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的故事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故事

文明应该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去,让每个学生都知礼懂礼,形式的采用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欢迎阅读!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一

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去上班,一路上孩子又哭又闹。这时,女人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清扫道路,便顺手把孩子擦鼻涕的纸团扔在了地上。老人默默地把纸团捡了起来,一声不吭。如此反复几次,女人以为老人是一个清洁工,便对孩子说: 你要是再哭闹,以后长大了就会像他一样。

孩子依然哭闹,全然不理会妈妈说的话。

这时,一个和她同一公司的员工走到老人身旁,恭恭敬敬的问道: 您认为上次的那个环保项目该怎么做? 女人很奇怪,一个清洁工怎么会受到那么大的尊敬,于是便问那个员工。但,员工的回答,差点没把她吓死,员工说: 他怎么是清洁工?他可是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呀!

话音刚落,老人终于开口: 我们公司应该人人都环保,像不环保的人,就该辞退!比如说这个女职员! 女人吓得脸色惨白,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忙说: 经理,不要辞退我,我一定会成为最环保的人! 经理心软,终究没有辞退她,而女人从此以后也确实成为了最环保的人。不久,她就申请当了义工。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二

孔融(153 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 你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 孔融说: 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

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三

曾子避席 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 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 避席 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四

程门立雪 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和向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继承和发展,世称 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 啊!啊!贤辈早在此呼! 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五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别人很不礼貌。一次他去上学,一只蜗牛迎面走了过来,挡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凶巴巴地说: 小不点儿,滚开,别挡我的路! 小老鼠说着一脚踢了过去,把蜗牛踢得滚出去很远。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边喝水,觉得河里的一条小鱼妨碍了他,于是,捡起一块石头就扔了过去。小鱼受到袭击,吓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说: 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猪躺在路边,就趾高气扬地说: 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挡住我的路 说着,一脚踢了过去。

嘭 地一声,小老鼠正好踢到小猪的脚上,小猪倒没什么事,小老鼠却 唉呦,唉呦 地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脚肿起了一个大包。小猪站起来对小老鼠说: 你对别人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尝到苦头了吧!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小老鼠看着受伤的脚,羞愧地低下了头。

想一想,你有过小老鼠这样的举动或吗?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六

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它们长得挺胖,可是都不爱动脑筋,还总是喜欢吵吵嚷嚷。

有一天,天气真好,哥儿俩手拉手一起出去玩儿。它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块干面包,捡起来闻闻,嘿,喷喷香。可是只有一块干面包,两只小狗熊怎么吃呢?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也怕大黑多吃一点,这可不好办呀!大黑说: 咱们分了吃,可要分得公平,我的不能比你的小。

小黑说: 对,要分得公平,你的不能比我的大。

哥儿俩正闹着呢,狐狸大婶来了,她看见干面包,眼珠骨碌碌一转,说: 噢,你们是怕分得不公平吧,让大婶来帮你们分。

哥儿俩说: 好,好,咱们让狐狸大婶来分吧。

狐狸大婶接过干面包,恨不得一口吞下去,可是它没有这样做,它把干面包分成两块,哥儿俩一看,连忙叫起来: 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

狐狸大婶说: 你们别着急,瞧,这一块大一点吧,我咬它一口。

狐狸大婶张开大嘴巴,啊呜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又叫起来了: 不行,不行,这块大的被你咬了一口,又变成小的了。

狐狸大婶说: 你们急什么呀,那块大了我再咬它一口吧。

狐狸大婶张开大嘴巴又啊呜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 那块大的被你咬一口,又变成小的了。

狐狸大婶就这样这块咬一口,那块咬一口,干面包只剩下小手指头那么一点儿了。它把一丁点大的干面包分给大黑和小黑,说: 现在两块干面包都一样大小了,吃吧,吃得饱饱的。

大黑和小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朋友看,这两只狗熊正因为不爱动脑筋,被别人给了占便宜。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多动脑筋,还有要相亲相爱,学会礼让。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七

几个低年级的同学,肩并肩有说有笑地走着,前面迎面走来一位老师,他们也不认识,但当这位老师走到这几名同学身边时,其他人都还是说笑,只有一位同学,恭敬的鞠了一躬,说了声 老师好 。老师当然也很高兴的回答了一句 你好 ,别的同学都没哼一声。等老师过去了之后。有的人说那个同学油饼,不认识的老师还给鞠躬,有的人说他根本是装样子,给别人看的。那个同学没有反驳他们,只是说了一句: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是做学生的最基本要求。我正走在他们身后,听了这句话非常感动,感动那个同学的真诚,一个人懂礼貌,真的是很难得的品质。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八

古代的时候有一个男人,他想要去一座寺庙,于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镇。走着走着,他越来越迷路,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这时,他身边刚好有一个老伯伯走过,他一把挡在老伯伯前,大声吼道: 喂,老头儿!快告诉我XX寺庙在哪里!还有多远啊! 老伯伯望了望他,平静地说: 无礼(五里)。

于是那个男人往前走了五里,可是还看不到他想到的那座寺庙。这时候,他寻思着老伯伯的话,突然明白了什么

延伸阅读 礼仪分步走

第一步:氛围

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首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例如在孩子的教室或者卧室等地方贴上关于文明礼仪的绘画或者海报,平常播放一些古典高雅的音乐,多为孩子讲一些关于德育教育的故事等。

第二步:榜样

在幼儿园里,老师对孩子说话时一定要多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例如吃饭的时候不喧闹,坐下来的时候不要跷二郎腿等,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

第三步:绘本

一本简单的绘本拥有丰富的色彩、有趣的形象、简单的故事,让孩子对它充满好奇。所以,利用绘本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因为绘本中的小公主或者小英雄是孩子的偶像。

第四步:

做游戏是每个孩子最喜欢的事情,而且做游戏是团体活动,需要孩子去磨合,更能让孩子从中学到待人处事的道理。比如丢手绢或者二人三足的游戏,不仅好玩,而且很考验孩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a/2543415.html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故事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小故事古代的时候有一个男人,他想要去一座寺庙,于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镇。走着走着,他越 来越迷路, 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这时, 他身边刚好有一个老伯伯走过, 他一把挡在老伯伯前, 大声吼道:“喂,老头儿!快告诉我 XX 寺庙在哪里!还有多远啊!”老伯伯望了望他,平静 地说:“无礼(五里) 。”于是那个男人往前走了五里,可是还看不到他想到的那座寺庙。这 时候,他寻思着老伯伯的话,突然明白了什么……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 这点,我们应向周总理学习,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此作过评价。尼 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 特殊的品德, 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 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 坚定。”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那高尚的 品德、宽阔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灵的生动体现。

看来,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养自己美 好高尚的心灵。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 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 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内现”。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 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重在表现。主要包括四点:①谦虚礼让②谈吐文明③举止端 庄④讲究卫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点,也不愧为“礼仪之邦”的成员了。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 它才会有幸福、快乐。

文明礼仪小故事:团结的力量 从前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有 20 个儿子。他这 20 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本领,难分上下。可是他 们自恃本领高强,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认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时 20 个儿子常常明争 暗斗,见面就互相讥讽,在背后也总爱说对方的坏话。

阿豺见到儿子们这种互不相容的情况, 很是担心, 他明白敌人很容易利用这种不睦的局面来 各个击破, 那样一来国家的安危就悬于一线了。

阿豺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来苦口婆心地 教导儿子们停止互相攻击、倾轧,要相互团结友爱。可是儿子们对父亲的话都是左耳朵进、 右耳朵出,表面上装作遵从教诲,实际上并没放在心上,还是依然我行我素。

阿豺的年纪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会很久了。

可是自己死后, 儿子们怎么办呢? 再没有人能教诲他们、 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了那国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吗?究竟用什么办法 才能让他们懂得要团结起来呢?阿豺越来越忧心忡忡 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豺预感到死神就要降临了,他也终于有了主意。他把儿子们召集到病 榻跟前,吩咐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儿子们不知何故,但还是照办了。

阿豺又叫过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说: “你随便拾一支箭折断它。

”慕利延顺手捡起身边的一支箭, 稍一用力,箭就断了。阿豺又说:“现在你把剩下的 19 支箭全都拾起来,把它们捆在一起, 再试着折断。”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咬牙弯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腾得 满头大汗,始终也没能将箭捆折断。

阿豺缓缓地转向儿子们,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你们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轻轻一 折就断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怎么也折不断。你们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斗气,单 独行动,很容易遭到失败,只有 20 个人联合起来,齐心协力,才会产生无比巨大的力量, 可以战胜一切,保障国家的安全。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啊!” 儿子们终于领悟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为,都悔恨地流着泪说:“父亲,我 们明白了, 您就放心吧! ”阿豺见儿子们真的懂了, 欣慰地点了下头, 闭上眼睛安然去世了。

折箭的道理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去克服 一切困难。

粗鲁的小老鼠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别人很不礼貌。

一次他去上学, 一只蜗牛迎面走了过来, 挡住了他的去路。

小老鼠凶巴巴地说: “小不点儿, 滚开,别挡我的路!”小老鼠说着一脚踢了过去,把蜗牛踢得滚出去很远。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边喝水,觉得河里的一条小鱼妨碍了他,于(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 网:小学生文明礼仪的故事)是,捡起一块石头就扔了过 去。小鱼受到袭击,吓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说:“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猪躺在路边,就趾高气扬地说:“谁给你这么大 的胆子,竟敢挡住我的路”说着,一脚踢了过去。“嘭”地一声,小老鼠正好踢到小猪的脚上, 小猪倒没什么事,小老鼠却“唉呦,唉呦”地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脚肿起了一个大包。小猪站 起来对小老鼠说: “你对别人傲慢无礼, 不懂得尊重人, 今天尝到苦头了吧! 只有尊重别人, 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小老鼠看着受伤的脚,羞愧地低下了头。

想一想,你有过小老鼠这样的举动或心理吗? 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 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 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 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 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 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 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 视着他的去向。

那老人走了里把路, 又折回身来, 对张良说: “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

5 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 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 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 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 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 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 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 13 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 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 看,原来是《太公兵法》 (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 !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 反复地学习、研究。

10 年过去了, 陈胜等人起兵反秦, 张良也聚集了 100 多人响应。

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 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 张良就归附于他, 成为他的部属。

从此张良根据 《太公兵法》 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 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 年 后, 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 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 并把它取回, 称之为“黄石公”, 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