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西文化在教育上的几点区别:中西文化的主要区别

浅论中西文化在教育上的几点区别 **是我的老家,回到**看到了家乡教育巨大的变化,勾起初中离乡随父母来到**,一时极不适应,曾吵着要回去读书的记忆,不胜感慨,有心想要写点东西,但是又不愿流于形式,加上又找不到满意的突破口,一直搁置,直至今日忽有所感,赶紧行文。

一日间我们光顾了三所学校,我们听到了领导介绍自己的学校,其实我听着听着就隐约觉得有点问题,可一时又说不出来,后来仔细想了很久,发现原来所有的介绍都似曾相识,不止在**,还在**区,更是在**,也是在全国,我都一再听到同样的介绍,我模仿下啊:我们学校是在困难中成长的,总结起来一、二、三(一般是没资金、没生源、没师资);于是我们苦练内功,一是抓教学常规管理、二是狠抓学生德育、三是抓学生学业水平(其实就是逼老师、管学生,联家长);在自身的努力和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们取得了许多的成绩,罗列起来一二三(升学率多少多少、排在第几啦,有没有考试状元、前几十名有多少啦,有多少学生获什么什么奖啦,我们学校开设了什么班,成绩如何啦,现在我们的学生报名人数爆棚啦等等等等)。

写到这,我声明下,我不是来吐槽的,我的文章也不在于抨击现行教育制度,因为我认同存在即合理的观点,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是建立在中国逐步发展的国情上头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行政化管理和双基教育也不能简单的认为不行,只能是认为现在随着教育提质和创新型人才培育的需要,我们需要作出改变,而调整需要时间,更需要形成共识。

原本我想通过对比校长们的学校介绍,谈一下各校领导对于校园文化认识的深浅程度。因为我第一次登**山的时候,在山顶上发现有块石头叫飞来石,非常独特,旁边的石碑和导游的故事是讲得神乎其神,引人入胜。于是只要有外地友人来**,我都会积极客串导游,大力撒播飞来石的故事。后来旅游的多了,才发现天底下飞来的石头可不止这一块,例如**县天池飞来石,**飞来石,泰山飞来石,人文经念公园飞来石,紫**瑞石洞飞来石,**飞来石,**观音山飞来石等等,每块石头都有一把的故事和传说。我沮丧的发现一个真相:其实就是块破石头,可是只要你会编故事,那这块破石头就成了有故事的飞来石,人类想象力让游客欣然而至——可不就是现实版的点石成金。所以校长们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至少在稿子中间加入校园文化的因子,而不全是干巴巴的讲我们有什么问题,所以我们怎么怎么做,那么一所有故事的学校比一所办得好、管理严的学校至少卖相要好的多。

可这还不是我想说的主题。我想说的是什么我很清楚,但是我还是担心由于不善于表达可能等我讲完或者等你看完,你不一定清楚,但还是讲讲看吧,你也试着听听看吧。

我没出过国,也没系统的(网上、电视等渠道都算上)参观过任何一所欧美的学校,但是我特别想讲讲我对中西文化在学校教育上的差别的认识。欧美学校我没去过,但是我觉得没去过可能对欧美文化的感觉可能比去过的反而还真实些。比如说现在井湾子中学突然成为名校,有很多同行来参加,于是大家坐在会堂里听某个领导介绍学校(台词可以参看第二段)或者走一走到各班看看,顶了天了再亲切的问上几个同学,这样获得的感受大部分是假的,或者说那些只是我们想让你感受到的那些感受,我们的真实的困难、我们的矛盾冲突、我们解决问题时上不得台面的那些东西统统都被掩盖起来,给你看到的不过是一个只有正面没有反面、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或者略有小挫坚持到底终获成功)的神话。我相信,不论你是否出国,只要还在地球上,那么你的实地考察和参阅宣传资料得出的结论至少90%是相同的,你从那里学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收获点新思路,办法还得自己想。

我对欧美教育的了解不过源于几部电影、几本没看完的书,但是我留意到几个细节,我认为这可能就揭示出真相。首先呢就是电影《池塘底的春天》这部电影,当我正处于职业迷茫期的时候,我看到了这部电影,它让我从对学生的愤怒与失望中挣扎出来,让我向前看,因为这部电影中没有用这帮学生有多少考上了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它是法国最知名的精英大学,法国大革命的风暴造就了它,200多年来从这里走出了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5位菲尔兹奖获得者,还有一位总统和两位总理,著名的巴斯德医学在这里诞生。)作为成功的界定标准,甚至都没有交代每个学生的结局,仅仅是一个普通失意的音乐老师通过歌唱让孩子们感受过什么是真善美,让对生活没有向往的心跳动起来,我们就已经被打动,没有人在乎结局,因为结局是不可预料。我们是老师也只是个老师,所以做好一个老师该做的,剩下的交给时间。于是我心静如水。

我国也有个片子叫《美丽的大脚》,有些类似,但他们不是少年犯只是一群农村学生,虽然这个片子极力回避高大全、假大空的榜样塑造套路,但是我还是只有感动,没有被打动,感情动的不深啊, 倒也不是因为结局中学生缺乏一个成名例子来铺垫教育是否成功,而是这个片子更多像是诟病国家教育投入不足,给政府看,比给我看意义要大。

顺带说一句,我找了找,中国拍的世界级电影(不是说票房)不是武侠就是饮食类,反正没有拍老师的,看来导演们都是自学成才的。而那些非著名导演们拍的教师题材电影,情感上远远赶不上电影《泉水叮咚》那一个时代的充沛,而且要么没有学生的存在,要么就是假学生、假情感,让人恶心,尤其是让一线老师恶心,呼吁教育局能组织拍点纪录片、写实什么的真正反映这个时代教师和学生的喜怒哀乐,震撼下中国人的心灵也好。

上面讲到的每本书或报道我都没看完(但愿你看到这里不要吐血),我只了解了一个大概而已,但是我觉得这里头已经有足够的信息量让我思考。第一,不要去学习欧美教育后,就恨不得把人家的家当整个的搬回来用,他们自己都还觉得教育体制一塌糊涂,动不动就批评教育体制(不光中国媒体喜欢骂教育——没有诺贝尔奖怪教育、没有创新专利怪教育、公共道德沦丧也屎盆子扣到教育头上),你还没学完呢,人家就吵着要改了,你学来的就是个渣而已。第二,其实评价教育成功的标准,倒是东西文化合流,都是对比升学率、名牌学校入学率,可不就是中国校长们挂在嘴边合格率、优秀率,就是唯分数论吗。第三,学生的两极分化比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要严重,有识之士都在忧虑家庭背景导致社会阶层板结,社会由于缺乏竞争失去活力。第四,读书没有窍门,都是时间和精力的堆砌,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大家明白的都是同一个道理。第五,教师绝不是圣贤,没有荣誉和财富,谁付出得不到回报会想的通才怪。(我划了些横线,那些是论点的依据,自己看吧) 当然,人家的教育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我也还是觉得欧美社会的发达,引领科技潮流不是偶然的,他们的教育功不可没。

第一,他们的成名个人重于集体。当然有几个可能,可能是他们的行为属于个人行为,与学校无关;
也可能欧美宣传注重个人英雄塑造。但是我们东方的思维是:某某老师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集体的支持下,获得了一些成绩,这不是一个人的成就,这是全体。。。好多时候我们确实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是我们的成功的的确确源于集体中不到20%(二八定律)的人的热诚和全力以赴,剩下的80%只是参与者,而非决定性力量。

第二,教师创造了奇迹,所以成名,但是依旧坚守。不管是雷夫·艾斯奎斯,还是罗恩,又或者是KIPP美国特许学校,他们没有因为成功,从而排斥差生,他们没有去改善教学对象的起点,反而一再研究,试图为弱势群体寻出一条上升的稳固通道来。要是在中国,那么剧本该是这样:由于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在霍伯特小学,大量学生和家长慕名而来,原来只有十间教室的教学楼已经在政府和周边房产商的资助下扩充到有35个教室的双栋裤衩型教学楼,每班可容纳70名学生,即使是这样,霍伯特小学依然是学位难求,不得已,只好每年组织招生考试择优录取,顺带说一句,据传闻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即将出任下一届教育局局长。吃完剩饭嫌饭馊,在差生身上获得名与利,却转身就把他们踢开,不去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学生,反而抢着去培养有足够能力的学生,就像现在中国的每一所“名校”,汇集优生踢开差生的同时正断送掉那些本可以发生在中国的教育奇迹!!! 第三,贫穷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学困生,我们完全依赖学校内部解决,这是人定胜天的文化。欧美文化不同在于,一旦社会认同这是一个有着严重后果的问题,就可以筹到专门的实验经费,修建特别的学校专门为这类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哪怕成功路可能还要重新摸索,我们的制度欠缺这样灵活的变通,所以我们的学困生在无助中踏入社会,引发系列问题。

还有没讲完的,以后再说吧,要不下次心得没得东西写了,见笑哈。

?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