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性修养争做时代先锋

加强党性修养 争做时代先锋 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一个永恒话题。党员党性修养问题,影响的不只是个人声誉和前途命运,更是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生死存亡的大事。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四种危险”,经受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四大考验”。作为执政党的干部,党员干部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防腐拒变的能力,同时还要增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做时代先锋。党员干部道德面貌不仅对公务员队伍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对社会道德风气都具有重大的导向意义。所谓官德和官风好,就会转化为民德和民风好;
相反,官德败坏,官风不正,社会道德就会滑坡,社会风气就会败坏。党员干部要在其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内外兼修,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特别是党性修养,真正将党性要求、道德规范入脑入心,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可以说,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和终身课题。

然而,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价值观念扭曲、道德标准沦丧、道德取向不明确等,最终堕入腐败深渊,走上不归路。特别是刚刚成长起来的青年党员干部,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的历练和政治上是非的残酷斗争,往往经不住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最终被糖衣炮弹所击倒。造成这一现象的最大根源,说到底就是缺乏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的立身之本,要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更要积极努力地改造主观世界。因此,要想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之中站稳脚跟,经受住各种挑战和考验,始终保持理想不变,信念不失,宗旨不忘,传统不丢,本色不改,成为“经久耐用”的党的好干部,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把它当成人生的必修课,学到老,改造到老。

一、 新时期加强党性修养的重大意义 党性是共产党人的生命。新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一,加强党性修养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也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去,实现党的十八确定的目标任务,关键要靠党的领导,靠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努力奋斗。这一事业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特别是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利弊、检验得失的价值尺度。加强党性修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是造福于人民的发展观,它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度统一起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集中概括。

第二,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领导干部有效应对国际国内复杂环境考验的现实需要。当前,国际经济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国经济发展还会遇到许多困难,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多年来,敌对势力没有放弃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并且把党的干部作为腐蚀渗透的重点,企图打开缺口,寻找代理人损害国家的根本利益。加上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思想文化结合起来,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抬头,在这一复杂的大环境下,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考验,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有的在错误思潮的影响下,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追求发生了偏差;
有的在金钱诱惑面前搞权钱交易,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还有的面对腐朽生活方式,忘掉了党员的领导干部的身份,由心理失衡到行为失范。在新的挑战和考验下,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成为他们积极应对挑战与考验的重要保障。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重要作用,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应对国际、国内纷繁时事,关系到能否抓住机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能否保持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建设。党员干部只有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站稳脚跟,在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带领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三,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建党治党的一贯要求。自党成立以来,党不断在这方面作出各种努力和实践。毛泽东曾告诫全党,要时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干部中出现的问题,也一针见血指出“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就愈要高度重视,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每个干部都要把党性放在第一位,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加强党性。”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对加强新时期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可见,党的历史实践证明,党的先进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决定的。没有先进的党员干部队伍,就不可能有先进的党。党性强不强,是决定党员干部先进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加强党性修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执政能力是执政作风的体现。党的作风,与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密不可分。建党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形成和不断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这些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埋头苦干标志,是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但是也必须看到,在执政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党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党在国家政治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都同革命战争年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党的执政能力如何,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不仅关系到党自身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特别是我们党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我们党必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而党的执政能力还要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和作为来具体体现,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广大党员干部素质高、党性强,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得到切实执行,保证各项重大决策得到贯彻落实,保证党执政的有效性。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真正成为党执政的骨干力量,为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作出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党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五,加强党性修养是解决党员干部队伍存在作风问题的重要途径。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不强,干部的作风也不正。换句话说,党性是党员干部作风的内在根据。当前,一些干部作风不正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宗旨意识不强、理论和实际脱节、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政绩观不正确、个人主义严重、纪律观念淡薄、慢作为、不作为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才能促进这些问题尽快有效解决,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才能继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信任和拥护,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二、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时代要求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内在属性,是一个政党阶级性的集中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党员干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努力做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一心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第一,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应当具有坚定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就是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要始终把党的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一言一行都要按照党的原则办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为党的正想目标不断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大公无私,自觉奉献,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内形成积极的民主作风,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觉将自己的工作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更要积极努力地改造主观世界。只有坚持党性原则,党员干部才会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作出正确判断,才会自觉保持先锋队员的先进性。

第二,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应当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远的政治追求。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最高目标,同时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作为共产党人,党员干部应当带头模范践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信念。只有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化为一种理想的自觉,这也是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共产党员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有了立身之本,才站得更高,眼界更宽,才能更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工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现实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更需要党员干部树立高远的理想和信念。

第三,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的生活情趣。道德情操反映着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境界,是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培养和形成的一种最深沉、最稳定、最丰富的社会情感。道德情操修养,是共产党员自我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思想境界的高低,决定着人生追求、价值观的选择。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就能够使正确的认识和情感转化为理想和信念,产生支配、行为的巨大精神力量。注重道德修养,就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就要坚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要以革命先辈、英雄模范为榜样,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同时党员干部的生活情趣也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时代要求。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物质的丰富常常让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艰苦奋斗的岁月和党的优良传统。加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的传入,很容易堕入糜烂、奢侈的生活方式中。可以说如果党员干部具有高尚的生活情趣,有利于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丰富生活,激发工作热情。否则,就会败坏社会风气,让自己走上不归路。正如习近平指出:“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管理,不仅要注意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还要注意他们的生活作风和情趣。”因而,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党员干部应当把握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注重精神生活的层次,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远离庸俗的生活方式,守得住精神家园。

第四,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应当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党员干部是党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握有人民赋予的重大的权利。怎样对待名利的诱惑,对待得失的选择,对待权利的考验,是摆在每个党员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衡量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的试金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要按照党章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事,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具有较强的自控力,拥有较强的自律意识。特别是在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利方面,应有清醒的认识,要把权力用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上,用在解决基层的实际困难上。同时,要有慎独意识,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即使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自我约束、洁身自好、廉洁自守,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五,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应当具有高度的宗旨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最根本的就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能不能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是否坚强的首要标准。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制定和执行政策决策的根本依据,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坚持以群众利益为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群众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要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妥善化解利益矛盾,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特别是在当前各项改革面前,在各项困扰增多的情况下,党员干部更要按照有关政策,认真解决群众各项实际问题,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 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是每个党员干部的终生课题。只有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才能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正确运用权力,才能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保持先进性。

加强党性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长期锻炼的过程。从党性的自身特点看,党员干部的党性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修养才能塑造;
也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的锻炼和完善才能保持。过去的先进性并不代表现在的先进,现在的先进性并不代表永久的先进。从党性的时代特点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在不断变化,党性所包含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只有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党员干部才能适应形势需要,才能“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应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两学已做”教育活动,积极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一,注重理论学习,不断升华思想境界,在深入学习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加强党性修养,首要的任务是加强学习、坚持学习。学习是思考和创造的过程,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学习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学习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要把学习作为自身进步的阶梯,把知识作为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孜孜不倦,永不懈怠,通过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没有先进理论武装全党,不可能有先进的党。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先进理论武装共产党员,也就不可能发挥先锋队战士的作用。党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加强理论建设、理论修养,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当前,有的党员干部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自身思想迷茫,意志不坚定,思想滑坡,甚至走向反面,走向腐败,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学习理论,对理论学习认识不足,理论素养和水平不高,不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致出现种种偏差和错误,政治意识日渐淡薄,忘记了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无法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能发挥领导和表率作用。这些现象与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而,党员干部一定要时刻不忘学习,通过学习、实践、思考,不断升华思想境界,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加强理论修养,提高实践能力。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高运用科学理论,特别是最新的理论成果来解决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理论学习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理论修养才能落到实处。衡量党员干部理论修养高低的标准,不是看其记了多少理论、背了多少原著,而是看其能不能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正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第二,加强党性观念,不断提升纪律意识,在严格执行党章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党员干部要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想到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想到党的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想到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就要身体力行,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增强党性观念。习近平指出,党章是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准则,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的根本依据,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党章作为对全党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具有党性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从总体上涵盖了涉及党员政治行为、组织行为、经济行为、道德行为的广泛要求,为广大党员进行自我教育、增强党的意识提供了最好教材。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强化党的观念,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只有把党章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维护好,才能有效引导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严格遵守党员标准,使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在推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要在党组织内系统地进行党章及其他党规党法的教育,用党规党法把全体党员武装起来,是每个党员牢固树立党章就是党法的观念,树立党章就是党员行为规范的观念,遵守党章就是遵守政治纪律的观念,切实按党章和党纪国法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同时,党员干部还要带头参加党内组织生活,遵守党章所规定的各项制度,尤其要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和战斗性,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条重要要求,也是检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党员干部应当深刻理解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重大意义,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坚持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准则。必须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关键时刻要听党中央的指挥,平时也要守规矩、听招呼;
不仅对重大方针原则要坚决贯彻,对具体制度规定也绝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正第一位,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坚定不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坚持党的宗旨,履行执政为民,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加强党性修养,必须积极投入实践,而不是脱离实践、脱离社会的“修身养性”。正如刘少奇所说的“要在革命的实践中修养和锻炼,而这种修养和锻炼的唯一目的又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实践”。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需要从书本上吸取理论和知识的营养,但更要到实践中去经受锻炼。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社会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要勇于负责,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敢于和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要按照“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的要求,做到襟怀坦白,表里如一,不唯书,不唯上,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做到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积累中实现升华,在增强党性修养中保持先进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党人。

积极投入实践,就要牢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对党的干部来说,牢记并自觉实践这个宗旨,是党的一贯要求。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员干部能否始终如一、言行一致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当前,有的党员干部为了一己私利或局部利益,把党性原则和人民利益丢在脑后。有的党员干部争名争利,跑官要官;
有的党员干部弄虚作假,虚报浮夸;
有的党员干部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以权谋私;
还有的党员干部对党的决策和上级的指示,各取所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等。这些都是没有深刻理解党的宗旨,也无法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坚持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把精力放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我的讲课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