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而章务流和务流系统】车务系统

第二章 物流和物流系统 2.1 物资的生产和流通 一.什么是物资 (一)物资的概念 所谓物资,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且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 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能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 生活资料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可见,物资和物质两个词,虽然只一字之差,确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物资不等于物质,二者的差别在于,物资是对人们有用的物质, 对人们无用的物质资料是物质而不是物资. (二)物资的特征 物资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物质性.即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料,是看得见模得着的;

效用性.即它们都是对人们有某种有用性,或者对人们生产有用, 或者对人们的生活有用。

(三)物资的物质实体 物资在社会中的存在实体,包括物质实体和社会实体。

物质实体是物资的客观存在实体,存在一定的形状和性质,因而有某种使用价值. 也就是说,物质实体是物资使用价值的载体. 社会实体是物资的所有权,物资在社会中具有的价值.也就是说, 社会实体是物资价值的载体。

(四)物资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 以上所说的物资概念是广义的物资概念。

在我国还流行着一种物资概念.这种物资概念是特指生产资料, 专门把生产资料叫做物资.这是因为我国曾经长期对生产资料实行计划分配,而生活资料则实行市场自由流通,二者实行不同的流通方式.这样长期养成的习惯,就把生产资料叫物资,而把生活资料叫商品.为了照顾这种实际情况,我们把这种物资概念叫狭义的物资概念,而把上面所说的物资概念叫广义的物资概念. 这样,广义的物资概念是既包括生产资料,也包括生活资料. 而狭义的物资概念是专指生产资料.本书的物资概念是取广义的。

(五)物资的分类 物资按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作为劳动手段,包括生产工具,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器材等。

作为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如未开发的矿山,原始森林等;

原料: 一般指采掘业和农业产品,如矿石,石油,原木,粮食等;

材料: 指经过加工了的原料和材料.根据其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分为主要材料 (构成产品主体)和辅助材料( 如劳动消耗品,照明,取暖, 脚手架等劳动条件用品及染料涂料等产品辅助实体)。

在制品:正在加工或正处在加工地点等待加工的制品。

半成品:完成了相对完整的加工工序的制品,如工件,部件等。

成品: 完成了全部加工过程的产品,如材料,工具,机电设备等。

( 说明: 1. 煤虽然属燃料,属辅助产品,但对国民经济十分重要,所以单算一类。

2. 化工产品的任何原料都不能以原有形态构成实体,所以难以区分主辅。

3. 物资不包括矿山,森林,土地等自然资源及厂房,仓库,道路等建筑物。) 二.物资的生产:
(一)生产过程:
所谓生产过程,是通过人的劳动,将旧物资改造成新物资的过程。通过生产过程,可以创造新的物资。

(二)生产的功能:
所谓创造新的物资,就是赋与物资新的形状或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从而使物资具有某种新的使用价值。也就是说,生产过程能创造物资的形质效用。

(三)生产和消费是同一的。

流通 生产 消费 图2-2 同一个生产过程,既是新物资的产生过程,同时又是旧物资的消费过程。输入的是旧物资,输出的是新物资。(图2-1) 三.物资的流通:
(一)流通过程:
流通过程, 是将生产者手中的物资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如图2-2)。

(二) 流通的功能:
流通为实现将物资从生产者手中到消费者手中的转移, 必须具备以下的功能:
1、克服供需之间的所有权的距离,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2、克服供需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

3、克服供需之间的时间距离,创造物资的时间效用;

(三)流通和生产的关系:
生产决定流通;
但流通既为生产提供原材料、设备和工具,为生产创造条件,又为生产推销产品,收回资金,保障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所以可以说流通是大生产的前提条件。

四.生产流通网络:
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企业,既是生产厂,又是消费厂,互为供应,又互为需求, 互相由流通而联结成一个网络, 即生产流通网络,也即生产流通系统。(图2-3) 2.2 物流,商流和信息流 一.流通活动:
图2-4 流通活动 如图2-4所示,流通活动包括购、销、运、存、包装、装卸、加工和信息。其中,购、销以及商流信息活动属于商流活动,而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和物流信息活动属于物流活动,商流信息和物流信息共同构成流通信息流活动。这样,流通活动就是由商流活动、物流活动和信息流活动构成的。

二.物流和商流:
1.物流的定义:
所谓物流,是物资有形或无形地从供给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资物质实体的流动。具体的物流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回收和信息等诸项活动。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流通加工活动还可能创造物资的形质效用。

2.商流的定义:
所谓商流,是物资在由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流动。主要表现为物资与其等价物的交换运动和物资所有权的转移运动。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通过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3.物流和商流的联系和区别:
相同点:1)都属于流通领域,是商品流通的两种不同形式,在功能上互相补充。通常是先发生商流后发生物流,在商流完成以后再进行物流;

2)都是从供应者到需求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不同点:1)流动的实体不同:物流是物资的物质实体的流动,商流是物资的社会实体的流动;

2)功能不同:物流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而商流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3)物流和商流又是相互独立的,发生的先后和路径都可能互不相同。在特殊情况下,没有物流的商流和没有商流的物流都是可能存在的。

总之,物流和商流是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既分工又合作、既独立又统一,二者和谐地共处于流通过程之中,互补地共同完成流通的功能。

4.物流的范围和分类:
如图2.5,物流按范围分,可以分成企业内部物流和社会物流二大类。企业内部物流处在企业内部,是在生产领域,相对与社会宏观物流而言,它是一种微观物流。企业内部物流的一个特点,是不伴随有商流发生。它是一种生产物流,由企业内部的由原材料库到各个车间、各个工序做成工件、再组装成部件、最后装配成成品存放到成品库的整个物料流动过程形成的物流。

社会物流则是处在企业外部、各个企业之间的物流。它包括企业相互间的购进物流、销售物流、返品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如图2.6所示。社会物流是一种宏观物流,处在流通领域,一般都伴随有商流发生。

社会物流与企业内部物流的比较如表2-1所示。

表2-1 社会物流和企业内部物流的区别:
项 目 企业内部物流 社会物流 1.范围 企业内部 企业之间,遍及整个社会 2.领域 生产领域 流通领域 3.规模 宏观物流 宏观物流 4.特征 一般不伴随有商流发生 一般伴随有商流发生 三.信息流:
信息:由文字、语言、图表、电讯等表示的情报资料,即信息。

信息流:信息的产生、制作、加工、储存和传递。

信息的作用:反映作用:
服务作用:
指导作用:
控制作用:
2.3 物流系统 一.物流系统:
(一)定义:
所谓物流系统,是由多个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单元结合起来,以物资为工作对象,为完成物资流通为目的的有机结合体。最基本的物流系统由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及信息等子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有机地结合而成。每个子系统又可以按空间和时间分成更小的子系统。物流系统本身又处在更大的系统之中(图2-7)。

(二)说明:
1、物流系统分为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二者虽然可分别独立运行,但又紧密联系,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物流作业系统的中心在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
物流信息系统的中心在公司(或信息中心)。

2、物流作业系统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回收,流通加工六个子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有机地结合而成,每个子系统又可以按空间和时间分成更小的子系统。

其中:运输又可以分为两类:
直达运输:由生产厂到用户或配送中心的运输,长距离大批量的快速运输,追求提高运输效率,一般用火车轮船. 中转运输:由生产厂经配送中心到用户或零售店的运输,按运输性质分为两段: 输送:由生产厂到配送中心的长距离大批量快速运输,追求运输效率。

配送:所谓配送, 是在物资中转运输中由配送中心至用户或零售店的运输。配送与一般的输送不同,主要追求按时按量配套齐全地为需求点及时送货,一般是用汽车在邻近多用户间循环送货,注意服务好和不污染环境。它和输送的区别如表2-2:
表2-2 配送和输送的比较 输送 配送 1 起至点 生产厂至配送中心或用户 配送中心至用户或零售店 2.特征 长距离大批量快速运输 局部范围短小批量途循环送货 3.运输工具 一般是火车轮船 一般是汽车 4.追求目标 多装快跑,提高运输效率 按时按量及时送货,服务好无污染省车次 3、物流信息系统:是各物流网点之间的物流信息的产生、制作、加工、储存和传递而构成的系统。所有的物流网点同时又是物流信息网点,再加上公司或信息中心,就构成了物流信息系统网络。信息的传递是相互的。

4、物流系统的特点:以物资为工作对象,为完成物资的实体流通为目的的。

5、物流系统的环境、输入,输出,约束和模式:
物流系统的环境,是指物流系统所处的更大的系统。它是物流系统处理的外部条件,是物流系统情愿或不情愿接受的条件。物流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物流系统的输入、输出、约束和干扰。

物流系统的输入,是环境对物流系统的直接的输入,是物资和信息,它是物流系统处理的对象。

物流系统的输出,是物流系统对环境的直接的输出,也是物资和信息,但是是加进了物流服务的物资和信息。它是物流系统处理的结果。

(物资) 物流系统处理 物资+服务 wu ) (约束和干扰) (环境) 图2-8 物流系统的模式 物流系统的约束,是环境对物流系统的间接的输入,包括物资、信息、能源和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气候等软件硬件条件等。它们是物流系统处理的外部条件。

干扰,则是一种偶然的约束。

物流系统的模式:如图2-8。

6、物流系统的目标:
1)服务好:
2)费用省:
在实际运行中,二者往往是矛盾的。要学会取折衷。如:
服务好和费用省的折衷;

局部和全局的折衷。

二.物流系统工程:
(一)什么叫物流系统工程?所谓物流系统工程,就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设计制造或改造运行物流系统的综合性工程体系。

(二)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方法:
管理系统工程的几个基本观点:
1、整体观点:着眼于系统整体、全局、全过程。

2、协调观点:
系统各分系统之间,各层次之间;
系统和环境之间在规模大小、资源分配、进度、指标之间都要协调配合,各取合适的比例;
在利害得失发生矛盾时,也要兼顾各方,树立局部服从全局、个人服从集体的观点。

有多个方面的折中:服务和费用;
各费用之间的协调;
各单位层次之间。

3、环境观点:
要根据环境情况构造合适的系统,保证系统能适应环境;
争取系统能对环境的改造起积极推动作用。

4、发展变化的观点:
要根据发展变化来设置系统的结构和目标,要有时间变化的考虑。

5、合理选优的观点:
经常注意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在方案比较中注意“积最大”“和最小”的思想方法。

6、控制观点:
随时对系统进行调查测定,求出对象的状态值和输出管理特征值,并与管理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修正。

7、人是系统主体的观点:
六大因素(人才物设备任务信息)人是主.要发挥人的积极性,要培育人 三.物流合理化的若干基本原则:
(一)实行输送配送体制:
(二)商物分离:在物资流通过程中按将商流和物流分开来的原则进行, 这 样有利于保证商流的灵活性和物流费用的节省,提高流通的经济效益. (三)运输批量大量化:
(四)输配送计划化:
(五)运输标准化:
(六)运送共同化:
例:二汽物流系统改造 列出各种可行方案 (9种) 目标树评价标准 制定目标 系统调查 资料汇集、整理 提出问题 系统综合 各种方案模型 使用价值分析 经济价值分析 系统分析 综合比较 确定最优方案 择优决策 提交成果 提交成果 实施 实施 图2-9 物流系统工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