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心理

篇一:心理健康、情绪与疾病

>崔建美

摘要:有资料显示,多于76%的疾病由情绪因素引发,属于情绪性疾病,正所谓

“病由心生”,本文试图阐述心理健康状态、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尝试给

出一些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的方法,有利于人们减少疾病的折磨体验快乐人生。

人世间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感受快乐的心。

健康的概念,包涵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我们注重的往往是自己的身体健康,却很少有人知道情绪是众多疾病的诱发因素,中老年人更是体验了身体健康状态欠佳和疾病带来的痛苦,然而,懂得从调节心理状态和情绪的角度来增进自己健康的人却很少。

“病由心生”这句话取自《病由心生》的书名(约翰.辛德勒医生【美】),书中说道:“到医院就医的病人中有76%患有情绪性疾病,病由心生,这是真的”。

下表列举了辛德勒医生根据他几十年的行医经历统计出来的数据,但也只是不良情绪能导致的几百种疾病的一部分。

不良情绪引发的生理疾病

看了表中的数据你会感到惊讶吗?你也可能不大相信这是真的,然而,这是有统计数据支持的,确实是真的!但这是美国的数据。不知我国是否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统计工作,据了解,我国临床医生的数据认为病人中的60%患有情绪性疾病,80%的胃病由情绪引发,近乎100%(对这个数据我也表示怀疑)的癌症病人,不良情绪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七情”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这七种情绪与人的脏腑直接相关。早在2000多年前已经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 “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不同情绪可直接影响人的不同脏器,从而影响人的健康状况,情绪与健康的关系表现在“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方面。辛德勒医生认为:不良情绪是通过“肌肉群”作用于脏腑的不同位置,从而引发“疼痛”以及其它病理反应。

器质性病变是可以通过先进的现代仪器给予确定的,也就是说身体某个脏器或部位出现了

可见的病变,而当这些检查均显示“正常”而你依然感觉疼痛或不适的时候,医生往往会告诉你这是“功能性”性疾病,以上是西医所做的工作。中医则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注重从调整“阴阳平衡”、“疏通经络”使疾病得到医治,当前人们对于疾病主要采取的对策就是上述两种方法。对于疾病的预防(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情绪与心理),人们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有通过使用保健食品增强自身免疫力的,有通过调理饮食结构促进营养平衡的……,可以说,为了和威胁自身健康的疾病作斗争,人们正在积极行动。

我曾经一直思索一个问题:是什么因素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通”的呢?现在终于知道了答案,那就是不良情绪!

人类的情绪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心理学在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专家依据不同的分类理论对人的情绪做出过不同的分类(本文不做详细介绍),人类的常见情绪如: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内疚、轻蔑、爱、自豪、抑郁、焦虑、嫉妒、委屈等……,心理学家从众多的情绪中归纳出六种基本情绪,基本情绪之间各自独立,成为各自的类别,其它情绪可以看成是基本情绪不同强度的表述和使用不同词汇的描绘,这六种基本情绪是:“喜、惊、怕、悲、厌、怒”。

情绪具有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特征,除动力性特征外,其余特征易于理解,所谓动力性是指情绪携带着心理能量,这个能量具有一定的指向,即具有方向性,比如愤怒情绪吧,它所携带的能量首先是指向被攻击的对象或者用于对抗所遭受的攻击,恐惧情绪则指向相反的方向—自身,恐惧情绪引发的行为往往是逃避和退缩。情绪会影响人的内分泌和生理反应,这便是影响健康的生物学解释。

情绪产生于刺激因素,这个因素既可以是外界环境中的现实刺激,也可以是想象中的心理刺激,还有鲜为人知的“潜意识”中的冲突,从“刺激—到生理唤醒—到行为反应—到困倦平复”而完成了一次循环,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影响身心健康的主要是那些持续的高强度负性情绪,以及那些强度虽小但经常不断的负性情绪!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人丧失适应性的反应能力,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等生理改变。如果这个过程延续到足够长的程度,甚至会导致器官的组织结构水平上的变化,产生心身疾病。

情绪可分为两大类:积极情绪和消极(负性)情绪

积极情绪是能让生活充实的情感,如幸福、爱慕、愉悦、希望、同情、自豪、感激和敬畏等。

消极(负性)情绪是那些让你感觉生活无意义的情感,如恐惧、焦虑、愤怒、悲伤、忧郁、厌恶、羞愧、内疚等。

让我们先看看恐惧与焦虑情绪吧,恐惧与焦虑是两种相似的情感,是感受到畏惧以及被

威胁的体验。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触发这两种情绪的事件或情景,以及这两种感受的具体持续时间。恐惧是对自己或自己所爱的人感知到的危险的反应,当威胁消失时,恐惧也会迅速消退。与之相比,“焦虑”这个术语指的是更一般化的预期:“某些坏事将要发生”而没有具体确认任何危险存在,如果你因为自己或自己所爱的人可能面临的潜在危险而感到焦虑,你将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肯定这一未经证实的危险是否已经过去了。如果你对和陌生人接触而产生焦虑或者因为你身处公共场所而焦虑,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无法放松,因为你在生活里会反复遇到这类情景。还有许多人因为死亡的存在而感到焦虑,而死亡却是不可避免的,只能被推迟。当焦虑的情绪存在较为持久和强烈时,就需要向临床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师求助,以避免更为严重的疾病来临,这种情绪伤害的是肾脏,正所谓“恐伤肾”。害怕与担忧是这两种情绪强度较低时的感受,也需要及时处理。

危害最大的当属愤怒情绪了,它一般产生于欲求不能满足时的挫折感受,愤怒直接指向阻碍你的人或事,如果对象比你弱小,就可能产生攻击行为,如果对象强大或者为了某种需要而不能攻击,这股情绪能量就会被自己强行压抑下来,我们所说的“生气”就是对压抑了的愤怒的描述,压抑了的愤怒往往会引发肠胃不适,比如胀气、死滞不活的胃部感受,“怒伤肝”,“肝气犯胃”是中医经常使用的语言。

那么,我们怎样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呢?情绪一旦产生就不会自行消失,它就需要一个“出口”来释放,比如一个在单位受了领导批评的丈夫回到家里往往会“找事儿”,这也不顺眼,那也不如意,更甚者会责骂妻子或孩子。一个被丈夫冷落的妻子,往往会把气撒向孩子,如果她是一名教师或者手下有几个人,那么学生和下属就可能承载她的愤怒,这叫做“愤怒的转移”,愤怒情绪还有一种延迟的表达是大家所熟悉的:即“你给我个初一,我还你个十五”的事后报复,这样总会有人被伤到,决不是一个好方法!

好的方法是及时识别出自己的情绪状态,知道自己因遭遇挫折而产生了愤怒情绪,进而知道自己为了大局而压抑了自己的情绪,也就是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生谁的气”,然后在理智的控制下找一个出口,或者借助于自我赞赏自己宽容的美德将其转化为一种积极情绪,或者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你的这个行为使我生气”,“你的这句话我不能接受”等,也可以找一个可信的朋友说说,说出来,这股能量就能消减很多。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对想象中的对象怒吼几句也可消减这股能量。有些企业所建的发泄室,其中有橡胶或石蜡制成的企业领导者的雕像,作为有情绪的员工的发泄对象,既平息了员工的怒气,也没有伤害任何人,真是聪明的决策。

再来看看嫉妒情绪,它产生于一种比较,一种他人不应该超过自己的评价,以及对这种存在状态的不接受,比如:明星比你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爱戴,领袖人物比你得到了更多人

的拥戴和特权,你却不会嫉妒他们,因为你接受了这个现实。而你的朋友仅仅比你多得到了他人的一些关注就可能引起你的嫉妒,水平相当共事多年的同事的提升也免不了引发你的嫉妒情绪,这是因为你还没有接受这种现实,一旦接受了,嫉妒情绪也就随着消失。嫉妒情绪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委屈,这种情景出现时,如果你没有体验到嫉妒,却感觉不舒服、情绪低落,那很可能就是一种委屈的情感。

解决嫉妒和委屈情绪的方法第一步也是及时识别自己产生的情绪状态,认清其来源,接受不可改变的现实,为朋友、为同事的进步和所得都到的关注而高兴,回想自己的人生历程中不是也有许多情景比老朋友们得到了更多的恩典吗?并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及和睦共处的动机,也就是说“比上不足时,比下还是有余的”。嫉妒还会引发仇恨,伤人伤己,委屈却只伤你自己,聪明的人要学会消除这两种情绪。

常见的负性情绪还有厌恶与轻蔑,伤害他人进而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羞愧与内疚,伤害自己却于事无补的情绪,也不可让其久留心中;悲伤和抑郁同样无法产生积极的行为,不能久留!这里不再一一阐述。

既然消极情绪会引发疾病,而疾病不是你我想要的东西,那么我们就需要注意培养自己积极的情绪,有很多方法可以尝试,如体育锻炼、欣赏音乐和电影电视等文艺节目、和朋友相聚聊天、为自己树立一个可以达到的近期目标并不断体验小的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心中存上一个我们称之为理想的远期目标,理想虽是无法达到的目标,但它确是我们生命历程的中标杆,可以指引你面向未来而不是沉溺于过去那些不可改变的事实!

我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刺激事件和情景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每一个人由于遗传、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的不同而具有相对稳定而不同的人格特征,说通俗一点,就是人们应对环境事件时自发采用的应对方式是不尽相同的,认知心理学认为,刺激事件必须经过对刺激的评价这个中间环节的加工处理才会决定是否作出反应以及如何反应,从而产生心理效应。正是这个我们称之为个人认知系统的中间环节的不同,面对同样的刺激事件时才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而个人的认知系统由于生活经历的局限性并不总是正确有效的,影响认知系统的关键因素是个人的信念构成,有很多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了不正确的情感,从而促发了痛苦的心理感受。

不合理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有很多种,这里不一一列举,但可把它们归为四大类予以呈现:1、要求的绝对化。即要求事物和行为的十全十美,或认为某一事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肯定是那样”、“必须是这样”常挂在这些人的口头上,在人际关系上常抱着“我对别人好,别人自然应该对我好”、“别人必须公平对待我”等不切实际的信念。他们常有渴望成功的强烈欲望,总是要求自己也要求他人尽善尽美。2、以偏概全,过分概括化。做错一

件事就以为自己一事无成,自责自罪;别人一件事做不好就以为他一无是处,产生敌意,对事件或人的评价抓住其一,不及其余,以偏概全;3、糟糕透顶。总认为某件事的发展会导致极可怕或糟透了的结果,而个人对此无能为力,从而陷入焦虑或抑郁、悲观、绝望的痛苦体验中;4、自我贬抑的倾向。稍遇挫折、失败,即有“我是可怜的失败者”、“我是一个没用的人”、“我因为失败应受到责备”的自我贬抑,正是这样的思维模式引发沮丧、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对上述不合理信念的查找和改变也许能帮助你排除一些消极情绪,进而促进心身健康,预防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所产生的消极情绪三天还不能自行化解消除,建议你找你的朋友聊聊,接受些不同的观念,也许能帮助你排解消极情绪,如果在朋友的帮助下超过一星期消极情绪依然没有改善,建议你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做做咨询或找临床心理学家做些心理治疗,尽快使情绪恢复到常态,毕竟,你不是为了痛苦而生存的人。

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体验到喜悦,心理健康的人才可爱,心理健康的人才有能力面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心理健康的人其免疫系统才能正常运作,才能减少疾病的缠绕,体验快乐美好人生。毕竟,人来这个世上走一遭不容易,要珍惜活着的时光,心甘情愿的做人,吃人吃的东西,干人干的事情,爱人之所爱,恨人之所很,等等,等等。

2010年11月17日

参考书目:

《病由心生》【美】John A.Schindler 著 杨玉功 张娇 章丹枫 徐露丹 译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生理心理学》 汪凯 何金彩主编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情绪》【美】James W Kalat, Michelle N.Shiota著,周来仁 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9年2月第1版

《心理治疗学》 崔光成 邱鸿钟 主编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篇二: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

">关键词:情绪管理、情绪调节、心理健康、大学生。

摘要:情绪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的态度体验。,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很多负面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需要对这些负面情绪加以控制。

正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曼赫塞说:“痛苦让你觉得苦恼的,只是因为你惧怕它、责怪它;痛苦会紧追你不舍,是因为你想逃离它。所以,你不可逃避,不可责怪,不可惧怕。你自己知道,在心的深处完全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魔术、一种力量和一个幸福,它就叫爱。因此,去爱痛苦吧。不要违逆痛苦,不要逃避痛苦,去品尝痛苦深处的甜美吧。”要记住,其实情绪本身并无是非、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价值和功能。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否定自己情绪的存在,而且会给它一个适当的空间允许自己有负面的情绪。只要我们能成为情绪的主人,不是完全让它左右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就可以善用情绪的价值和功能。在许多情境下,一个人应该泰然接受自己的情绪,把它视为正常。例如,我们不必为了想家而感到羞耻,不必因为害怕某物而感到不安,对触怒你的人生气也没有什么不对。这些感觉与情绪都是自然的,应该允许他们适时适地存在,并缓解出来。这远比压抑、否认有益多了,接纳自己内心感受的存在,才能谈及有效管理情绪。

情绪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的态度体验。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手段。简单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即爱的反面是恨,喜悦、高兴的反面是难过、沮丧。正面情绪是指以开心、乐观、满足、热情等为特征的情绪;负面情绪是指以难过、委屈、伤心、害怕等为特征的情绪。有些人却过度夸大情绪的负面影响,产生对情绪的迷失。例如,认为如果你对别人生气就表示你不喜欢他;或者认为表达生气就表示不尊重或者没有爱。所以当父母对你生气而大骂时,你可能就会全盘否定他们对你的关爱;或者父母的某些做法令你不高兴时,你可能会觉得有很深的罪恶感,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等等。其实爱恨是可以并存的,所有正向与负向的感受都可以同时存在,情绪只是反映出我们内在的感受,并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如果仅仅为了某种情绪而忽略其他情绪,我们就无法完整地体验生活。种种的负面工作情绪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而言,危害都是很大的。长期的情绪困扰得不到解决,除了会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还会使个人丧失工作热情,影响个人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并且影响个人的生活水平。

下面,讲一个我看过的经典的例子。

有一个男孩脾气很坏,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当他想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40根钉子。慢慢地,男孩可以控制他的情绪,不再乱发脾气,所以每天钉下的钉子也跟着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一些。终于,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于是,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告诉他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看看那此围墙上的坑坑洞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从前的样子了,当你生气时所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留下很难弥补的疤痕,有些是难以磨灭的呀!”从此,男孩终于懂得管理情绪的重要性了。

你现在的心情如何!是欢乐、烦恼、生气、担心、害怕、难过、失望或者是平静无常呢?还是你根本不懂自己的心情!一早起来,也许你看到阳光普照而心情愉快,也可能因为细雨绵绵而心情低落;你也许因为逃课没被点到名而高兴,然而考试快到又让你担心;谈恋爱的你,心花怒放,失恋的你却又垂头丧气……我们拥有许多不同的情绪,而它们似乎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然而,有情绪好不好呢?一个成功的人应不应该流露情绪?怕不怕被人说你太情绪化?所以宁愿不要有情绪……其实真正的问题并不存情绪本身,而在情绪的表达方式,如果能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度的情绪,就是健康的情绪管理之道。

我们对情绪还存在错觉,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去掉一些情绪,可以完全不生气或者完全不难过,可以永远快乐。实际上当我们压抑情绪时,就累积了一些紧张,而压制了我们感受快乐与爱的能力。情绪的能力是整体的,只有自由地体验各种情绪,才能感受更多流畅的情绪。就如纪伯伦所说:“悲伤在你心中切割得愈深,你便能容纳更多的快乐。“”当你快乐时,深察你的内心吧。你将发现,只有那曾使你悲伤的,正给你快乐。当你悲伤时,再深察你的内心吧。你将明白,事实上你正为曾使你快乐的事物哭泣。”

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很多负面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需要对这些负面情绪加以控制。对待愤怒的情绪,或是悲伤,焦急的情绪,都各自有不同的办法,不过,有一个总的原则:对待强烈情绪的最好办法,还是要找到疏导感情的渠道。情绪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要掌控得恰到好处。因此要成为情绪的主人,必先觉察自我的情绪,并能觉察他人的情绪,进而能管理自我情绪,尤其要常保鲜活的心情面对人生。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 “心理断乳期 ”,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 , 注重个性表达 , 情绪体验丰富 , 情绪波动起伏的时期。大学生常见的情绪有: 快乐、兴趣、羞愧、内疚、羞涩、悲伤、惊奇、敌意、愤怒、蔑视、厌恶、恐惧等。 根据大学生在不同阶段反映出不同的心理问题: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活适应问题,兼有学习、专业、人际交往等问题;二年级出现的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方面;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等问题。

大学生情绪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情绪的丰富性。 2、情绪的不稳定性。3、情绪的掩饰性。4、情绪的冲动性。

那么,我们就要进行必要的情绪调节:

1、自我控制。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 , 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 , 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 , 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 抑制冲动 , 抵制诱惑 , 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当某些消极情绪被激发起来后 ,这时就要先冷静下来 , 有意识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 , 先要仔细考虑采取这种行为的利与弊 , 然后选择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注意转移。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 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或暂时避开令人伤心的地方。如: 外出散步, 看电影, 听听笑话, 看看幽默小说, 打球, 下棋, 找朋友聊天, 换换环境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 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这种方法, 一方面中止了不良刺激源的作用, 防止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 另一方面, 通过参与新的活动, 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达到增进积极情绪的目的。

3、自我安慰。这种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是当一个人追求某个事物而不能实现, 为了减少内心失望, 找一个借口或理由, 以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情绪。经常用 “胜败乃兵家常事”、“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坏事变好事”等词语来进行自我安慰, 可以摆脱烦恼, 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和失望, 达到自我激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之目的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

4、适当发泄。当情绪发作时, 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 ,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 , 积聚起来有害身心健康。大学生有焦虑、烦闷、抑郁等负情绪时 , 进行适度的宣泄 , 使压抑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 , 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1:《情绪管理》作者:杨智馨 蔡秀玲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2:《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张德芬 出 版 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3:《心灵鸡汤》作者:崔浩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篇三:情绪调节与心理减压

杨凤池

我今天来主要是配合我们葫芦岛市健康机关的建设,来到这里做一场心理健康讲座。不知道个位对心理学有什么理解,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一、 心理学----生活的智慧

实际的情况往往不尽如意:

1、 生活不断改善 苦恼有增无减

2、 房价蒸蒸日上 压力不堪重负

3、 努力建立关系 相处成了难题

4、 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肩负重任

。。。

面对这些,如果更从容、更智慧地生活,不是有心理疾病才需要心理学的。

引出心理学的概念:

学习心理学有利于人们更好、更完善地了解问题,更得体地处理问题。

说到减压,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减负,少留或不留作业,现在我们公务员机关干部要是觉得工作压力大,我们直觉的感觉是不是要说让领导少给我们留任务,就是减压?这是常人说的减压,不是我们心理学上所谓的减压,这才算从学校的来说,学校不可能给学生少留作业,从机关来说领导不可能不给我们分配任务,不可能降低工作的要求,这时候我们我减压就只能是心理减压,不知道个位是否理解了,而心理减压很关键的的一点就否情绪调节,个位是不是有这个体会,只要心情愉快,心清气爽、侥有兴趣地做一件事就会很轻松,讲一个农村种地的一个体验,“挠苗”大家开玩笑说,你不老实就让你挠苗去,后来上大学后打篮球,大汗,大学在都很有热情,没一个说“再不老实让你打篮球去”,举例就是说明,当你情绪好的时候,从内心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没听说过还要减压的,只有挠苗是需要减压的,挠苗是什么心情?当时是知青,就是说我应当在城里的,但你觉得是劳动改造干这个活时候,与同样是休闲娱乐的体力干活不一样的,但是打一场球可能累的比挠苗还要累,但是之后仍是心情愉快,挠苗其实没那么累,只是心理不情愿,所以减压与情绪调节很有关系,所以我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讲,我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讲的。

心理学是什么?我是说它是生活的智慧,当然它有科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当然一般人对些接触的比较少,但一般师范院校就学过教育心理学,还有比较好一点就学过普通心理学,但大家学过之后觉得心理学与生活比较远。另外,但有时心理学在精神障碍发生的人群里或严重心理障碍发生的人群里需要心理学的帮助,于是心理学在公众有两个误区,一个就是觉得心理学没用,第二个就是谁用到心理学就是有毛病,也就是说咱这一屋子人里没人用到心理学,咱这一屋子的人全是葫芦岛市的精英,怎么可能

需要呢。按不太准确的概念,心理学可能没用,也可能我们就是用不到,但现在我要给大学纠正这个概念,就是心理学我们要用到的,而且就是我们更好是工作和生活要用到的,不是病人要用的也不是没用的,实际上我们生活情况往往有一些不如人意的,比如生活不断改善,苦恼有增无减,房价蒸蒸日上,压力不堪重负,努力建立关系,相处成了难题,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肩负重任,这样的一些事情,大家有不有想过跟心理学关系。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掌握了心理学这个生活的智慧,你就可以更从容,更智慧地面对生活?

心理学------生活的智慧

科学的定义就是: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从广义的意义上讲只要是你在做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就都需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有利于人们更好,更完善地了解问题,处理问题,心理学学好了,心理学的知识掌握了,尤其是再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的技术,技巧,就可以进入到什么状态呢,就是可以:

1、 精确地解释人的行为

2、 合理地预测人的行为

3、 有效地影响人的行为

精确地解释人的行为,就是,一个人出现了什么行为,眼神,身体的什么动作,我就大概知道这个人可能要说什么,做什么,,,我能够理解他,然后还能够合理地预测人的行为,还能有效地影响人的行为。既然我预测了这个人的行为,那我就可以有效地影响他,

我知道我们政府机关有很多部门有处理跟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工作,如医疗纠纷处理部门,信访部门,给他们做辅导时,有个案例;他们说没办法,你看处理不了,你看这个人怎么不可理喻,这就是及到这个人你怎么理解这个人,就是说这个怎么这样,这人现在说这个做这个,下边还要说什么,做什么,然后我怎么说怎么做就能影响到他,这就是预测人的行为,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人员和患者关系紧张,处理不好就会有医疗纠结,面临着诉讼。现在他们处理这方面工作的同志都特别头痛,几乎每死一个病人都会有个纠纷,一个人死在医院了,然后家属就来闹,你会怎么处理这方面的纠纷呢?说你们技术使用不到位,药用不到位,处理方式不到位,而对方又都是非专业的,你用专业知识解释他们又不明白,然后你问人家怎么解决,对方就说要赔偿,部你有什么样的赔偿,你说3到5万,你问要多少,人家说5万,你说3万行,5万元你没权力,人家就问那谁有这个权力,你会说。。领导,结果一个小事越弄越大,遇到这类问题当中怎么用心理学,那举个例子吧,你当患者家属,我做你的角色,我们来演示一下吧,好,看我如何说,我把他原来的对话里他说3—5万,人家要5万元,他说没这个权力,人家就只好找院长去了,院长还批评他要你做什么吃的,其实当初患者家属大多是情绪性的,人家大多不知道3-5万元这个事,这是你个医务主任说的,“你不能先露出这个,”他说“他们总来闹,后来我就说你们到底想怎么地解决,不要说我们用药不当,技术不当,处理不当什么,你们就说到底要干什么,如何解决”其实你这么做就不对了,把矛盾激化了,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共情,“你们的心情我理解,你说的情况我同情,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在我们对面坐的人是怎么个心情,什么个想法,预测他下一步要做什么的时候,尤其是窗口服务的部门,在这个时候会点心理学对这个工作是很有帮助的,现在我们经常谈工作压力,其实我们找不到没有压力的岗位,也就是因为有压力才设岗的。我不知道

在座的个位有感到有压力的请举手,“我特别想听你对压力的感觉”“情绪紧绷的感觉”其他没举手的人是不是就没压力了,看来咱们葫芦岛的健康机关建设得挺好,这么多人没压力。有一回我在一个单位做辅导,问“有压力的请举手,没人举手,又问没压力的请举手,结果还是没人举手,然后我就问你们当中结了婚了请举手,没人举手,那你们当中没结婚的请举手,结果还是没人举手,”我就说是不是你们都一把年纪了还同居着呢?是都打光棍呢还是同居着呢,看看这么多人不敢举手,他们才是有压力呢“说有压力我举手领导看到好不好,说没压力领导要是撤岗了怎么办”所以说他们才有压力,有紧绷的感觉呢,左右不定。所以你们没举手的人压力比他还大,你举手了才没压力,今天你要多配合我,咱们多来点互动,其实生活中就没有没压力的地,人生活就是遇到个种问题,处理问题就是解决压力,而我们生活的目的就是处理问题的,处理问题就是解决压力的,

二,压力无处不在

1、 工作压力:工作要求高,任务时间紧,薪资报酬少

2、 人际关系:上下级、同事、家人关系中的困扰

3、 灾难性事件:火灾、地震、核辐射

比如说我们工作方面,机关任务繁重,人少,工作压力大体现这三方面:1是工作要求高2工作完成时间紧,3是薪金报酬少,大家要是觉得我这工资报酬不少了请举手,要是觉得报酬低请举手,看看这么多人啊,领导回头看一看,凡是现在举手的都是工作压力大的,为什么?因为你看我看这么多活就给这点钱,压力就来了,另一个压力就是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家人关系。。这些关系当中都会有些困扰,其实我们的苦恼大多来是关系,很少有跟物的苦恼会持续很久,丢点钱过段时间就过去了,如果失去个朋友,亲人那这个苦恼就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呀,失去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生理学上的失去,是事实上的失去,一种是精神上的失去,这个人还在,但跟你决裂了,那这个苦恼可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前几天我见到几个记者,他们说“你老讲心理学减压,心理学应对困境,我觉得您特别弱,特别虚,”我们校长就说“心理学要干预到位”比较老百姓有很多苦恼,出勤难就业难,升学难,购房难,我们的政府如果高效,公正,廉洁公平都做好,我们老百姓的苦恼就少了,我们这个心理学家的的事就少了,现在我们的事特别多,他说心理学解决问题不如现实中解决问题,本来有挺多由我们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就能解决的,却要让我们这些心理学家去,我曾经就被派去一个地方解决烦恼,那个地方强拆,比如说给5万就给2万。老百姓就想不通,就闹,在这方面心理学家就显得软弱无力了,但有些地方就行,比如说亲人去世,我们一般认为减压就是把事给解决了,可亲人去世这事如何去解决,重要的关系人物没有了,这是只有在心理学层面上减压才能,别的没有办法,人际关系,还有灾难事件就更不用说了,更大强度的大压力,在神州系统发射之前,让我去减压,在走进会场时我听到他们窃窃私语,“咱们这么大的工作压力,让一个心理学家来减压,能解决吗,他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我上台就说“我是被请来给大家减压了,可我在上台一道上听你们说话,我就被加压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听到有同志们说我减不了压,”我要了解我为什么减不了,谁能告诉我,我指一个才老大姐“您说说,我上来的路上就听您说话声最大”“那大姐就站起来了,那我就说说,反正我没两月就要退休了,中央领导指示,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万无一失,你看这压力有多大,我说”“那也能解决呀,把领导叫来,改下指示粗心组织,马虎施工,出点错不要紧,摔就摔了,大家哄就笑了,我说“你们为什么笑,这么严肃的事?想必你们觉得这不是

减压的路子,你让领导改指示不行,如果换位思考,你们要是中央领导,也会这么指示,那就只有心理减压了,”我可没看你们发过一万次呀。我可看过中央电视台有一回发射,紧急制动,当时你们都在现场吗,好多人都举手了,比刚才你们嫌薪金不高举手的人一样多,原来你们都在啊,我原来还问那个老大姐,如果有一失会怎么样,她说有一失会不得了呀,不得了会怎么样?不得了就会双开呀,万世英明悔于一旦呀,我说“你看你们都在呀,都在就说明没被双开呀”后来前排一个发射副总指挥,说“没受到什么处罚,只是写检查,”写几遍?一遍?这就让过啦?现在做什么呀,现在发射我还是副总指挥,你们看到了吧,有一失的结果就是这样的呀,实际上呀工作上很大的压力不是来自于恐怖的现实而是来自于恐怖的想象,就是你想着这事多危险,想着这事多可怕,如果真要出错了,领导批示又会来了:认真查找原因,别灰心,别气馁,以利再战。我说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是非常人性化的集体,所以在工作中我送大家一句话,就6个了“尽人事,听天命”有很多时候我们想把我们的事情都做好,一点不能出差错,于是有了这个想法后我们就会非常认真的收集信息制定计划,认真去执行,我们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一点也没想让这个工作失,所以,真的到后来我们就:听天命,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只要尽人事了,天命一点也不会差。如果你尽了人事,结果还是失了还是不理想,这是你无法改变的,所以心理健康的人通常会有这么一种功能,他会接受他无法改变的事实,他会尽量会影响和改变他可以改变的事实,这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的”意思,其实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无非两类:一类是适应环境,大家都穿裙子,像尼泊尔,如果你是从中国大陆来的,你就要适应环境,你就要穿裙子,如果你想改变环境,不穿,这就得等你当了尼泊尔国王了再说,在没当之前,你先学别的男人找个裙子再说,等你有主动权了你再改变。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要用到这个原理,其实有的时候塞翁失马。。。我在评正教授的时候,。因为我控制不了的原因被我的同行产生了嫉妒,在大屏幕投票的时候就差了一票,其中有一个就说“这人中央台都叫杨教授了,咱们就别浪费这个名额了”一投票少一个,后来我就私下里找到评委问一下,说怎么回事呀,说你票数不够,问我有什么缺点,没缺点,那我下一步要往哪方面努力,没方向,你非得问我我告诉你,不是做得太差而是太好了,等到下一年还是没通过,三级评委,两级全体通过,如果我这一过就可能成为评委了,正在这时候我们换了校长,这校长一看,“杨凤池怎么不是正教授?这怎么回事。到底欠缺在哪,把评委发言放一遍,说这怎么能能为理由呢。

后来我全票通过了,校长发言说“对杨凤池就要投票了,我很担心杨凤池能不能成为正教授,但我觉得杨凤池对首医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给首医争了荣誉,如果他不能评为教授,我不怀疑他是不是够资格,倒是怀疑我们评委够不够资格。是不是我们评委会有问题,下面开始投票,结果一致通过,有时失也不一定是坏事,如果当初没有这么个差失,说不定在其他环节上也会有问题,所以失不一定是坏事,所以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做事,向生活付出,生活一定会回报呢,有人说你说的是大话,我天天认真做事怎么没看到回报呢,我说你别关键,我以我活了54年的人生经验跟大家分享,我原来上学时学了好多课,当时觉得好些课都没用,老师说学吧总有用的时候,20多岁学的知识到现在都用上了。我做咨询以来,发现现在回报最大的就是当初那些免费的人。因为你真帮了人家,还没收人家的费,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我所认识的杨凤池”,说20年前我给他做了咨询,那时他遇到问题了,生活下去的勇气都没了,找我咨询,我看他困难没收他的费,还带他到食堂吃了顿饭,送到公共汽车站,把我当里对他说的那些话都写了出来,最后说从此我的人生发生了改变。你想这个文章在网上一出现,那个效果会多大,比我当初收他5块钱咨询要大多少啊,所以我希望各位要饶有趣味的工作,饶有趣味地生活,尽人事,至于回报是什么,要听天命。

二、 工作压力的来源

1、 胜任不愉快

2、 通常的假设

工作压力的来源很重要是胜任不愉快,这个工作你不用花大力气做但你还不愉快,是因为你做了没得到及时的评价与鼓力。或者你在这个岗位做了这么多年,还一直是副的也没评上正的,心里不愉快,这时候就会感觉工作压力大了,本来我这就不愉快,这又来事了,又来事了,我想我们能不能把它看成我们又来事了,而是把它想成我们应当这么做,这是我们的本份呢。有时我们还会觉得某个工作好,某个局好,某个岗位是肥缺,我这是苦差事,行业间互相羡慕的事,不同部门间互相羡慕的事,我有次去银监会讲课,我在准备课件时,我的研究生就说这个单位的人挣钱可海了,你想银行的人挣钱就多,银行行长挣钱会更多,那监银行行长的人挣钱会多少,国务院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人肯定是挣钱海了呢是吧,然后等我去那讲的时候,我把这段话讲给现场的人听,前排有个老同志就说“你才挣钱海了呢”你看我当教授的我认为银监会的人挣钱海了呢,而银监会提人认识这个教授才挣钱海了呢,我问你们当中有没有57年出生的,说:有,我说您把您的工资单和我的晒一晒,结果我们的工资差10块,你们挣钱海了吧,葫芦岛挨着海,大海,就说轮船一开黄金万两,到海里一捞都是好东西,这是开玩笑,但我想你们的工资也不是很高,说到这个待遇问题,挺有意思的,有一回国航让我做减压,大家都知道空中服务员,飞机上有两个领导,一个是飞机长,一个是乘务长,做乘务长心理减压辅导。说我们的空中小姐特别辛苦,工作时间长,时差老在变换,劳动强度大,而且特别危险而且现场乘客素质特别差,原来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能做飞机的都不是一般人,现在能做飞机的有的扛扁担上飞机的,所以空中小姐的待遇还特别低,是1999年事,我当时就问:别的我不说就说你们挣多少钱一个月,不多,我们辛辛苦苦一个月才9000多块钱,我当时是一个月2570.,一个空中小姐快抵上4个杨教授了,我说那你们那个待遇低是怎么产生的呢,她说因为香港空姐一个月25万,我说那你们就不要为这个发愁了,你们就到香港去当空中小姐吧,她说杨教授那个不行,人家香港是要香港特区身份证的。1997年不是香港回归嘛,我就无语了,我沉默,他们问您怎么不说话呀,我说:我听你们说呢,她们说:您是不是觉得我们这么说不妥呀。我说你们找了个不存在的可能性去比较,然后就比较出低来了,所以我总结出句话来了“人的苦恼往往来自于不恰当的比较”你这个比较不恰当,所以你就苦恼了,她说,那我跟谁比较恰当呀,我说我们学校外面有餐厅,那里的服务员我问过,一个月500多,她们说你不让我们跟香港的比较,让我们跟端盘子的比较,我说;你们工作性质有什么区别呀,来个餐巾纸,来个矿泉水,你们有什么区别呀,不就端盘子的地高点嘛,那也不能一个顶20个呀,你要是嫌那地方高危险,你下来呀,所以不恰当的比较是人苦恼的重要来源。

第二个是多变的环境难适应,现在的社会属于转型的社会,多元化的你的职业有多个可能性,工资虽然差不多,还是觉得政府官员社会地位高,大家尊敬你,当店员就不这样,因为工资差不多,但现在多元化,一个小老板就可能比你工资高,就不好适应。

所以压力有他3种结果:

1是强人强迫症:尽管很有压力,还在绷紧弦,跟压力做斗争,顶着压力压上加压。

2是职业倦怠症,打拼一阵,没什么起色,觉得没什么希望了,自己要枯竭了,然后工作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