也始终不渝,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社会希望的亮光。即使是现在一无所有,即使是无比失落,即使是被别人看扁,可只要心中有梦,我坚信也一定会成功。

看了《把栏杆拍遍》,让我仿佛重回了那战乱的年代,重新去了解、感受辛弃疾。眼前,一位英雄默默地把栏杆拍遍。

范文五:

为国尽力当自誓

从小学起,我便从一孔中,窥见了辛弃疾。那时,我对辛弃疾的印象仅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投闲置散,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宁静和平,但却不知他为何要甘于归隐乡土,而不去为官,一展才能。进入初中,从“挑灯看剑”到“栏杆拍遍”;从“气吞万里”到“江晚正愁”,辛弃疾与我愈来愈近,我渐渐读懂了他对国家透心及腑的热爱,和为国效忠而不能的愁苦悲愤。我内心的平湖上泛起了一丝波澜,我也要为国家做些事情。

直到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进入了我的视野,我才真正地认识了辛弃疾。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以武起事,以文为业,而爱国热情始终激昂者,恐怕就只有辛弃疾一人。他生于金宋乱世,年少时满腔热血为国,金戈铁马,荡寇剿虏,驰骋沙场,梦想着以身许国,血洒大漠。但谁知,南归后,朝廷却无情地剥夺了他最后的奢望,仅留给他一支羊毫软笔,去挥洒无尽的叹息和悲怆。

他壮志未酬,曾拍栏兴叹,扶栏远眺,望断一江春水,也曾热泪横流,质问苍天,为何如何此不公。但他心中对祖国崇高的热爱却从未有半点消减;金革之声,从未有一次不在他的梦中响起;刀剑之影,从未有一次不在他酒醉的眼前闪过。他的复国壮志在国忧民难的反复锤炼锻造下,愈发坚不可摧。他脑海那中久久无法压抑的悲愤,在翻腾,激荡,迸射出最璀璨的火花!他的词赋,由剑戟铸造,被血泪涂抹,交杂着亡国游子痛心疾首的悲愤,为国哀呼号,在时代中炸响!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他做了南宋40年臣民,壮志满怀,热血填膺,他却总是在闲置和走马灯般的调动中游荡,直到被弹劾罢官,理想破灭,在赣南修了一座别墅,投身稻香蛙鸣,了却心头之痛。我想或许他总该歇息了吧,可是不,他没有,他仍时刻忧心如焚,一旦有任,他仍会上书进谏,整饬政务,为民谋利,炽热的爱国之心炙烤着他的生命,只要可能,他便不会停下,也不曾想过停下。他的精神,在烈火和骤冷的淬炼中锻造,升华,冲击着我的生命,澎湃起我的激情。

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我似乎能触摸到他沉重的呼吸,他坚定的心跳,他那为山河破碎而发的掷地有声的呐喊,在剧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一个念头在我的心中出现了,我也要像辛弃疾那样,为国尽力。当我看到当今机械设备以国外为上乘时,我心中的种子在悄然萌发。我要做一名工程师,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产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在我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坎坷,有人不解,质问为何;有人嘲笑,冷眼相看。但想起辛弃疾那“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壮志,经百般阻挠,无法实现,可他心中仍不息地流淌着爱国的热血。我不再惆怅叹息,而满怀热忱,发奋学习。他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方的路,让我以为国尽力为自誓,不断向前。同学们,无论何时,爱国都将作为主旋律在我们的生命中回响。让我们以尽力为国为志,锻造出我们最铿锵的青春乐章吧!

范文六: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大有耳目一新,醍醐灌顶的感觉。抛开花草闲情,小性情和琐碎事,丢弃无病呻吟的惆怅和故作深情的朦胧,原来以大人物,大事件,大道理入题,散文可以写得如此酣畅淋漓,回肠荡气;政治类的题材原来也可以摆脱干干巴巴的说教,与文学性融洽的那么水乳交融,天衣无缝,且有留给人棉长隽永的意味。

看多了花花草草,风花雪月的文字;读多了琐碎细小,无病呻吟的散文,心中常常会产生一种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无奈的绵软以及腻味的厌倦。也不是说这类文章的文笔不佳,或者说文章的作者缺乏才气,实在是这类散文在提供给人们阅读的同时,能提升读者“精 ,气,神”的主旨太少 。

只有被感情浸透了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才能打动人。读着梁衡的文字,被那一段段意味深长,震耳发聩的历史叙述的感染,被那一个个彪炳的史册,栩栩如生的风云人物感动,那是一种过目不忘的深刻。无论是金戈铁马,“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痛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还是”振臂一呼,跃向黑暗“,舍弃生命,拯救人民于水火的革命先驱瞿秋白;也无论是1700多年前头戴纶巾,手摇羽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哲人诸葛亮;还是那胸襟博大,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几次落难,几经沉浮,大智大勇,矢志不移,带领共和国走上了新的长征的伟人邓小平······梁衡笔下流淌出的是篇篇精品,字字珠玑。掩卷之余,再三咀嚼,回味弥远。这些精美的文字除带给我阅读上的艺术审美愉悦之外,更多的是责任的深深思念。

回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面对民族历史的突变,面对国家兴衰,面对人民遭难,多少国之栋梁义不容辞的肩担起道义,舍身救社稷。

沙场英雄,爱国将领辛弃疾,当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之时,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笔走龙蛇,泪洒宣纸,“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登危楼,望长安——他一生都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卧马横刀,驰骋沙场用血和泪报华夏的机会!稼轩将责任抗上肩,可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往何处使哪?在那个朝廷和苟安的时代,那个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唯有随着滔滔江水,掩埋在历史长河的浪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这位中国最后一代“罪臣”,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功臣,铁骨铮铮,上书道光帝力主禁烟,并在南海并点燃了硝烟的熊熊烈火,然他的雄心壮志未酬却被朝廷发配新疆大漠之中,可他上对苍天,下对百姓,民族之责,紧系心头,以罪臣的身份在伊利带头捐银垦荒,兴修水利,造福人民。在那个忠臣见逐,弃而不用的时代,林则徐摆脱了权力高压和私利荣辱,直接对历史负责,历史因而记住了他的不朽。

秀而苍白的面容,年轻而柔弱的双肩,一个书生,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却以柔弱之躯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以珠玉之身出演了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瞿秋白,这个已深深刻入史册的名字,在他生命的渡口,没有为成为文学泰斗而停泊,也没有为成为一名金石家或名医而靠岸。当他目睹了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毅然登上了那条载着光明和烈焰的小舟······他短短三十六年的生命之舟也许最终没有靠岸,但他从容斗敌,英勇就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却被历史永世铭记!“轻解罗裙,独上兰舟”,秋白扛起了肩上的责任,也扛起了历史的希冀。

读这些散文,心灵在动荡乱世中穿梭,目光在沧桑历史中徘徊,早已尘封于历史的点点滴滴被梁衡先生用一枝笔勾勒出来。很佩服先生跨越时空的想象力,或者说,先生是真的用心去感悟了一番,所谓“苦苦用情“,否则,又怎能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讲我们早已”认识“的古人化为身边的挚友,或是挚友。时间和时空的遥隔,就在用心感受的同时,化作笔尖与纸的亲密了。有人说,”好散文总是以心灵的形式存在“。握笔之人必定早于笔下之人有精神上的冲突,思维上的交汇,才能袒露心灵,直逼心灵。

在今天这个物质的有些异化的时代,浮华与喧嚣,声色与娱乐的充斥,正逐渐使我们的心灵趋向枯竭,那就不妨于繁忙中暂时抽出身来,读一读梁衡先生的文字吧,或许,他们就是那一眼你苦苦寻觅的清泉,给予你无尽的润泽。

高二语文组:刘瑜

2015.01.20.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大有耳目一新,醍醐灌顶的感觉。抛开花草闲情,小性情和琐碎事,丢弃无病呻吟的惆怅和故作深情的朦胧,原来以大人物,大事件,大道理入题,散文可以写得如此酣畅淋漓,回肠荡气;政治类的题材原来也可以摆脱干干巴巴的说教,与文学性融洽的那么水乳交融,天衣无缝,且有留给人棉长隽永的意味。

看多了花花草草,风花雪月的文字;读多了琐碎细小,无病呻吟的散文,心中常常会产生一种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无奈的绵软以及腻味的厌倦。也不是说这类文章的文笔不佳,或者说文章的作者缺乏才气,实在是这类散文在提供给人们阅读的同时,能提升读者“精 ,气,神”的主旨太少 。

只有被感情浸透了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才能打动人。读着梁衡的文字,被那一段段意味深长,震耳发聩的历史叙述的感染,被那一个个彪炳的史册,栩栩如生的风云人物感动,那是一种过目不忘的深刻。无论是金戈铁马,“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痛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还是”振臂一呼,跃向黑暗“,舍弃生命,拯救人民于水火的革命先驱瞿秋白;也无论是1700多年前头戴纶巾,手摇羽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哲人诸葛亮;还是那胸襟博大,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几次落难,几经沉浮,大智大勇,矢志不移,带领共和国走上了新的长征的伟人邓小平······梁衡笔下流淌出的是篇篇精品,字字珠玑。掩卷之余,再三咀嚼,回味弥远。这些精美的文字除带给我阅读上的艺术审美愉悦之外,更多的是责任的深深思念。

回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面对民族历史的突变,面对国家兴衰,面对人民遭难,多少国之栋梁义不容辞的肩担起道义,舍身救社稷。

沙场英雄,爱国将领辛弃疾,当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之时,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笔走龙蛇,泪洒宣纸,“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登危楼,望长安——他一生都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卧马横刀,驰骋沙场用血和泪报华夏的机会!稼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轩将责任抗上肩,可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往何处使哪?在那个朝廷和苟安的时代,那个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唯有随着滔滔江水,掩埋在历史长河的浪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这位中国最后一代“罪臣”,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功臣,铁骨铮铮,上书道光帝力主禁烟,并在南海并点燃了硝烟的熊熊烈火,然他的雄心壮志未酬却被朝廷发配新疆大漠之中,可他上对苍天,下对百姓,民族之责,紧系心头,以罪臣的身份在伊利带头捐银垦荒,兴修水利,造福人民。在那个忠臣见逐,弃而不用的时代,林则徐摆脱了权力高压和私利荣辱,直接对历史负责,历史因而记住了他的不朽。

秀而苍白的面容,年轻而柔弱的双肩,一个书生,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却以柔弱之躯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以珠玉之身出演了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瞿秋白,这个已深深刻入史册的名字,在他生命的渡口,没有为成为文学泰斗而停泊,也没有为成为一名金石家或名医而靠岸。当他目睹了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毅然登上了那条载着光明和烈焰的小舟······他短短三十六年的生命之舟也许最终没有靠岸,但他从容斗敌,英勇就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却被历史永世铭记!“轻解罗裙,独上兰舟”,秋白扛起了肩上的责任,也扛起了历史的希冀。

读这些散文,心灵在动荡乱世中穿梭,目光在沧桑历史中徘徊,早已尘封于历史的点点滴滴被梁衡先生用一枝笔勾勒出来。很佩服先生跨越时空的想象力,或者说,先生是真的用心去感悟了一番,所谓“苦苦用情“,否则,又怎能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讲我们早已”认识“的古人化为身边的挚友,或是挚友。时间和时空的遥隔,就在用心感受的同时,化作笔尖与纸的亲密了。有人说,”好散文总是以心灵的形式存在“。握笔之人必定早于笔下之人有精神上的冲突,思维上的交汇,才能袒露心灵,直逼心灵。

在今天这个物质的有些异化的时代,浮华与喧嚣,声色与娱乐的充斥,正逐渐使我们的心灵趋向枯竭,那就不妨于繁忙中暂时抽出身来,读一读梁衡先生的文字吧,或许,他们就是那一眼你苦苦寻觅的清泉,给予你无尽的润泽。

高二语文组:刘瑜

2015.01.20.

范文七: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阅读伟人篇) 这是一本由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梁衡编著,将从古至今英雄人物的辉煌与低沉描写的淋漓尽致的一本书。书名取自辛弃疾的《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就是这篇《把栏杆拍遍》,让我重新认识了辛弃疾,让我更加明确了他与古代诗人的不同之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风华正茂,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他为国为民的精神无人能挡。他的生命之路就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

作为一名封建知识分子,虽建议不被采纳,但他有一颗炽热的心。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不再

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从他身上我仿佛得到了一种力量,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文字的捶打,无不在人们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而正是这种力量,推动着国家与民族飞跃向前。

乱世中的美神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一种凄冷的美,她是愁的化身,她是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的代表,她就是李清照。如今已被大部分人所熟知。最爱她的那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十分真实地表现了少女的羞涩与天真,秀发香腮,面如花玉,情窦初开,春心萌动难以按捺。她也作出:“何为出战则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的慷慨豪放诗句,虽说是婉约派诗人,但她写的诗的气势不亚于浪漫豪放派的李白、辛弃疾。“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面对丈夫赵明诚的分离,离愁别绪,难舍难分之愈深,思之愈切的情感涌上心头。她显已成为当代“女神”之代言人。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也总能看到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纵观历史,我们或许能轻微的感受到伟人们当时的辉煌与成就,他们所带给我的,往往最能激励自己在无尽的挫折面前,沉着应对、勇往直前!

范文八:

关注梁衡的政治散文,是从《觅渡,觅渡,渡何处?》开始的。

多年的阅读经历后,很少再有文字像《觅渡》这样,让我每读都欲落泪。这篇写瞿秋白烈士的文字,并不煽情,相反,充满了深沉而理性的思考,整体风格沉郁悲怆。作者在六年里三访“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对瞿秋白曾身为党的领袖、文学成就卓尔不凡、才华横溢,却于才未尽、功未成的三十六岁年华从容就义的悲剧人生,以秋白故居前的“觅渡”地名为切入点进行了执著的探求追寻。从怎样看待生,写秋白的生命价值和以“珠玉之身”为民族大众自我牺牲的无私高尚;从怎样对待死,写秋白的深明大义和理性冷静地为了认准的主义赴死的勇敢和英雄气;从怎样看待名,写秋白的诚实坦荡、彻悟超脱。层层递进又绵密深刻的剖析,将瞿秋白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大才未展的遗憾完整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作者的思考还远不止此。围绕后人悲秋白“生乱世而才不得用,处困境而志不得逞”的两个“悲结”,进一步探究瞿秋白这个人物引起广泛共鸣的原因。怀才不遇令人惋惜,但秋白是为了民族大众的政治理想自愿放弃了展才之机;壮志难酬令人抱憾,秋白却是被自己人的内部斗争所害,是“被母亲推出怀抱的孩子”,从以上两方面,揭示了忠心不被理解是造成瞿秋白悲剧人生的最根本原因。文字如血气凝成,又如金石鸣响,读之令人难抑悲凉和激愤之情。最后以“哲人者,宁肯舍其身而成其心。秋白不朽”结束全篇,余韵不绝。1996年6月完成的《觅渡》,于1998年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新教材,并广为青少年和各阶层读者喜爱,足证其价值。

或许正是《觅渡》的成功,让梁衡转向了政治散文为主的写作。在1998年6月完成的《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一文中,他阐明了这样的观点:政治者,天下大事也。大题材、深思想在作品中见少,必定导致文学的衰落。什么事能激励最大多数的人?只有当时当地最大之事,只有万千人利益共存同在之事,众所瞩目,万念归一,其事成而社会民族喜,其事败而社会民族悲。以此为鉴,他由前期以挖掘山水之美为主的山水散文写作,转向后期挖掘人的思想和人格,写政治历史、人生社会的政治散文写作,成为政治散文写作的先行和佼佼者。

北宋名臣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为一身的杰出人物,也是梁衡最为倾心、笔下出现最多的人。在《梁衡理性散文序》、《文章为思想而写》等文中,多次提到范仲淹和其流传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应该说,范仲淹代表着梁衡为政、为文、为人的人生理想,作者与这位古仁人的代表人物心心相印,产生了强烈的心灵共鸣。借写范仲淹,传达了自己的精神、理想、抱负、追求。在《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中,从明代嘉靖年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在城外云门山顶石壁上刻下的巨大“寿”字,写到位于城西的范公祠,形、事、情、理交融,让读者在了解范仲淹忧国忧民、实践自己处世治国之道而鞠躬尽瘁一生的同时,充分认识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抒发自己对这千古长叹震悟大千、激励匡正无数仁人志士、仕人官宦的由衷感佩之情,并最终提出:一个人只有辛苦的实践,诚实的牺牲还不行……更重要的是,他要能创造一种精神,能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是这种进步的忧乐观使范仲淹得到了永恒。再次归到范公的名言大理,以范仲淹的永恒和刻“寿”字人的湮没的对比结束全文,如空谷足音,留下发人深省的回荡。令人有些迷惑的是,或许是出于全文谋篇布局和气韵贯通的考虑,作者在他处多次提到的代表范仲淹人格思想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一重要内容,竟然在全文中没有出现,令人稍感遗憾。

如果说,诸葛亮,范仲淹,林则徐……这些中华民族历史上功在当代烛照千秋的人物,在梁衡笔下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地鲜活起来,正符合了梁衡“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的散文观,因而胸中丘壑笔底波澜,成为其“大题材、深思想”散文美的经典,《把栏杆拍遍》中的辛弃疾或许只是个壮志难酬的英雄。对辛弃疾,梁衡同样倾注了深刻的思考和热情,作出了独到而精准的解读。

栏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一个独特的意象。从李后主《浪淘沙》词中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到岳飞《满江红》词中的“凭栏处,潇潇雨歇”……栏杆在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是怀抱“以天下为己任”思想的士子文人思考、寄望、进退取舍的象征,也是其“国运系心,重责在身的煎熬之感”、焦灼的忧国忧民之心的重要生发和宣泄之物。生于朝廷软弱无能、只求退让求和以保苟全的南宋,却上马能领军、挥刀能斩贼、热血忠心的辛弃疾,因不合时宜而屡屡见弃于朝廷,忠心被践踏,报国无门,更是在词作中赋予了栏杆更深的寓意,使栏杆成为其焦灼中的一片忠君志、爱国心的宣泄对象。梁衡独具匠心地选取了辛词《水龙吟》中“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栏杆拍遍”这一意向作为切入视角,把辛弃疾一心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却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无奈里蹉跎岁月,于“栏杆拍遍”后,“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的期盼、失意、辛酸、悲愤剖析得淋漓尽致。整篇文章,叙事知人论心,论情激荡充沛,最终上升到对辛弃疾独特而悲壮人生的理性解读,同时推论,正因此,才使辛词充满“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成就了辛弃疾“豪放派”词宗地位。这篇文章被选入教材,并有不同版本的梁衡文集以“把栏杆拍遍”命名,成为梁衡倡导的政治散文追求形式美和思想美高度统一的又一经典之作。

如果说,对历史人物的解读,有赖于广博的历史知识,深邃的唯物主义史观,以及对民族精神和人性的洞悉,那么,对毛泽东、周恩来等当代伟人的解读,尚需具备直面真理的勇气和联系解决现实问题的卓识。长期工作在新闻领域,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梁衡,在这类题材的写作上显然有着一般作者没有的高远见地和思维优势。《大无大有周恩来》中,从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死不留言六个方面,透彻论述了周总理的六个“大无”,得出“说到底是一个无私”的结论。而笔锋一转,写总理“甩脱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爱,大德”,再以大爱、大德为主展开,总结出周恩来之所以感人至深、感人至久,是因为其巨大的人格力量。大无大有的对比,如用文字造就了一尊雕塑,使周总理和他的高尚人格、无私品德、至诚大爱血肉丰满地矗立在人们面前,体现了梁衡深刻思考后独辟蹊径的创造。而每一方面的论述,皆融事、情、典、理于一炉,纵横捭阖,鲜明生动,使文章有着动人心魄、发人深思的感染力。

从青史如镜中的古仁人到大情大理中的当今伟人,从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传统的忧国忧民之思到党的诞生、发展和如何永葆基业长青,梁衡的政治散文可谓充分展其政论散文家之所长,成为此中翘楚。其语言凝练如珠玉,感情奔放而有度,论事绵密生动,事例信手拈来,却恰如其分,如《大无大有周恩来》中某地方小官在作者办公室官架搭得十足的描写;议论言之有物,一唱三叹,如《觅渡》中关于瞿秋白命运的三个“如果”……在此基础上的说理,自然水到渠成,更兼哲思隽永,字字珠玑。

诸葛亮、范仲淹、辛弃疾、瞿秋白、周恩来……不难发现,梁衡选择书写的对象身上有着共同的东西,即一种让后世永远缅怀的自尊自强,无私无畏,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人格精神。这些中华民族的精英,也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贯穿古今,烛照千秋,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正因此,梁衡先生的这些文字,读来常有一股令人“栏杆拍遍”的英雄正气于胸臆间驰骋纵横。

范文九:

【导读】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男儿有泪乃赋壮词,于是,张孝祥长歌一阕《六州歌头》,长吟一句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宋词的豪放源于山河破碎,源于身世浮沉,源于一片丹心。

把一册宋词,沏一壶香茶,在落日时分。

落日已婉约到了极致,却燃烧起了满天的云霞。就像这宋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到深处,却无话可说,心潮波波难平。

宋人将那长长短短的句子柔媚到无话可说,无法可想,就会有举大白,听金镂,对酒当歌,无话可说。婉约的极致就是豪放,就是大江东去,就是九万里风鹏正举。

不错,壮词理应由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吼给那些对酒当歌的男人们听的。

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刘邦;到怒发冲冠的岳飞,能赋壮词的多为英雄。横槊赋诗,方显英雄本色。英雄使壮词充满了浩然之气。

宋人将那长长短短的句子豪放到了极致,豪放到了倩何人,唤起红巾翠袖,搵英雄泪。莫道不销魂,豪放之词一样能催人泪下。豪放不失蕴藉,铁骨柔情也许就是豪放的本质。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男儿有泪乃赋壮词,于是,张孝祥长歌一阕《六州歌头》,长吟一句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宋词的豪放源于山河破碎,源于身世浮沉,源于一片丹心。

所以,宋词的豪放才会如此动人。因为那含泪的呐喊里,那铁血的梦境中,有一颗滚烫的爱国心;那悲壮苍凉的诗行里,行走着一个不朽的灵魂。

抬望眼,仰天长啸。读了一阕《满江红》,才知道什么叫愤怒出诗人。才知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悲愤心情。才知道所谓豪放的内涵,也才真正读懂了精忠报国的沉重。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殷殷报国情,唯苍天可鉴。诗人有一腔热血,但无缘沙场秋点兵,只能醉里挑灯看剑,只能慨而歌之,歌而叹之。岂不悲哉!

何谓豪放?豪放是浩然气,豪放是松柏节,豪放也是一缕柔情。豪放是绽放在枝头上那朵不死的梅花;豪放是千顷惊涛拍岸,卷起巨浪如雪;豪放是那金戈铁马,万里气吞如虎;豪放还是人间叹悲欢,千里共婵娟。

栏杆拍遍,壮词读了,问遍宋词三百首,为何总是眼前烽火,胸中磊块,千古怅恨悠悠?十年一梦,匣中宝剑已尘埃。书生老去,为何总是醉眼强赋伤心词?读罢起身独徘徊,念天地悠悠,四顾茫茫,慷慨生哀。

把栏杆拍遍,将壮词读了。男儿有酒的时候,要读这豪放之词。有泪的时候,也应该读一读这豪放之词。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北风。有酒有泪有情怀有境界,如此豪放之词,岂不妙哉。

范文十:

把栏杆拍遍

梁衡

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②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宋金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③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④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那首着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⑤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边塞诗人卢纶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⑦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⑧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

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他任湖南安抚使,这本是一个地方行政长官,他却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镇江南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连日阴雨,无法烧制屋瓦,他就令长沙市民,每户送瓦20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全部筹足其施政的干练作风可见一斑后来他到福建任地方官,又在那里招兵买马闽南与漠北相隔何远,但还是隔不断他的忧民情、复国志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一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文章有删改)

16.“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7.文章第五段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18.文章题目是“把栏杆拍遍”,文中也多次写到拍栏杆,请简述辛弃疾“拍栏杆”的含意(4分)

19.纵观全文,作者认为辛弃疾的词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6、①辛弃疾归宋后,由于赵宋王朝主和苟安,他不被重用,反而被剥夺了抗金的权力,②因而只能借填词作赋来表达报国之志和爱国之心(每点2分)

17.对比或衬托此段对比、衬托有三处:一是《破阵子》可与岳飞的《满江红》相媲美;二是杜甫、卢纶等人的作品,只是旁观式的想像和描述,而辛弃疾是亲自参战经历的描述;三是用屈原和共工衬托辛弃疾的悲愤之情。

18.“拍栏杆”是一个极具形象性的动作,一方面表现他渴望率兵过江、收复失地的决心,一方面表现他报国无门、不被重用的愤慨。(每方面2分)

19.①从气势上看,辛词充满金戈之声,给人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②从内容上看,辛词表现了渴望杀敌的悲壮呼喊、报国无门的叹息和无可奈何的自嘲,是血与泪的汇集,是爱国臣子的哭诉表白;

③从情感上看,辛词表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个亡国浪子的悲愤之。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读罢《把栏杆拍遍》,辛弃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文武双全,可以说是全面发展,伟岸的身躯中镶嵌了一颗赤胆忠心.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一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从他的一生中可以看出,为何词风如此豪放不拘.一位爱国却又报国无门,令人痛心!正是这种爱国精神成就了狂放派诗人辛弃疾.虽然辛弃疾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但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所以辛弃疾也可以说是可怜的人,如他所说“栏杆百遍,终不能挽救南宋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