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前进的风帆作文 创设成功体验,扬起前进风帆

创设成功体验,扬起前进风帆 广东省阳春市教师进修学校(529600)? 黄泽芳(13421292433)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学生取得成功,可以得到家长、老师的肯定、赞许,在集体中赢得较高的地位,提高自信心。研究表明,学生的成就动机与他过去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有关。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非常注意创造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成功,就会对学习产生莫大的兴趣,有再试一试的欲望,在“再试一试”中又获得了成功的满足,这样便形成“成功——兴趣——尝试——成功”的良性循环。比如学生学习写作,如果有的人的作文被教师作为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出来,他们立即会表现出喜悦、兴奋之情,他们今后学习写作的兴趣会更高;
如果学生的习作能在县、市、省级刊物上发表,受到的鼓舞将会更大,练习写作的兴趣会更浓,自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练习写作,作**平也越练越高。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总是尝不到成功的快乐,那么他的学习兴趣也将会逐日递减以至消失。过多的失败,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会使学生严重缺乏学习成就动机,缺乏上进心。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往往不被教师了解,即使尽了努力,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因而形成恶性循环。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旅行家,他慕名来到一处名山游览。在这里,他看到旖旎的风光吸引了许多游客,然而,由于面前的名山十分险峻,人们几乎都半途而返。不过旅行家很相信自己的实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征服这座山。尽管通向顶峰的道路崎岖而惊险,但是每当他咬紧牙关向上攀登一段路程以后,回首眺望都会发现许多前所未见的奇异景观。于是,就在这不断发现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功喜悦的激励下,这位旅行家终于登上了巅峰。还是这位旅行家,在一次徒步穿越沙漠的探险旅行中几乎命丧黄泉。其实原因很简单,由于气候的突然变化使他迷路了,在两天之中,他每一次前行,结果都是又转回到原点。接连不断的失败,接连不断的失望,再加上饮用水和食物已经用光,他放弃了所有的希望,躺在沙漠中等待着死神的降临。所幸的是,在他放弃希望后不久,有一个汽车队途经这里时发现了他,才挽救了他的性命。后来,这位旅行家在总结他旅行经验的时候说,在他旅行经历乃至人生历程当中,成功比失败的意义更为重要。因为每次成功都会激励他选择更有挑战性的目标,使他不断地超越过去,超越自己;
而失败尽管能让 人吸取经验教训,但是它也总是差一点把他断送掉。

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努力改变学生的失败情况,精心创设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以形成良性循环。这就要求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练习难度要适当,使大部分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一部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应该努力发现他的回答正确的部分,这些在教师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学生自己看来,却往往是来之不易的甚至是“了不起”的。因此教师不应忽视或鄙薄他们的“成功”,教师对学生的一点一滴的小小进步,都应该予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鼓起上进的风帆。而当学生受到某些挫折或失败时,教师更应鼓励他们为获得下一次的成功而努力,而不必加以指责或有过苛的要求。谈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一次到小学听教研课的经历:一位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堂上作业,用“经常”造一个句子。还叫了一名学生把所造的句子写在黑板上,该学生在黑板上写道:“暑假里,我经常跑到公园里玩。”老师问全班同学:“某某同学写的这句话通吗?”学生齐声回答:“通!”老师厉声说:“不通!某某同学平时成绩不是很好,怎么可以经常去玩而不抓紧时间学习呢?”教室里一片寂静。教师随意地否定学生,难道不伤学生的自尊吗?贪玩,本是儿童的天性,更何况句子确实没有语法错误!既然该学生平时成绩不那么好,现在不是好了(起码句子造好了)吗?如果是一位**的老师,表扬他还怕来不及呢! 成功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同时又是兴趣巩固发展的终端结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学情,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主体兴趣效应得到最佳的发挥。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学科学习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相当一部分处于一种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自己比普通高中差),这种心理极其严重,持久地影响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目标动力。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父母对子女扭曲了的期望之外最重要的是目前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所导致的,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学校工作往往会向应试教育的方面靠拢。使学生出现两种倾向:一部分学生放弃全面发展,沉浸在题海战术,极力应付考试争取对它的适应,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另一部分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自觉或不自觉地离开学习的主流。后者中有相当大部分读中等职业学校,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充分,学习精神不饱满;
敏感而自卑;
自以为是却不自信;
表面自主内心却缺乏独立能力,仅有雄心和抱负,却显得懒惰。

渴望被肯定却因为应试教育阶段成绩欠佳成为被否定的一族,是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失败者”。

?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