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在全县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培训班上的讲话

? ? 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争当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在全县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培训班上的讲话 *** 20**年4月10日? ? 同志们:
这次我们组织全县科级干部集中学习培训,既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又是中央省委市委的明确要求,也是加强我县干部班子建设的现实需要。整个学习培训,我们进行了认真组织编排,请示了省市督导组把关,主要是学习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重温焦裕禄等先进党员的感人事迹,主要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促使全县领导干部自觉增强党性修养,全面改进工作作风,勇于担当发展使命,把思想统一到习总书记在**等地调研时的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县发展升级的主题上来。无论是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还是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一个核心的目标就是培养和塑造党和人民满意的好领导、好干部、好党员。在此,结合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就如何当好一名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重点谈五个问题与大家共勉:当好干部为什么?什么样的干部 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一名好干部?怎么选拔出好干部?如何管理好干部队伍? 第一个问题:当好干部为什么? 当干部也是一种职业选择。当干部为什么?当好干部为什么?这个问题好像有点多余,但值得我们思考。事实上,还是有少数干部,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把当好干部作为自己的追求;
也有一些干部,有当好干部的愿望,但是没有一以贯之的热情和韧劲。当前,**县发展风生水起,群众期盼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干部,只有顺势而为,积极作为,才能不辱使命,实现自我。

一是顺应发展的需要。当前,**县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我们面临的形势是,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要想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站稳全省第一方阵,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紧扣“新创业,新**县,加快打造发展升级版”基本思路,紧扣“全面小康、改县设市、冲刺全国百强”三个梦想,紧扣**南煤电能源基地、商贸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区位中心城市“三基地一中心”定位,全力打好产业振兴、县域崛起、城镇扩容提质、两型社会建设“四大攻坚战”,深入推进能源**县三年提升计划、美丽**县三年行动计划、小康**县三年冲刺计划“三个三年计划”。这一系列战略部署,切合时代要求,符合**县实际,指明了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方向。要把县委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就必然需要一批思想解放、敢于担当、踏实干事的好干部, 需要一批有战略思维、战术素养、战斗激情的好干部,需要一批思路好、能力强、能干成事的好干部。

二是回应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干部,都来自人民;
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
我们的衣食,都源于人民供养。“食民之禄,忠民之事”。当好公仆,为人民服好务,既是党的宗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现在群众表达愿望和诉求的渠道多了,有的对干部有意见,上门不行,就上访;
上访不行,就上网。我们对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方式,要一分为二看,要从中反躬自省,回应群众期盼是否及时?解决群众问题是否尽心?服务群众是否积极主动?前年底,我们针对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最想什么、最怕什么、最恨什么、最盼什么”的调研,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思路和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给我的体会是,要主动触摸群众的脉搏,积极回应群众的诉求,为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尽心尽力当好人民的公仆,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三是响应岗位的要求。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一个岗位,可能代表着一份权力、荣耀,但是它的本质是一种责任。权力、荣耀好像水中月、镜中花,而责任却与岗位终日相伴、如影随形。而且,这份责任一直会延伸到你离开岗位以后,因为尽职尽责,它会给你留下好口碑;
因为失职失责,它会给你留下骂名。现在的岗位越来越稀缺,干部调整提拔会越来越难,作为**县的精英和决策者,肩负着八十万父老乡亲的信任,肩负着推动**县跨越发展的重担,就不能有丝毫懈怠,有丝毫放松。

我们更要珍惜手中的权力和荣耀,珍惜所在的职位和地位,始终保持一种寝食难安的责任感,一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感,一种夜以继日的使命感,把岗位职责履行好,把本职工作推动好。

四是实现自身的发展。工作不仅是对社会的责任,也是一个人自身生活的重要部分,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自身幸福的重要源泉。有的干部,总觉得才华不能施展,工作时心不在焉;
有的干部,觉得自己大材小用,工作中眼高手低;
还有的干部,玩心太重,工作上敷衍塞责。其实,对工作的敷衍,不仅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美国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说:“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不管积极或者消极,生命中很多时间都要在工作中流逝,反正要做,不如好好做,做到最好,这样既完成了工作,也可以施展、拓宽、提升自己的能力,还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和事业的发展。

第二个问题:什么样的干部是好干部? 好干部的标准是什么?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总的来说,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标准,清晰地描绘了新形势下好干部的总形象,明确提出了怎样成长为好干部的总要求,也突出了使用好干部的总导向。省委守盛书记结合湖南实际,提出“要旗帜鲜明地培养使用讲大局、敢担当、有本事、肯吃苦的干部”。市委安杰书记指出要大力选拔品行好、务实干事、敢于担当、实绩突出、廉洁奉公的好干部 。结合学习中央、省、市精神,我想谈几点自己对好干部的具体理解和认识。

好干部就是讲党性、有德性的干部。党性是什么,党性就是干部的德,就是领导干部的为官立业之本,也是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准。讲党性,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忠诚,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在风浪考验面前毫不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毫不动摇,忠于党、忠于事业、忠于人民;
讲党性,体现在职业操守上就是敬业,时时处处以**县发展为重,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冷暖安危为重,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智慧用在改善民生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
讲党性,体现在为人处世上,就是公正,坚守正义,对人公平,对己清正,以诚信友善为荣,以宽厚包容为荣,以健康生活为荣。我们的一些干部出问题,首先是党性上有问题,有的理想信念动摇,是非观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出现偏差;
有的政治意识淡薄,拿原则作交易,以感情论是非;
有的全局观念不强,拉山头、搞宗派;
有的搬弄是非,不讲诚信,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一套、做一套;
有的情绪低下,沉溺于灯红酒绿,陶醉于声色犬马。这些人不是一名合格的党员,更不是一名好干部。

好干部就是重执行、抓落实的干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动手干。务实干事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干部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更不是坐着等出来的。加快发展升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还是要靠实干。我们就是要像钉钉子一样,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项顶着一项抓,一人跟着一人做,坚持边说边干、不说也干、先干再说,推动各种问题在实干中落实。当前,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庸、懒、散、慢、浮”等不良习气仍然存在,有的工作缺少激情,精神状态不佳,满足现状;
有的习惯找理由、推责任、“打太极”、“踢皮球”,怕担责、怕惹事,不愿接触矛盾;
有的职权内的事不表态、不拍板,凡事没意见,行与不行没有态度;
有的效率低下、办事拖拉,喜欢以程序搪塞人,一些决策不了了之,一些工作半途而废;
有的讲得多、做得少,开会定的落不实,文件定的兑不现。我们要坚决反对这样的干部,重用干事有激情、有韧劲,工作肯踏实、肯奉献,作风过得硬、敢创新的“钉子型”、“推土机”、“老黄牛”和“狮子型”的干部。

好干部就是敢担当、肯负责的干部。困境逆境看襟怀,大事难事看担当。敢于担当是对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也是推进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打好“四大攻坚战”,推进“三个三年计划”,实现“三大梦想”,个个都是硬骨头,场场都是攻坚战,我们必须闯在先、干在前,敢想人之不敢想,敢为人之不敢为,才能不负历史重任、不枉人民重托。没有跟我上、跟我冲、向我看齐的担当精神,没有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干劲和气魄,将会一事无成。人生就是一种担当,一个成功的人、一名优秀的干部,往往就是在担当中成长、成才、成熟的。担当应当是自觉的、是主动的,对于**县来说,就是要在项目争取、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具体工作中,主动扛起来,自觉担起来,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承担风险,善于弯道超车,真正做到忠实履责、尽心尽责、敢于担责。

好干部就是有实绩、求实效的干部。干部好不好,最终要看能不能干事,是不是干成了事。当前,**县正处于大发展的黄金期、各种政策机遇的叠加期、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何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的新路子,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有实绩,不是学历高、简历好,不是混得开、会“来事”,也不是不顾客观实际、蛮干硬干,更不是一门心思钻空子,搞小聪明。真正的实绩,就是要在改革发展中想出了办法、打开了局面、闯出了路子;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稳住了形势、掌控了局面、赢得了人心;
在抓具体落实中推动了工作、争到了项目、搞好了服务。

好干部就是作风硬、守廉洁的干部。对于一名好干部来说,作风应当是做事的首则,廉洁应当是从政的根本。干部考察有五个方面,“德、能、勤、绩、廉”,但评价一个干部的好坏,关键还是要看是否廉洁正派,廉与其他四个方面的关系就好比是“1”与“0”的关系,廉洁出了问题,一切都等于零。关于廉洁问题,**县是有教训、有经验的,我们一刻也不能心存侥幸,现在没有出问题绝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出问题,现在没有出大问题绝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一个点出了问题,会牵涉到很多方面;
一个人出了事,甚至会累及地方。十八大以来,中纪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查处了一系列腐败案件,其中省部级官员有 22名,厅局级近300名。据统计,其中有60%以上有垄断性、资源性行业的从政经验,有70%以上在任“一把手”时发生了违纪行为。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越是在涉及利益多的领域越要小心;
越是在手中有权的时候越要谨慎。因此,对于资源矿山、招投标、国有资产处置、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醒。

第三个问题:怎样成长为好干部? 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名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干部自身来讲,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
对组织来说,重点是要树好导向,创造条件,努力培养更多好干部。这里重点谈自身努力的问题,主要是“三靠”。

一靠学习积累。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学习不仅改变人的气质,还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锻炼人的能力。所以,成长为一名好干部,要坚持以学为荣、以学为重、以学为先、以学为要,做到积极主动、持之以恒。积极主动就是要快速学习,抢占先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有人研究过,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我们只有主动加快知识学习和更新的速度,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持之以恒 就是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享受。有幅形容学习的对联是这样说的,“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可见没有相伴一生的习惯,没有日复一日的坚持,就难以在学习上有所成就。现在的社会是“两眼一睁,就是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要坚持学习,企业的兴衰如此、民族的进步如此、干部的成长更是如此。

二靠实践历练。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总书记强调,“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要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温室里长不成参天大树,马厩里养不出千里战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北大毕业后放弃留京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去条件艰苦的**工作,在基层一干就是13年,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实践表明,越是艰苦的岗位,越是成长的沃土;
越是困难的工作,越是锻炼的机会。基层工作直接接触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利益交织,情况复杂,不仅能提高个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而且能拉近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距离,增强对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靠环境造就。环境有好坏之分,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很难改变环境,但是能够趋利避害,营造和选择一些适宜自身成长的环境。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党历来都重视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每年都会有一系列的干部培训计划,这些都是组织的关怀和厚爱,就如这次干部轮训,就是学习的一个好的机会,希望大家把握好、珍惜好、参与好。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际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话都表明了一个道理:同什么人交往,既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前途命运。我们要提倡“君子之交”,多交益友、诤友、知心朋友,不交谄友、损友、酒肉朋友。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是一个人的港湾,家庭生活和谐稳定,干部的成长才有一个好的依托。我们大多数的干部都是家里的主心骨,工作忙碌,照顾家庭时间有限,要懂得和父母、爱人、子女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有时间要多陪陪他们,多关心他们,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天伦之乐;
既能给家人带来温暖,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力量。

第四个问题:怎么选拔出好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则**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党风。所以说,培养出一个干部很关键,选用好一个干部更关键。我们必须将个人努力和组织培养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切实强化业务培训,切实抓好实践锻炼,切实用好机制、好办法将好干部发现出来、使用上去。

一是要健全日常考察机制。要写一首好诗,功夫在诗外。同样,要考察好一名干部,重点在平时。小节犹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行,细节最能彰显一个人的品位,刘邦出谋划策不如张良,后勤调配不如萧何,上阵带兵不如韩信 ,却最终开国称帝,关键就是能在日常生活中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将人才的效能激发至极限。我们要确保事业顺利向前推进,更要把干部的平时考察放在突出的位置。我们就是要通过从细处着手,从大处着眼,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近距离接触干部、观察干部、了解干部、熟悉干部,以便知其长、识其能、辨其才、察其德。我们要全面建立日常干部考察机制,既看实际任务的担当,也看重大问题的思考;
既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又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既考虑干部平时的表现,又觉察干部在名利得失前的反映,力求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才能做到选贤任能、人尽其才。

二是要健全考评体系。当前我们整个干部考评体系一定程度上存有一些问题,如重发展轻基础、重显绩轻潜绩、重发展成效轻资源消耗、重经济成果轻民生改善。评价意见较为笼统,特点不鲜明,说服力不强,不能完全反映班子和干部的差异和特点。对于这些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发现并正在着手修正。一个好的考核体系就像一把筛子,能大浪淘沙、披沙拣金,真正筛出人才、选出精英,能全面促进经济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文化、生态效益、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作,能全面准确判断评价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推行“4+4”重点考核,就是干部考核的一次探索,目的就是要强化抓项目、抓民生、抓产业的工作导向,用重奖重罚来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用真考真督来带动干部心态的变化。

三是要健全选拔机制。中央省市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对反映比较多的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四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明确指出了改进方向和措施。对此,我们也要有准确的把握。主要是四条:提高民主考核质量,解决好唯票问题。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是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推荐票是用人的一个重要参考,但不是唯一依据。过度依赖票数,甚至唯票取人,以一票定取舍,势必会造成拉票当老好人现象蔓延。我们应该按照“管他的、他管的、他服务的”来进行考评,既注重票数,也注重群众口碑,又注重工作实绩,多管齐下,多层互动,多途径甄别,综合考虑,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人有舞台。提高公开选拔质量,解决好唯分的问题。竞争是为了择优。如果将公开选拔仅仅理解为唯分选拔,未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背离了竞争性选拔的初衷,就会催生“考试专业户”。社会上有一种不良反应,说“会干的比不上会说的,会说的比不上会跑的,会跑的比不上会考的”,这种想法值得注意。我们招考,既要注重成绩,又要注重能力;
既要考察品德,又要考察思想;
既要评估整体素质,又要衡量社会反响,最终做到要考得好的干得好,让干得好的上得好。提高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解决好唯年龄问题。年轻化并不等于低龄化。选配干部的时候,既要对有潜力、有魄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敢于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经受锻炼,也要充分考虑 各年龄段的合理配备,不能简单地以年龄决定进退去留,让各个年龄阶段的干部都有劲头、有干头、有奔头。提高科学发展成效,解决好唯GDP问题。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GDP上,也体现在发展质量、人均均量、城乡环境的提升。因此,把科学发展成效作为评价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就要做到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总量又看均量和质量。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科学地提拔任用干部,才是对历史、对地方、对人民最大的负责。

四是要增强整体功能。在选干部配班子的时候,必须高度重视班子的结构和功能问题。领导班子不能搞成“清一色”的个体能力叠加。配备干部要统筹考虑,有交集,有补集,有并集,才能发挥出1+1>2的效果。整体班子既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式干部,也有运筹帷幄可驾驭的“狮子型”干部,还有千难万阻敢攻坚的“推土机”和“钉子型”干部。具体点来说,有的能够掌控全局、敢抓敢管、勇于开拓,有的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朴实忠厚,有的雷厉风行、执行有力、落实快捷,有的勤于用心、精于研究、善于沟通,只有这样,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才会强大,才最能干出一番事业,才最能赢得群众信赖。

第五个问题:如何管理好干部队伍? 现阶段,在干部管理的问题上有几个方面明显较多,一是查处和曝光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较多;
二是曝光和处理的选人用人问题较多;
三是网络舆情中对干部的监督较多;
四是出台和完善的党纪法规政策较多;
五是各级主要领导对 “从严要求”的强调较多。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
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这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各级党组织的责任。

应该说,**县的干部队伍和干部管理整体上是好的,但是对照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和“从严治党”标准,对照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待,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我们仍有一定差距,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良风气,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跑要之风,热衷于跑官、跑票、跑关系。二是说情打招呼之风,为别人拉关系、铺路子。三是好人主义之风,不敢抓、不敢管,只栽花、不栽刺。四是浮躁之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这些问题虽然只存在少数单位和个人身上,但影响很大、危害很大。我们要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坚定不移地把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以严树正气,以严强关爱,以严聚民心,以严树形象。

要严格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改进作风的规定,从“中央八项规定”、“省市九条”到反“四风”,从月饼到贺年卡,到禁烟,再到烟花爆竹等年货,从小到大,从细抓起,一件接一件,一环扣一环,最近又出台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各项要求更严格,也更具体。这几年,我县在从严要求上也不可谓不重视, “县十二条”、“增收节支6条禁令”等专项规定的出台,都让我们看到了喜人变化,县里星级宾馆前的公车少了,包厢生意冷清了,名烟名酒门面转让的多了。然而,也有些同志对这些正常要求却感到不适应、不舒服,大谈“为官不易”。这就客观说明,许多党员干部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仍然不高,从严要求的高压态势还要继续保持。只有不折不扣地执行好这些底线要求,才能真正规范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行为。

要严格教育。习总书记指出,每个干部都要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劳动,接受更严格的约束。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觉悟,就不要进入干部队伍。可以说,干部身上出现的不良风气,很大程度上就是党性的问题、思想的问题。如果对这些没有“主心骨”、精神缺“钙”的干部不管不顾,不敢指出他们的思想问题,迟早会引发更多更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把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纪委、组织、宣传、党校等部门要下更大气力抓好抓实,着力解答好三个问题,一是入党为什么,二是当干部干什么,三是身后留什么。当前,教育实践活动进入学习教育阶段,我们要把握好这次机遇,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重要内容的集中学习,在党员教育管理、严肃党内生活等方面把好关,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纪律,引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清醒估价自我,理性调适心态,科学健康生活。

要严格管理。关键是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把手”的管理问题。“一把手”好,就造福一方百姓;
“一把手”出问题,就会带坏一批干部、贻误一方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对“一把手”用权、用钱的管理,谨防“独立王国”、“土皇帝”的出现。二是用制度管人的问题。重点是健全民主集中制、党委(党组)议事等制度,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等问题,切实把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人事任免、资金分配和重大事项决策等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三是“认真”不够的问题。把“认真”二字作为重要原则,以敢较真、敢碰硬、敢负责的态度,下决心解决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把从严管理贯彻到“三超两乱”治理等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不断增强领导干部讲规矩、重规范、守规则的意识。

要严格监督。当干部肯定是要受严格监督的,有的干部对严格监督很反感,甚至认为这是对本人、对本单位、对本地方的不信任。客观地讲,监督不严往往就是一种制度的缺失、机制的缺位,也可以说是对干部的一种放纵。当放纵达到一定程度,就很可能犯错误,甚至犯大错误。所以,严格监督是正常的,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爱护,监督不严才不正常。因此,对干部身上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我们要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绝不能哄着、护着、盖着,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多做“保健医生”,少做“外科手术”。要加强人大、政协监督,重视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形成全方位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干部在阳光下成长。要从事业发展角度出发,敢于向有过错的干部亮剑,敢于向那些 “撂担子”、“混日子”、“守摊子”、“跑门子”、“乱班子”的干部问责,建立“无功也是过”、“不换状态就换人”的长效机制。

?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