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认亲传承致辞

寻根,认亲传承致辞

陈继廉摸着重建陈氏祖厝捐款碑记。

陈笃生的后人与漳州海澄陈氏宗亲一起合影留念。

文/图 本报记者 曾嫣艳 见习记者 林桂桢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10月3日,回到漳州海澄镇仓头社参加陈氏祖厝重建落成仪式的新加坡著名侨领陈笃生的后人陈继廉等人,摸着镌刻有自己姓名的祖厝重建捐款碑记,再次体会到“根”赋予他们巨大的吸引力。

“我们十分感谢《厦门日报》、洪卜仁老先生、厦门大学图书馆林振锋老师,以及五年前帮助我们寻根的日报读者。”接受记者采访时,陈继廉的普通话与当年相比,流利了许多。他说:“我们的家庭越来越大,就好像一棵大树,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这非常重要。”

从异国赶到海澄

参加祖厝重建落成仪式

10月3日,后许陈氏祖厝重建落成仪式在海澄仓头社举行。陈继廉及来自新加坡、泰国、美国的陈笃生后人,受邀参加了仪式。

看到原先破旧的三间祖厝焕然一新,宗亲们兴高采烈,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照。专程从泰国赶来参加仪式的陈笃生后人Jackson Pek、Remy夫妇看到镌刻有自己姓名的捐款碑记,非常激动。

“当初我们就是在重修会庵宫新室和仓头社石路捐缘牌上,找到有陈武烈(陈笃生曾孙)字样的碑刻,更加确定这里的陈氏是宗亲。”陈继廉说,以后他们的后代如果来到这里,也能从碑刻上找到亲人的名字。

响应重建祖厝

上百名侨胞慷慨解囊

陈继廉告诉记者,2011年的寻根认亲之旅后,他一直想为后许的宗亲做点事。看到陈氏祖厝年久失修,他一回到新加坡,就与陈笃生后人们商议,捐钱帮宗亲重建祖厝。后来,他往返新加坡与漳州海澄五六趟,落实祖厝重建一事。“此次重建祖屋,28户家庭积极响应,慷慨解囊,100多名陈笃生后人捐款。”

从2005年开始,在新加坡的陈笃生后人每三年就会举办一次盛大的家族聚会。陈继廉说,100多年来,陈笃生后人与异族通婚,已从祖籍漳州海澄,演变成混有英国人、德国人、泰国人血液的混血儿,或成了不同国家的国民。“截至2014年,陈笃生家族成员收录进的名册已增至2688人,而且这还不是完整的记录,有些支系还未连接上。”

陈继廉最后说,2014年陈笃生家族聚会时,他们首次公开让新加坡电视台的记者跟踪拍摄,下一次的聚会在2017年,他希望本报记者能前往新加坡参与盛会。

【幕后故事】

本报牵线搭桥

著名侨领陈笃生

两千后人找到“根”

5年前,新加坡开埠初期著名的侨领陈笃生的直系玄孙陈继廉,通过《厦门日报》在福建寻根一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0年3月23日,本报刊登《侨领陈笃生玄孙托人福建寻“根”》一文,发出了线索征集。这篇报道得到厦漳等地读者的积极响应,众多陈姓读者纷纷致电本报热线968820,为陈继廉寻根出点子、提供线索。这让陈继廉非常感动。作为唯一受邀媒体,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本报对陈继廉的寻根之旅做了全程跟踪报道。其中, 2010年3月份本报四篇报道还被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收藏。

在厦大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林振锋老师、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老先生及本报牵线搭桥下,陈继廉及其亲属最终锁定了位于漳州海澄镇仓头社的后许陈氏。2011年8月,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名陈笃生后人,在后许与宗亲们相认。陈继廉说,这些宗亲是陈笃生堂叔的后人,他们认祖归宗,也为陈笃生2000多名后(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寻根,认亲传承致辞)人找到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