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高中摘录式读书笔记

篇一:自由在高处读书笔记摘录式

《自由在高处》读书笔记

关键词 《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 创造自由

论文摘要 熊培云,1973年出生于江西农村。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在多个知名媒体撰稿、发表评论,在学术界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文字直击当下社会主要问题,又以较温和理性的口语指出,可读性强,考虑读者的感受,积极与读者交流,因而受到广泛欢迎。《自由在高处》一书,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创造,积极生活。帕特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说“不自由,仍可活”。在心灵上给了每个中国人一次醍醐灌顶的体验,站起来,寻找自由,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创造自由。

本书的作者熊培云,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过去或现在与熊培云写作有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主笔);《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亚洲周刊》、《凤凰周刊》等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其文字,自由、明辨、宽容、温暖,近年来在《南风窗》、《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亚洲周刊》、《信报月刊》、《凤凰周刊》、《散文》等海内外知名华文媒体发表评论、随笔千余篇。2005年和2007年,以其理性且有情怀的思想、温和而向上的力量两次入选世纪中国网友“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 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进步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代表作有《重新发现社会》、《思想国》、《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译著有《中国之觉醒》。

《自由在高处》是作者对《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重要补充。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创造,积极生活。帕特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说“不自由,仍可活”。本书自序,介绍了作者为何要写作,“让文字收藏我的生命和我想要的世界,也许才是我写作的最大目的吧”。作者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了自己写作的原因,真挚不做作,诚恳而动人心。生命不息,思考不止,作者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思想,正如他相信自己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而写评论首先是一种思考与表达方式,久而久之甚至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状态。作者就是在这种生活方式的指引下,不断地写作,不断地创造。

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面包与玫瑰,自救与自由以及演讲与独白。面包与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而玫瑰代表较高的生活质量。面包和玫瑰都要有,并且,我们不能因为失去面包而认为不必再追求玫瑰,作者想要强调的是没有面包就要寻找面包,以积极的心态去找寻面包,而不是失望甚至一味地绝望。作者通过《国家与玫瑰》,《挡得住德军,挡不住生活》等几章内容,一针见血地指出,生活是可以选择的,无论大环境发生怎样的改变,每个生活在大环境中的个体还可以自由选择,选择积极的面对生活,你还是自由的。没有了面包可以创造面包抑或是精神面包。《为什么自由先于平等》、《洛克如何理解超女》等几章,则又紧密与转型期的中国相联系,指出中国要建立一个可期成长的开放社会,而开放战胜封闭将是中国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自己的国家中,每个人都能做出合乎自己需求的趋利避害的选择才能真正证明这个社会的自由性、开放性。

第二部分自救与自由则是本书的方向和重点。在一个国家,国家整体是自由的未必每个个体都是自由的,而如果每个个体自由了,意味着整个国家自由了。这里举例了几种不同的自由。《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讲述了如果规定或者上级的命令有不足之处,我们有自由去否决它,违抗它,那是良心的自由。能用语言教化,为何一定要开枪?当法律和良知冲突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规定是死的,但事情本身是有可调节性的,每个人都有在法律范围内自由处理事情的权利,未来,希望机制更加灵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是什么单位》,人是时间的单位,应该忠诚于自己一生的光阴,时间是人一生的资本。而怎样

利用这样一段时间取决于个体自身了。当今社会,有些人的一生不断地在奋斗,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而有些人却虚度光阴,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时间是我们自己的,应该不断创造并享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条件即逆境》,金鱼想要一个不用自己寻找食物的环境却被困在金鱼缸里;人类想要过快捷方便的生活,发明了汽车,却要给汽车加油??如此种种,当我们以为获得了某种条件,却恰恰被这种条件束缚了。《杀鸡儆猴》中猴以一种与自己无关的看客心态观赏鸡被杀戮,这对猴来说是一种讽刺,既被与“被示众执法者“归为一类,已经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却还为同伴的落难而叫好,由此可以联想到鲁迅的《阿q正传》里看客的心态,一种不健康心态,他们并未意识到这是一种侵犯人权的秩序宣示,与自由背道而驰。假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无秩序的慌乱,这时候,需要自救,如果每个人都学会自救了,社会秩序的重新建立还远吗?

第三部分则是记录了作者去各地的演讲,更为直观地讲述他的观点,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作者解释了为什么自由是在高处,自由是要有时候需要追求,它在高处而不在眼前,如果你愿意去寻找,你就能找到。

最后是附录和后记。附录记录的是胡适写的易卜生主义。后记则讲述了出版这本书的曲折过程以及再次强调了这一生都是热爱自由的,同时以一种幽默的语气结束了这本书的撰写。从这本书中我读出了四个字:创造自由。自由属于每个人,每一次的选择就是自由的具体应用,你不能决定太阳每天几点升起,但你可以决定几点起床。“只有在创造中才有自由。”①尼采所阐释的创造,既不是人们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基础上的创造,也不是人们通过劳动和社会实践改造世界所进行的创造。然而,尼采把人的主观性夸大了,人的自由是要体现在创造活动中,创造过程当然也要涉及人与世界之间的价值关系。创造自由应该从一种理性、科学的角度出发。创造不是一味地否决外在条件而固执地自己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如果是这样,其本质是一种消极的避世态度。自由有时候并不是唾手可得,并非先天条件可以让你充分自由,这个时候,听听心底的呼喊,渴望自由的心是永远关不住的,你需要自己创造。当今社会有一个重大的矛盾可以作为反面例子,即未能调和的社会矛盾演化成了社会报复。就如书中提到的艾氏9.11事件,给了我心灵上的重大一击。社会的动荡不安归根到底是社会矛盾的深化,各种对社会的不满越演越烈,潜伏的这种矛盾成为影响社会秩序的毒瘤。然而,简单的对这些对社会做出报复行为来的人施以刑罚甚至是处死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社会矛盾,反而导致更多的打击报复,没完没了。只有正视每个人的权利与苦难,平息他们心底的酸楚和无助,给予希望,才能真正医治社会的苦痛。如今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剧是社会矛盾越演越烈的根本原因。底层人民群众不能受到跟上层人民群众的同等待遇,甚至生活都缺少保障以后,他们选择用极端的方式报复社会,伤害的却还是同样无辜的百姓。转型期的中国,怎样做才能缓和社会矛盾,从根本上保① 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p102页

障每个公民的自由呢,这是国家和政府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改革开放固然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却没有做到带动另一部分人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每一个人要学会自己创造自由,但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国家要给百姓创造一个能创造自由的外在环境。

说到创造自由,我想到了最近很流行的diy。所谓diy即do it yourself,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动手做,但这个词的真谛不仅在于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在于一种独立思考、自由想象的过程,以及如何把这种思维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自由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空间。这种创造性思维就应该大力普及,这也是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口号会被提出了,科技的背后就是创造,所以国家鼓励创新性思维。为了使这种自由发挥的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奖励,我想提出几点建议,有关科技创新部门可以专门设立奖项鼓励这种diy的成果,设置百姓奖励,还可以建立网站展示并且拍卖这些实践成果,让这些智慧的花朵在

整个人群中热烈绽放,并且繁衍不断。

谈到奖励,又不免衍生出奖励的另一面,即消极的一面:积极控制。社会控制可以分为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积极控制是指运用舆论、宣传、教育等措施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社会越轨行为的产生。”②奖励控制是一种积极控制,虽然对我们的社会秩序有稳定作用,但从自由的角度来说,为了奖学金或者是爸妈的奖励而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无疑是人性的自我束缚,从这一点来说,又与自由相违背了。“自由就是自由,并非摆脱了什么就是自由。”③自由没有目的,唱歌是因为爱唱歌,而不是为了出名、挣钱,单纯的处于对唱歌的热爱,这种热爱就是自由。这个社会,不缺乏各行各业的人才,但真正把某个领域做到一个巅峰的,必定是出于对这件事情的深沉的爱。不建立在自由之上的所谓的梦想就是虚无的,是一种被自己潜意识里定义为梦想的梦想,自由就是这么不可言喻却理所当然,并能在某些事上发挥出最佳效果。

另外一个在民众中间可谓是热门话题的就是爱国主义者的“各种不满”,他们视对国外文化的“遵从”为眼中钉肉中刺,而这种遵从仅仅是体现在电影小说里,又或者,本质上是虚无缥缈的。例如电影中有的一两个关于对日本士兵的“顺从”,就引来一群“爱国愤青”的痛骂,认为其有辱国家尊严。诚然,对外国,尤其是日本那种关系一直与中国很微妙的国家而言,我们应该保持应有的距离,当然也要有应有的尊重。但是在文化开放,经济开放的这么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尊严并不是固步自封,守好自己的“贞洁”城堡,而是学会尊重,尊重个体的成长与选择。电影、小说都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怎么能够因为要守住文化的贞洁而去否定另一种文化呢,这本身就是不自由的,而维护国家尊严,就应该把自由还给祖国的每一个人民。文化的自由其实应该和国家意识形态划清界限,一个是文化界,一个是政治界,为什么一定要把本来没有根本联系的两者混为

飘高中摘录式读书笔记

一谈呢,若真是这样,中国怎样才能做到大发展,就永远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守着自己所谓的“爱国主义”原地踏步吗?但还好,中国的导演还是有大视野的,不被“文化冲突”阻挠,应有的距离还是得有,但是艺术的发展是无国界的。

《自由在高处》带给我一种心灵上的震撼,自己原本陈旧的观点渐渐暴露出它的不足,这是一本在和你交流的过程中带你走出思想束缚的指南,是一本能读到心坎里的书。14100116 张以 ② 《社会学概论新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主编p403③ 《自由是什么》 印度 克里希那穆提 学林出版社p17篇二:自由在高处读后感飞到天上去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爱自由,爱生活,有一种鸟是关不住,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这句话是编辑对《自由在高处》的推荐语,也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我们构建了社会,社会囚禁了我们。这种囚禁带来的伤害不会使人损失一分一毫的钱财,但却损害了我们与生俱来最宝贵的财富,思想。

大时代环境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它甚至影响了一个人的生活心态。当今新闻媒体我们所接触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但一定是最符合国情的。这种国情不是严肃的、值得深思的,而是一种俨然如同笑料一般的热门。

国情,或者应该说浮夸作势的热门潮流左右了我们的思想与心态,即使身处自然,即使坐拥财富权势,人却依然活在枷锁之中。

思想的枷锁是无形的。

“试想,在平常寂静的午后,当你翻开书页,怎会在某篇小说中读到‘躲猫猫’、‘被自杀’、‘牵尸谈价’、‘临时性强奸’、‘恨爹不成刚’等诡异的章节,狰狞的诗意?” 这是作者在本书一开头的自序中提到的一段话。

每天打开一些不那么严肃的新闻网站,甚至某些常用的浏览器,自动自发都有一些类似

的“热点”、“时事”跳出来,而这些新闻的标题无不能产生一些另类的“眼前一亮”的效果。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最好的新闻一定是最接近关注老百姓本身的,我相信这句话,我想在杭州看“阿六头说新闻”的人一定比看“环球军事”的人多。而现在的新闻或许也不需要贴近老百姓生活了,只要起一个夸张恶俗的标题就足够了。

这些不火吗?不,这些内容非常火爆,每一条消息下面都堆满了各种各样起哄的评论,似乎是为了响应这种低俗的新闻内容,评论里也充满了低劣甚至说得上是下流的话。然而我想这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所赠予我们的,一种别样的礼物。

作者熊培云一直主张自由、宽容、温暖,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开阔的社会,在这个宏大的时代数据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让我想起一句不知在何处看到的话,尽管我能想起来的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但我觉得这是对所有站在更高处看这个世界的人最好的评价。“人对做自己终将会消失,只有对他人和国家做的才能永恒。”

人一旦具有了思想,那么就没有停下来斗争的时刻,这种斗争是与别人的,也是与自己的。 因此尽管我写的是《自由在高处》的读后感,我本该赞美一切,但我却不想过分推崇作者所有的话。

我想或许我们每天所接触的很多内容都是糟糕的,甚至是虚假的、片面的,也因这些造就了我们心态中一些不好的东西,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自由?

言论上的,思想上的自由——尽管这种自由有点差强人意。

因此我也要感谢我能够生在这个能够说出一部分自己的话的世界,所幸它还没有霸道到不允许提出异议。

自由在高处是因为心在高处,站在一个更高的、更广阔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或许能够获得更大的自由,然而我想,难道更高处就没有屏障了吗?

作者说,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如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天,就应该做些什么。

自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思想上的自由永远不会被禁锢,即使身受无数酷刑。人可以委曲求全,却绝不会因为委曲求全而失去向往自由的心。

把心放在开阔的地方,那么伸手便可摘下星辰。

整装与生俱来的翅膀,飞到更高更远的天上去,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吧!篇三:《自由在高处》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熊培云(1973年—),中国江西人,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现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报刊的自由撰稿人,出版作品有《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思想国》、《重新发现社会》、《时代与心灵》等,其中《重新发现社会》一书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新周刊》2010年度图书大奖。

从书名谈开去

我这个人有个癖好,在看书之前总喜欢琢磨书名,然后根据书名去猜测作者可能会在书中表达什么样的观点、怎样表达这些观点以及如果要我来写这本书,我又该从何处下笔之类的问题,当然此书也不例外。《自由在高处》,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我想到了温家宝总理的那首诗歌——《仰望星空》,“仰望星空,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想,熊培云先生该是一个极浪漫并且充满想象力的人,这样的一个人,最耐得住残酷现实的打压,即使被千万遍的刺痛心灵,他依然能直起腰版来继续对这个不公的社会口诛笔伐,因为在他心中自有一方乐土,自有一片天地,这是他值得为之战斗不息的梦想。

首先我们来谈谈关于“自由”这个话题。说句杀头的话,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谈自由,本来就不是件自由的事儿,又怎么能谈的深刻,谈的彻底。这就好比带着枷锁跳舞、穿着棉袄

洗澡,就算你功夫再高也无济于事,但是中国文人向来最擅长做“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的活,并且乐此不疲。

在中国,何为自由?我想作者此文的用意肯定并不仅限于对公民言论、人身自由的诠释,往更深的角度看,更应该是一种对内心精神世界自由(如果此书仅限于描述表面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或者仅是关于现社会存在的言论不自由问题的剖析,而不涉及精神自由层面的话题,那么这本书的含金量也将会大打折扣)的探索。更苛刻一点儿的说,要想把这篇文章写的出彩,那么作者一定得能“进得去出得来”,“进得去”是说作者得能看得透这个社会,“出得来”是说作者得能看得开这个社会。进不去出得来那叫无知,进得去出不来那叫愚钝,进不去出不来那就是所谓的“朽木不可雕也”,只有进得去出得来这般境界,才能有资格来谈论精神的自由,这样才不至于满纸流于表面的谩骂抱怨。

其次,我感觉“在高处”这三个字用的极妙,正所谓“高山仰止”,自由不存在绝对的标榜,从没有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敢说自己的民众拥有绝对的自由,或者说世人都是不懂得满足的动物,从没有人会觉得自己生活的时代是完美的,同样,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如此,从不会有哪一代人会认为自己处在一个绝对自由的时代,也正是这种不满足在推动这个社会不断发展。

历史的长河中从来不会缺少脚踏实地的人,缺少的往往是那些懂得停下脚步仰望星空的领航者,我期盼,熊培云先生是能担得起这份担子的。

我为什么要写作

在自序的开头,作者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写作?我想,这个问题实在值得每一个靠文字谋生的人认真思考。我相信,任何一个生活在中国并且有独立精神的评论员都是痛苦的,对他们来说,写评论就像是西西弗里推石头,哪怕你很努力的把石头推到了山顶,可是依然摆脱不了石头再一次滚下去的悲剧,你痛心疾首批判的社会现状,可能在一年半载之后再次出现。悲痛之余,作者也像落寞中的鲁迅一样感慨:“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但作者并未因此悲观绝望,反而从大痛苦中生出“入狱身先,悲智双圆,虽未能至,心向往之”的感动。看到这一句的时候,我眼眶一热,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智慧啊。自古文人面对生活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于现状的无奈,他们所有的武器就是手中的那支笔,努力想改变什么,到头来却什么都改变不了,徒留一身悲哀。“当农民守不住自己的土地,法官保不住自己的良心,警察看不住自己的房屋,千万富翁会被灭门,而你握不 住手里的笔??这样的时代,没有谁比谁更幸运,只有谁比谁更不幸。”莎士比亚说但凡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摔碎在世人面前,失去心中如椽大笔的文人就真成了手无缚鸡之力。“如果失去了手中的笔,我将惶惶不可终日;如果失去了自由思想的权利,我的生命将不复存在。”对于文人,手中的笔神圣不可侵犯,有着不可言说的感情,就像是农民脚下的土地,承载着他们的生命;而自由的思想,就是他们辛勤播下的种子,是他们所有的希望,“不自由毋宁死”,是他们不变的信仰。

“因为无力,所以执着”,熊培云先生更像是逐日的夸父,自有一种“虽千万里,吾往矣”无畏与坚忍。“那些想收获自由所带来的美好的人,必须像真正的人那样,要承受支撑自由价值的艰辛。”世人总是习惯于坐享其成,而注定有些人是要不甘于寂寞,努力去改变点儿什么,“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君共勉。

我的大脑不是跑马场

叔本华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然后鲁迅先生看到这句话后就反驳道:“当你相信这句话时就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了他的跑马场。”看到这两句话后突然感觉一阵心惊,暗自反省。读一本书到底能收获多少东西,不在于书中有多少,而在于读书之前你已经有多少,只有你掌握的足够多,才有可能发现书中的妙处与不足。俗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读书不思考或不敢思考又读之何用?

篇二:做读书笔记方法之摘抄式

篇三:读书笔记摘抄格式

2015年9月8号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gǔ)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摘自中国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感受:这段话作者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使我充分感受到作者和大自然亲密无间,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另外作者重点采用第二人称,不仅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而且读来倍感亲切、自然。

读书摘要本书写要求

1、格式:每次的摘抄要在第一行顶满格位置写上“X年X月X日”,摘抄文字另起一行空两行开始写。最后另起一行写上“摘自(国家)XXX的《 》”,如果没有固定作者,直接写“摘自《 》”即可。 此行为后面对齐方式。下次的摘抄与前一次之间要空两行的位置。

2、统一用黑色水笔或者黑色墨水的钢笔抄写。

3、每页的正反两面都要写,写反面时要用书本垫着,这样写出的字会更美观,也不容易损坏纸张。

4、要认真看准每一个字,不出现错别字,如果出现写错字时请不要擦,用右斜线拉一笔,把正确的写在后面即可。

5、要求五六年级写上精彩片段的读后收获或者感悟。

6、包上透明的无图案的书皮。

7、三到六年级学生每人每周三篇即可。

8、每学期学校将组织一次读书笔记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