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我对创新社会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受益匪浅,感受良多。结合本次学习,下面我谈谈对创新社会管理肤浅认识和体会:
一、创新社会管理是科学发展观在治国理政上的新思考、新探索和新发展 社会管理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极其重要内容,与时俱进创新并自觉践行社会管理理论是各级党和政府必备的基本功。社会管理系统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准确掌握其目标体系、方针原则、方法要求,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体制,丰富社会管理内涵,改善社会管理环境,改进管理模式方法,是检验领导干部统筹兼顾、把控大局、协调发展、狠抓落实的能力与作风的重要标准。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分层日趋多元、利益矛盾愈加复杂、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任务日益繁重、社会公共产品相对短缺的背景下,以创新求和谐,积极创建社会和谐的新体制已显得尤其重要。党中央、国务院敏锐发觉社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适时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正是切中了矛盾要害,扭住了问题关键,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深远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政治高度来看待创新社会管理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增强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创新社会管理贵在重民生,谋在顺民意,成在解民忧 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综合的庞大的创新工程,需要经过坚持不懈而富有智慧的探索。我认为贵在重民生,谋在顺民意,成在解民忧。

(一)贵在重民生 就是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与促进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主要是体现在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上,扎根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坎中,反映在为民谋利的行动上。就是要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民生发展大计上。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四个着力点: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和发展社会事业,这些民生大计也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原着力点,要优先解决广大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谋在顺民意 就是我们在谋划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等“高层设计”中,要时刻以民声、民意为基础和方向标,着眼人民群众现实和长远需求,顺应时代发展、人民群众愿意需要,相信群众的首创精神和群众智慧。社会管理的第一要义和首要前提是立足公正正义、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人民普遍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是良好社会管理的最高追求。顺民意,就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听取群众的利益诉求,把决策部署考虑更周全些,把困难问题想得更严重些;
就要统筹兼顾,照顾各方,协调一致;
就要现实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质询、公示、论证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公平管理,科学决策,切实把群众想办、愿办的事情办好,集中力量把一些难事办成。

(三)成在解民忧 成在解民忧就是要在解决群众具体困难忧愁中使实劲、见实效,把主要精力、全部心思都用在为民办实事上,用在主动联系、沟通群众感情上,下力气解决群众反映敏感、解决难度大的热点难点问题,以诚挚之心、真诚之举赢得百姓实心实意的满意度,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工会在促进科学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 工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目的在于建立富有特色的职工群众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工会党的助手作用,最大限度地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职工群众全面发展。在工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 1、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建立和完善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大力推动向街道、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延伸,加强基层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努力构筑起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

2、优化志愿服务制度环境。加强立法调研,在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志愿者激励维权、志愿服务工作保障等多方面谋求突破。争取获得县政府立项支持,争取将基本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以一定比例递增。

3、加强志愿服务专业化队伍建设。联合有关部门,推进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队伍向基层延伸。培育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行动和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等特色品牌,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发挥更加明显的作用。

(二)建立完善非公企业工会组织体系 1、实施非公企业工会组织集中组建行动。认真制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的行动规划,按照“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的工作原则,探索行业建会、外来职工群众集居地建会、互联网建会等灵活多样、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建会方式。不断扩大组织有效覆盖,通过调研督查、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充分利用经验成果和普遍性规律,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建会的力度 2、开展助推企业发展青春建功行动。第一,要以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前提,找准工会组织根本任务与企业根本功能相融合的工作切入点,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助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强化对工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协助企业改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营造和谐企业氛围。助推企业凝聚力建设,通过加强职工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文体活动、开展务实有效地服务性工作,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员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群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强化非公企业团组织的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人才举荐制度,充实和完善企业职工群众人才库,积极推荐优秀职工群众骨干或人才进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梯队。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努力完善具有工会特色、体现工会优势的培训体系。搭建职工群众与企业间常态化的沟通交流平台。探索建立起符合市场法则与工会组织原则相结合的引导、激励、服务等各项管理机制,激发非公企业团组织的内在活力。

(三)积极构建职工群众公共服务体系 1、建立开放式的职工群众工作信息化平台。

加强职工群众网站系统建设,提升职工群众服务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工会组织联系,提高职工管理水平。加强网上工会建设,合理设置后台管理体系,加强教学课件的制作和收集,丰富教学内容。

2、建设互动式的职工群众教育引导平台。加强职工群众舆情分析,及时跟踪和了解职工群众思想状况。运用即时通讯、微博客、手机报等新媒体提高职工群众思想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职工群众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

?? 3、健全社会化的职工群众维权服务平台。发挥12355职工群众服务台信息枢纽作用,提高后台服务能力建设,在服务时限、跟踪回访、服务项目等方面寻求突破。拓展优秀“职工群众维权岗”创建和服务领域,积极向与职工群众权益领域密切相关的部门、行业延伸,向街道、社区、农村、企业、学校拓展。探索社区职工群众事务管理工作,开展分类教育、分层管理和分类服务,切实服务社区职工群众健康成长。运用社会化方式推动弱势职工群众群体帮扶工作,以低收入农户职工群众和农民工子女为重点,开展低收入农户职工群众关爱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红五心”关爱进城小公民等帮扶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