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特色班级文化实践探究_感恩为主题的班级特色

农村初中学校培育感恩特色班级文化的实践探究 ?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倡导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2.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是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因素也逐步显现出来了。90后的独生子女不但从小在物质条件充裕的生活里长大,而且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带来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对学生成长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拥有的一切都是自然的、都是应该的,在他们的字典里找不到感恩和奉献,唯我独尊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因子开始蔓延滋长。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最稳定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在校进行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因此,班级文化不仅是学校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学校文化建设最基本的支点和抓手,班级文化建设应成为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基础,做为思想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承担着培育祖国未来一代的重任。因此,如何切实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教育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3.校本现实的需要:学生感恩意识淡薄 近几年来,我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得到市、县教育局的充分肯定,我校的特色的家校联系本曾经被市教育信息网报道、我校的感恩校园文化建设被**山报专刊报道、**电视台报道了我校感恩校园文化文艺演出。但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也随之显现,学校的发展处于“高原现象”。

其次,洪畴是一个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被誉为“**山的儿子”的陈邦清就是洪畴镇明公村人。(生前就读于四川电子科技大学,1990年暑假在铜壶滴漏景区旅游,为救失足落水的上海女工而光荣献身,被授予“革命烈士”,全国曾掀起“学习陈邦清,争做‘四有’新人”热潮)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席卷下,洪畴橡胶工业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统精神文明的发展却远远跟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所带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也不无例外的体现出来。学生家长或忙于经商办厂,或囿于文化程度的限制,他们的孩子大都疏于管教,精神文明教育严重滞后。因此,在这样一个曾经有着强烈的感恩意识,涌现过陈邦清式人物的地方, 学校急需扭转这种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局面。

我们也意识到,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借力于学校文化研究和探索实践,不断提高办学品位,确保学校可持续科学发展。为此,我校提出了“科研兴校,特色名校”发展策略,旨在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二) 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国内,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基层实践工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关于感恩的一般理论论述,包括感恩、感恩教育的涵义、感恩与道德的关系,感恩教育价值等。第二,对初高中生感恩意识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以及提出培养感恩意识的一些有效途径和方法。第三、在具体学科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国内的主要研究和探索 1、《从感动到感恩:让感恩伴你我成长——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感恩教育”活动的思考和探索》 2、 “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上海**区的《感恩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与2006年颁布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上海市七宝中学的《感恩教育与情感体验德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作为教育部重点德育课题也对此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中。

3、据2006年5月17日《中国教育报》报道,江西省**县在全县中小学师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恩教育课程化操作模式的研究和推广》科研课题,被中央教科所列入“2006年全国学校教育课题研究”的重点研究课题。

4、国内一些学者的著作《浅议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和《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等,都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本课题的价值及其创新之处在于: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培育感恩特色班级文化的角度对感恩教育的渗透与实践和感恩班级文化的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课题在论述感恩特色班级文化活动开展的同时,能结合学校和地方所蕴涵的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研究和探索在农村初中实施感恩教育,培育特色班级文化的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 (三)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感恩,社会是由恩情联结起来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懂得感恩,并且对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人人都去感恩,社会才能存在,才能健康的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学校文化经常会以强有力而又微妙的方式影响学校师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以学校特有的群体反应方式支配着学校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从而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效果。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因此,班级文化和学校文化类似,它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组织文化,渗透到班级的管理理念、管理体系以及班级活动等各个方面。简单的说,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班级文化的关键是班级管理制度。

1、感恩特色班级文化具体内容有:
①感恩自然,绿色环保 ②感恩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③感恩老师,做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④感谢社会,为社会做应有的贡献 ⑤感恩祖国,立志报效祖国 ⑥感恩他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培育感恩特色班级文化活动的研究方式和方法有:
①大讨论:哪些是感恩特色班级文化? 应该怎样进行感恩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如何看待感恩特色班级文化? 我所知道的感恩特色班级文化? ②班级层面培育感恩特色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 ③学校层面培育感恩特色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 3、感恩特色班级文化培育的形成标准:
①对待父母及亲人的态度与行为规范 ②对待师长的态度与行为规范 ③对待学习、工作的态度与行为规范 ④对待社会的态度与行为规范 ⑤对待自然的态度与行为规范 ⑥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行为规范 4、预期目标 ①深化对“感恩校园文化” 内涵的理解,形成感恩特色班级文化,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模式,有效的实施“情感教育”活动,端正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达到以环境和氛围塑造学生的效果。

②遵循教育科学规律,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实效。改变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使学生心存爱心、孝心与感恩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处,与自然共处,学会宽容和理解。开展感恩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旨在促进教师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主体,提高教育实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压力。

③预期形成的文本材料 1、《班级管理制度汇编》(文本) 2、《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文集》(文本) 3、一班一品(图片、视频、文本) 4、《课题研究实验总结报告》(文本) ? (四) 初期研究成果 通过上个学年艰辛的探索与实践,课题《农村初中开展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究》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目的。学生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真切的感受所得和心怀感恩,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对待父母及亲人的态度及行为规范:通过“良好行为习惯活动月”活动,“寻找身边的小孝星”活动等,学生自发的组织起“学孝星”活动,养成每天与父母问好的习惯,还能够主动的帮助父母;
“我爱你”三个字,也逐渐出现在父母与子女的对话中。

2、对待师长的态度及行为规范:“亲其师,信其道”,一系列的感恩教育使得学生对老师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与老师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减少了师生间的矛盾摩擦。学生在感受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也能够享受学生的乐趣。

3、对待社会及自我的态度与行为规范:在“感恩教育”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够做到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分析思考社会问题,面对社会上的需要帮助的人能够主动的去帮助。当很多人高喊90后是垮掉的一代时,我们坚信,经过跟恩教育他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让所有的人相信“虽然我是独生子女,但我不自私;
虽然我是90后,但我依然可以撑住这一片天。” 4、对待自然的态度与行为规范: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却越来越多的遭受到破坏,在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的推动下,环保意识在学生们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在学校组织的“攀登高峰,感恩自然”活动结束时,所有的同学都自发的将所经过路边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中。

? (五)课题研究步骤及人员分工 1、研究时间: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2、研究步骤: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3——2013.4) 负责人员 许一铭 王坚 戴金红 王丽丽 1、建立感恩特色班级文化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2、制订感恩特色班级文化活动实施方案。

3、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知识的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3.4——2013.10) 负责人员 许一铭 王丽丽 戴金红 王坚 1、各种感恩特色班级文化活动方案的制定与落实。

2、学校网站感恩特色班级文化栏目的创建与完善。

3、课题中期总结。

4、关于各种感恩特色班级文化活动的实效性理论研究。

5、形成有价值阶段性的理论成果加以宣传与推广。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10——2013.12) 负责人员 许一铭 王丽丽 王坚 戴金红 1、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成果(论文或研究心得)进行资料整理汇编。

2、完成结题论文、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实施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综合运用比较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

(六) 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研究对象:不作指定性选择,全校所有班级都属课题研究对象。

2、“感恩特色班级文化”的培育是学校发展性项目之一 3、制度保障:学校专门成立“感恩校园文化”推进委员会 4、学校政策、经费的支持、倾斜 ? ? ?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