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年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_

——2016年1月6日在常州市新北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区长陈正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和2019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区政府在中共新北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真抓实干,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1.“十二五”时期,是应对复杂多变形势、全区综合实力持续攀升的五年。201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30亿 元,较2019年实现翻番,年均增幅达到12%,对全市的贡献份额提高了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元。财税收入稳步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年均增幅达到12%,2019年达到98.16亿元,是2019年的1.7倍。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全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1%,2019年达到 330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652亿元;
全区工业销售年均增长14%,2019年达到324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为2610亿元。

有效投入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入五年累计分别完成3200亿元和194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和2.1倍,年均增幅分别达到 18.7%和17.8%,对全市的贡献份额分别提高了3.5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

2.“十二五”时期,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的五年。“八大产业链”和“八大专题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持续调轻调优,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从“十一五”期末的2∶67∶31调整为1.7∶53.8∶44.5。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东风汽车、健亚胰岛素、北京通用 航空、北汽常州基地等一批超百亿、超50亿元的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户,森萨塔科技、紫龙药业、德国朗盛等一批年销售有望突破50亿元的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十二五”期间天合光能、新阳科技、华润包装迈入百亿级企业,全区年销售超亿元企业累计达到335家、超10亿元企业累计达到32家。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 快,千红生化、星宇车灯、维尔利环保、光洋轴承成功上市,全区IPO挂牌企业累计达9家,宏微科技等21家企业先后在“新三板”挂牌上市,Q板、E板等区 域性场外市场挂牌企业总数达到210家。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光伏新能源、生命健康、创意产业、航空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 45%,天合光能公司年出货量达到5.7GW,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光伏组件供应商,环球恐龙城年接待游客达到850万人次。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跃居全省 县(市)区第一方阵,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省级园区,五年新增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示范性农业合作社23家,高效设施农业面积4.9万亩。

3.“十二五”时期,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的五年。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扎实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 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80项,新增专利授权1.86万件,万人发明专利密度达到28.38件。创新载体进一步 完善,浙大常州工研院、印刷电子研究院等重大创新载体相继入驻,全区科技孵化器、加速器面积累计超过2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900家,常州三晶信息 技术孵化器、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西夏墅工具企业创业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累计建成省级以上企 业研发平台16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39家,高企数量居全省开发区第二位。创新人才进一步集聚,五年引进各类人才4.1万人,引进“龙城英 才”领军型等创新创业人才417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85人,居全省开发区第二位。品牌建设进一步凸显优势,五年新增制修订国家标 准114件、行业标准101件,新增20个驰名商标、63个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数量位居全省开发区首位。

4.“十二五”时期,是加速城乡一体步伐、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的五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规划的深度全覆盖,“一城三区十大功能板块”总体布局 基本形成,成功申报住建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和省国土资源厅“多规合一”试点。高强度推进城乡建设,“十二五”时期,累计开工建设项目面积2800万平 方米,竣工2300万平方米;
累计实施动迁面积531万平方米,建成安置小区24个,安置面积284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96万户;
累计建成城市主干道 路150公里,改造提升镇村公路106.8公里,实现了镇村道路村村通。京沪高铁常州北站、江宜高速、常州机场改扩建、S238省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 运,河海东路、玉龙路等骨干道路扩建延伸工程顺利通车,轨道交通一号线全面开工,万达广场、江南环球港、迪诺水镇等项目华彩开业,新龙国际商务城科技金融 中心、总部经济区一期项目加快推进。高质量改善城乡环境,“十二五”时期,新增公共绿地313公顷,新龙生态林一期、高铁生态公园、新龙湖湿地公园等项目 建成开放,48条主要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滨江化工区关停并转污染企业50家,全区1063个自然村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城市长效管理综合 考评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高效能集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区,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入选省内 唯一试点,“十二五”时期,累计盘活土地存量8909亩,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

5.“十二五”时期,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民生幸福指数较快提升的五年。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社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8%以上,养老保 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5万元和2.3万元。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加快集 聚,全面建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五年累计投入超过50亿元,建成天合国际学校、飞龙实验学校、龙城小学等30所学校,组建3个基础教育 集团,4所中小学与市重点学校实行联合办学,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五年累计投入17 亿元,完成新北人民医院、三井医院等11个院区工程建设,年均投入超亿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拓展至12大类45项,被评为“全国 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区”。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五年累计投入1.5亿元推进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跻身“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 位”,“文化惠民月月送”、“社区天天乐”等活动不断拓展延伸,薛家镇、罗溪镇温寺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龙控集团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社会和谐 程度进一步提高,平安新北、法治新北建设深入推进,区检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河海社区、燕兴社区、春江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 位”,全区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超过98%。

6.“十二五”时期,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体制机制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行政审批、园镇管理、国有经济、投融资、开放型经济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 化。“三合一”阳光政务平台建设更加完善,网上日均办理行政服务事项达3700件,全区行政审批事项由173项减少为98项,工商、质监和药监部门资源有 效整合,组建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率先实施企业“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园镇合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76项经济社会执法权限下放至孟河 镇(中心镇),滨江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创新“监审合一”工作机制,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动政风 持续好转。基层组织建设更加扎实,全区行政村(社区)区域优化工作全面完成,基层建设与社会管理“四化”全覆盖获全省改革政策创新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性 调整有序推进,常高新集团、龙控集团国企改革步伐加快,恐龙园、顺泰租赁成功挂牌“新三板”,全区国有资产五年增长2.6倍,总资产达到750亿元。经济 国际化步伐加快,五年累计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33家,协议注册外资5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9.7亿美元,引进协议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 45个,世界500强在区投资项目累计达35个。对外贸易稳步增长,五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42亿美元,常州出口加工区成功升格为综合保税区,区内69 家本土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90个,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实现双向良性互动。

此外,援疆援藏、区域对口合作、人民武装、双拥、侨台、民族宗教、工商联、司法、统计、审计、档案、外事、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工作也圆满完成任务,并取得了长足进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1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3%;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12%;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其中工业投入同比 增长9.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8%;
实际到账外资3.4亿美元;
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06亿美 元;
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10%。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全区销售超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56家,较去年增加79家,全年实现利润121亿 元,同比增长13%。服务业实现跃升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4.5%,电子商务快速增长,线上交易额达到450亿元,同比增长20%,新阳 科技集团化工电子合约交易中心交易额突破300亿元。

二是重点项目推进有力。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深化年”、“重大项目百日攻坚”等专题活动,狠抓重点项目引进、开工和竣工。全年引进联华医疗科技、艾 雷奥特通用飞机、蒂森克虏伯转向系统等16个总投资超10亿元的内资项目或注册资本超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全区11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2亿元,投资 完成率达到102%。太平洋电力、安瑞达电池、阿克苏粉末涂料等42个新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富德能源、查特深冷一期、普利司通等40个项目竣工投产,可 形成工业产值增量近百亿元。

三是科技创新富有成效。企业创新地位更加凸显,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19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 市,数量居全市第一。创新资源要素加速汇聚,签约引进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常州分院、南师大创新发展研究院,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南方)项目、印刷 电子产业园奠基建设,全年新增孵化面积25万平方米,培育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人才企业3家。

四是民生实事加快推进。教学条件稳步提高,省奔牛中学新校区等6所学校正式启用,累计投入800万元对46所中小学实施教育技术装备提升工程,6 所学校全面达到省定Ⅰ类标准。优质医卫资源向基层加快延伸,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新北人民医院组成区域医疗联合体,远程影像诊断系统正式投运。公共文 化体育服务体系日趋完善,300个自然村全民健身点全面建成,新增7个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全区所有公办养老机构完成设施改造,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和重度 残疾人托养中心建成投运。201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

五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原武进区奔牛镇整体划入我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有序推进,各类资源有效融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推 进,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从根本上得到维护。安居环境不断提升,全区新增高清视频监控近4000个,公众安全感提高至97.5%,位列全市第一。矛盾纠纷排查 化解网络不断完善,全区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数量明显下降。

各位代表!回顾奋斗历程,我们深切感到在困难大、挑战多的情况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 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饱含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各位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驻区机关、部 队、院校、企事业单位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团体及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新北区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在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创新不足、合力不够、 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
在经济建设方面,大产业、大企业培育尚未取得全面突破,存在产业结构不够优、企业规模不够大且竞争力不够强的问题;
在统筹发展 方面,存在城乡差别较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等问题。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展望和2016年主要工作

区委三届十次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制定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区政府据此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人代会审议。

1.展望“十三五”,要牢牢把握六大发展战略。“十三五”时期是全区深化改革攻坚期、开放合作纵深期、转型发展关键期、城市建设提升期、社会建设 共创期、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期。在“六期融合”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根据发展新理念和发展阶段新变化,凝练提出 具有我区特色的战略路径。“十三五”期间,我区将重点实施“六大战略”,分别是:人才优先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产城融合战略、开放合作战略、生态宜居战略 和民生幸福战略。

2.展望“十三五”,要牢牢把握四项发展定位。“十三五”发展的环境、条件、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 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布局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建设机遇,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产城融合发展机遇,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要紧紧围绕自主创新示范区、产城融合先行区、 开放合作引领区、和谐幸福宜居区四项发展定位,积极作为、创造特色、走在前列,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多作贡献、当好示范。

3.展望“十三五”,要牢牢把握五类发展目标。提交大会讨论的纲要(草案),对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到2020年突破15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基本与经济发展同步。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科技进步贡献水平显著提升,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初步形成。

——协调发展迈入新阶段。主体功能区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人口和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更加协调,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绿色发展得到新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基本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绿城。

——共享发展获得新提升。人民群众拥有更好教育、更稳定工作、更满意收入、更可靠社会保障、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居住条件,幸福感、安全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更多更公平的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年看头年,起步是关键。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事关长远,意义重大。

2016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区委三届十次全会“攻坚‘一三五’、开局 ‘十三五’”的总体部署,主攻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一战场,打好重大项目、产城融合、绿色生态三大战役,实施重大项目推进、转型升级提速、创新改革驱 动、城乡协调发展、民生幸福提升五项工程,推动“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2016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其中工 业投入增长9%以上,协议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适度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4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 业产值的比重确保达到5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基本保持同步增长。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1.以项目为抓手,着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内外资并举,精准定位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世界500强和 知名跨国公司,着力突破总投资超百亿元、50亿元和30亿元的重特大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达905亿元的122个区重点实施项目,力争上半年新建项目开工 率和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90%和60%,确保全年项目竣工投产率达到50%。

一是做强先进制造业。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智能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化工新材料、装备制 造两大支柱产业和刀工具、汽摩配两大特色产业。依托新阳科技、富德能源、中简科技、宏发纵横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芳烃、烯烃、碳材料产业链上下游配套。

把握“一带一路”和海外基建带来的战略机遇,支持常林、小松、现代等主机企业加快海内外市场拓展步伐,推动东风汽车、瑞悦车业等项目全面达产,确保北京通 航、新誉宇航、艾雷奥特飞机等项目全面竣工,加快形成整机整车终端类产品项目集聚态势。做强做大光伏新能源、智能传感器、生命健康、印刷电子、通用航空等 新兴产业园区载体,引进培育更多行业第一或唯一的龙头性项目,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二是做优现代服务业。以现代物流、科技金融、平台经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和健康养老为重点,全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业转 型升级,提升常州机场、常州港、奔牛港、奔牛铁路货运站承载能级,推动常州临港物流园、常州综合物流园和常州综合保税区加快实现功能联动、信息联动和通关 联动。加快建设以创意产业基地、中央商务城、新龙国际商务城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服务区,积极吸引金融、类金融产业、企业总部、研发机构和大院大所入驻,促进 科技、人才、金融等资源集聚融合。积极引导平台经济突破发展,鼓励新阳化工电子交易中心、中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淘常州楼口网络商城等平台企业做强做大,加 速引进谷歌体验中心等跨境电商高端项目,打造特色鲜明的市级互联网平台经济集聚区。

三是做精高效生态农业。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以优质 稻米、有机蔬果、花卉草坪、特色水产为品牌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积极引导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发展电子商务,强化特色产业 与电商嫁接,加快农业生产智能化、信息服务数字化的步伐。按照“山林田园、美丽乡村”的定位,有序推进小黄山旅游开发,加快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和颐养示范 区项目的建设,积极开展九龙湖、沿江湿地公园和龙亭颐养村项目的分类招商工作,扎实做好孟河古镇历史遗存的保护修缮,打响“孟河乡村旅游”品牌。

四是做好对企服务工作。支持广大中小企业和传统行业企业健康发展,扎实开展好“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专题活动,及时洞察企业要求需求,主动提 供市场分析情况,帮助化解建设运营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全程代理服务制度,充分发挥“绿色通道”作用,推动项目快 落地、快投产、快见效。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引导骨干企业对接世界500强、央企和上市公司,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资产置换等模式,快速做强做大。

积极拓展常州小微金融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全面落实企业上市扶持政策,解决企业股改上市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年完成企业股改35家,新增多层次资本市场上 市(挂牌)企业25家,形成政府推上市、促上市,企业想上市、争上市的良好局面。

2.以科技为引擎,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主动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按照“一核心四驱动”的发展布局,着力建好智能科创园等重点园区,抢占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制高点,增强全区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一是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实施常州市“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对接、科技金融服务等措 施,引导小微企业发展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专题培训,对条件相对成熟的企业进行重点服务,确保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

鼓励企业围绕产品加强研发机构建设,促进人才、项目、成果等创新要素向企业加速流动集聚,力争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加快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示 范区建设步伐,帮助重点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制定更多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增强创新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效率,力争到2016年底全区万人发明专利 密度突破30件。

二是建好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加快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南方)、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常州分院、南师大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的建设步伐, 提升浙大常州工研院、印刷电子研究院等创新载体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孵化服务能力。借力“互联网+”,推广“嘉壹度”等创客空间、创新工场,促进创新与 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确保新增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孵化器面积25万平方米。依托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着力发展以“首投”为重点的天使投资、以“首贷”为重点的科技贷款、以“首保”为重点的科技保险,加快打通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通道。

三是吸引一批创新实用人才。围绕全区产业发展方向,加大对企业引育人才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培育和引进急缺人才,促进人才与企业开展“嫁接式”创 新,实现人才技术与产业资本的强强联合。不断提升引才工作的质量,重点引进投资机构参股、即将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人才项目,用足用好国家“千人计划”、省 “双创计划”等上级人才政策资源,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切实增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年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30 人以上,创新型人才企业全年纳税总额超过1.2亿元。

3.以生态为导向,着力构建产城融合格局。突出规划引领,加强产城空间配置、产城协调发展的系统性研究,调整完善全区动迁安置政策,围绕新孟河等重点工程和新桥、薛家等重点区域,实施连片动迁腾地工程,推动产业发展、城市经营、百姓安居形成良性循环。

一是面向未来优化城乡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空间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相互衔接,建立“多规合 一”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全区工业用地和商办用地绩效评估,强化闲置资源高效再利用,不断提高土地亩均产出,确保全年盘活存量土地1000亩以上。围绕轨道 交通、新孟河拓浚、常泰过江通道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深化完善沿江片区、空港片区、新龙片区、孟河片区等未来重点开发区域的专项规划,最大限度发 挥重要基础设施的辐射功能和集聚效应。呼应国家提倡的“海绵城市”、“生态绿城”、“无线城市”等建设新要求,认真做好前期研究和策划,积极对上争取,结 合我区实际开展先行先试。

二是突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有序启动新孟河拓浚工程,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一号线,全面完善奔发路、叶汤公路、新龙三路、龙六路、新科路等骨干路网, 确保S122省道、政泰路等区域道路年内建成通车。支持常州机场发展,强化一类开放口岸辐射带动,及时启动通用机场建设,全力打造全国唯一的专业化通运分 离“双跑道”空港产业园。加快拟建在建重点城建工程推进速度,确保环球恐龙城航天探索中心等项目全面开工,新龙商务城科技金融中心、新桥电商大厦主体封 顶,常工院新校区、新龙湖水街、印刷电子产业园竣工投运。

三是加强管理提升生态环境。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对魏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小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6个生态红线区域,开展生态补偿、提升整 治。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健全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加快空港等4个垃圾转运站建设,确保光大生活垃圾发电项目投入使用。推进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快新龙湖湿地公园二期、中央公园一期、三江口公园等公共绿地建设。持续推进清水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柴支浜等骨干河道的环境整治。加大 投入改善农村环境,以梅林村、南兰陵村、龙珠山村等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标杆,重点对全区规划布局的180个自然村,开展“五美乡村”建设。

4.以民生为根本,着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快百姓致富进程,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2016年为民办实事项目(附后),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提高百姓收入水平。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工程,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就业培训,确保全 年新增就业人数1.5万人,失业再就业人数5000人,扶持创业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并轨工作,加快 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重点解决特殊人群、边缘人群、困难人群的保障问题。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落实第四年龄段失地农民保养金、城 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城乡低保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加大慈善社会化运作力度,做优做强慈善公益品牌。

二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调优社会事业资源布局,抓好新桥高中、龙城中学、区公共卫生中心、孟河中医门诊综合楼等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培育和引进并 重,加强高水平教育、卫生、文体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学校软硬件水平,通过师资双向交流、组建教育集团等形式,加速核心 区教育资源转移、辐射,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整合,力争到2016年底全区50%的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有市级以上(含)特色专科。主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建立区级人口家庭公共服务中心,探 索医养融合发展,畅通养老、医疗的双向转诊通道,加快奔牛镇福利院提升改造,继续推进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示范点和老年人助餐中心(点)的建设。完 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农村“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精心组织全区文化艺术节,扎实做好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推进孟河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三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快构建立体式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推进公共安全“网格化”管理。增强基层自治能力, 高标准组织好第十一届村委会和第五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社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工队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推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 织为载体、社工为支撑的“三社联动”实现纵深发展。强化生产安全、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综合监管,不断巩固扩大平安新北、法治新北、诚信新北建设成 果,确保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继续保持在90%以上。

5.以改革为动力,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履行职责、强化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是坚持转变职能,建设效能政府。围绕共同发展目标,完善“园镇合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合理划分事权、财权和责任,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加大对 基层的扶持力度,凝聚区、镇(街道)两级共进合力。围绕政府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切实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落实行政 审批“三集中、三到位”,进一步缩短办理周期,提高审批窗口现场办结率。围绕简政放权工作,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将行业管理、 社会生活服务管理职能转移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加强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和指导,健全后续监管机制和评价体系。围绕干部作风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 项工作的督查,着力解决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问题,形成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 职能。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大行政问责力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 利益重点领域的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专门监督和审计监督,主动 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坚持干净干事,建设廉洁政府。严明纪律和规矩,认真学习贯彻新颁布的《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坚持“高压”,坚守“底线”。严格 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政府党组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惩治腐败力度,严肃查处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 腐败案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果,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把更多财力用在急需的民生事业上,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新目标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中共新北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凝心聚力,顽强拼搏,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十三五”宏伟蓝图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