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评论

走向共和评论

(多图慎点)

作为类似于《肖申克》在各大电影排行榜的榜首地位的一部剧,这么多年来没有一部电视剧能将《走向共和》拉下马,而且评价愈来愈高,电视剧刚播出时还是有一些负面评价的,近年来倒是销声匿迹了。

关于国产电视剧的,不妨看看在下这个答案:。

很多人喜欢这电视剧是因为最后的演讲,其实我倒是觉得最后的演讲并没有多出奇,这部电视剧更多带来触动的,是它的态度和情怀,和演员们的精彩演出。

本文重点在电视剧,不在,关于历史的,可以看我这个答案:。

这部电视剧的不足个人认为有几点:一是资金不够,甲午海战拍得过于肤浅,想看关于甲午海战又不想读史料的,不妨看看冯小宁的《》,一些细节处理得不错;二是过于黑化康有为了,康有为究竟如何评价,众人往往以私德代学术,于郭沫若也是,相反学术不高评价却不错的譬如南怀瑾倒没受到多大攻击,可以参看这两个答案:和;三是民国时期处理得过于草率了。

指出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再来看这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最高的水准在于王冰和吕中老师演的李鸿章和慈禧,其次在于马少骅和孙淳老师演的孙中山和袁世凯,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下面只说王冰、吕中、孙淳老师。马少骅老师的孙中山很是到位,但与其他影视上的孙中山并没有太大差别,所以偷个懒,不过马少骅老师的长孙无忌、杜守正、邓小平等,都是塑造地十分不错的。

一、李鸿章

先说王冰,相比于这个新闻:,我只想说,王冰老爷子人家是靠的演技,孙海英您靠的是……本色出演……

上面梗的亮点在于,后世评价李鸿章是卖国贼。事实上很多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也是这么塑造的,但是这部电视剧最大的力度就在这里:它描绘的是,当时人们的想法(因为当时的人们总归心中想的是“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不会是后来根深蒂固的共和思想),而不是后世的评价赋予它的行为。我们创造一些文学作品(包括文字和影像),往往对于一个人物是先有了后世的评价,再用这些评价去套,但是设身处地去想想,李鸿章想当卖国贼吗、慈禧想当卖国贼吗?我想不是的,这里不是洗地,虽然他们最后依旧做出了不是最佳的选择,但当时他们本身也必然不是脸谱化的,而《走向共和》负责的并不是评价人物,而是还原人物,这是它最难为可贵的地方,相比之下《大明王朝1566》在这方面就差了半筹了。

2012年王冰老爷子离世时,让人痛心的是根本没几个人去纪念他,这位塑造了李鸿章、伍子胥、张澜的老戏骨离世了,某媒体也说了“令人惊奇的是无任何媒体报道”这样让人感到难受的话。但是,如果王冰老爷子真的体会了李鸿章的心境,那我觉得,他对于媒体的不作为,也不会有多难受吧?

在看《走向共和》之前,我自认还算是挺了解清末民初那段历史的,作为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哪怕两年前我已经大二了,我依旧不断“大放厥词”,公然评判一个人物、一个事件,直到那年我看了《走向共和》,我才知道,原来我对那段历史其实是一点都不熟悉,用我上头的话说,李鸿章老爷子并不想做卖国贼,李鸿章是个什么样的人,后来我读了很多本《李鸿章传》与关于李鸿章评价的文章,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录片,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梁启超的和凤凰大视野的,“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一点不假,而“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很久以来,则成为我对于历史人物的看法的方法之一,另一个方法出自顾诚老先生。

而电视剧里头,梁启超访李鸿章,撇开那些意识形态的台词,我们观察王冰老爷子在抽打陀螺时口呼“汉奸、卖国贼”,对梁启超说“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时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愤怒、悲哀、希望、绝望、痛心,一个复杂的李鸿章就这么体现出来了,历史上的李鸿章功过难断,电视剧里的李鸿章也恰是如此,这是我个人认为王冰老爷子最出彩的一出戏,相比于其他的有台词之妙,这场戏短短几句话,王冰老爷子就把他揣摩的李鸿章的心理活动勾勒了出来。

上段说的是我认为的王冰老爷子演的最好的李鸿章,而电视剧里拍得最好的李鸿章,并不是那一幕,而是在李鸿章出现的最后一幕。张黎不愧是是摄影师出身,拍摄历史上留下照片的这一幕时,给了这部电视剧以历史的厚重感,也通过人物的变化、场景的变化,带给人无限的苍凉,让我们再一次体会李鸿章心中的无力感。

王冰老爷子就先说到这里,我先去看据说是大烂片的《黄金时代》了……回来再谈吕中。

看了一部大烂片回来了……继续更……

二、慈禧

说吕中。说吕中之前先说说慈禧,慈禧在历史上怎么评价,专制、腐败、残暴,再加上阴险,这个近年来开始有了变化(事实上近年来变化最大的三个人物恰恰是本剧的慈禧、李鸿章和袁世凯),但总归大体是负面评价。

只是问题在于,的老百姓会是负面评价吗?

不、不会的,他们只知道寄希望于明主,他们不知道这个“主”是好是坏;官员们也不会像海瑞那样直言“天下人不值陛下久矣”;而慈禧自己,也不会从心里头让自己成为一个坏女人、一个卖国贼的,她自己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决定是有多大的影响。

这就是按照后世评价拍的电视剧和按照当时人心理拍的电视剧的差别。

很好的是,吕中的慈禧,首先是一个人,慈禧是一个女人,所以她对于光绪,除了不想放权之外,也是会有和他的亲近。

当一个影视形象,定位先是人,然后再赋予她的生平、性格,最后显露出来她的一部分,我们却能感受到她冰山下的人生(演员在幕后的感受)非常饱满,这个影视人物就塑造成功了。

感谢盛和煜,感谢吕中。

先放一段吕中接受采访时自己对慈禧的看法。

吕中:慈禧首先是女人

慈禧的扮演者吕中已经60岁了,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一名演员,她曾在多部电影、电视剧中塑造知识分子女性和善良母亲的角色,演慈禧这样阴狠、毒辣的角色,她还是第一次。

我们的剧本非常好,我所看到的慈禧是个复杂的人物:她一方面身陷国事政治的漩涡中,另一方面又是个有着美好梦想和感情的女人。她既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带来国富民强,又希望能和亲人相亲相爱。在《走向共和》里,慈禧是一个很人性化的形象,她首先是女人,然后才是政治家。

我对这段历史的印象主要是来自过去上学时候的教科书,而且慈禧这个人物在以往已经有那么多人演过,有些演员塑造的慈禧形象很受肯定,也被观众所认可,如何出新,我再演她确实有压力。但对我来说同时也很有诱惑,毕竟慈禧是一个中国人熟悉的人物,不管她的功与过,她在历史上也很重要,作为中国历史上在政治舞台少有的女性人物,演这个角色容易引人关注,这对一个演员来说,是很好的一个机会。

平时在舞台、银幕上我演的角色大部分是那些个知识分子女性,善良、可亲,现在我来演慈禧这样一个一辈子在权力斗争之间生活的角色,她的阴狠、毒辣,我身上没有这样的气质,而缺乏那种威风劲儿。试戏时我还对导演和策划人说,我既不威风也没有派头。他们笑了,说慈禧的威风、派头、阴狠、毒辣不在表面,而在她的做事的行为、手段和结果上。这样,我就找好了自己表演的角度,我就明白了,该如何去把握这个角色。

为演好慈禧,我又看了大量关于慈禧的书和影像作品,经过分析,我心里就有底了。回到清末,她也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且是一个女人,她在进宫以前,肯定也是一个可爱的少女,后来当了妃子,被选进宫,在那么多妃子里,如何把握机会受到皇上的宠幸,在这种等待中她学到了很多做人的经验,后来她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在那么多男人的政治舞台上,这个女人又得到了政权,在不同的时期内,3次垂帘听政,执政长达47年。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环境中,她也是一天天活过来的,如果没有智慧,没有政治家的思想和手段,她肯定也不会有后来历史中间的地位。她的能力和威风都表现在她的思想和她对事情的看法上,我的表演决不能模仿别人,一定要立起属于自己的形象:非常鲜活、生动,性格分明。

但是慈禧再厉害,也是个女人。剧中慈禧在谈及建颐和园和园中大戏院时,对光绪一干人等,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几欲声泪俱下:“寻常人家的老太太过60大寿,都要风风光光大办一场,不然会被旁人看不起。我乃一国之母,大寿办不好,会让各国看不起,我堂堂中华颜面何在?”光绪等慌忙伏地,大喊:“太后说得是,实是我等不孝啊!”慈禧办大寿都要和国家荣辱联系起来,把买军舰的钱都拿来修建颐和园。这里她的虚荣心就害了国家。

慈禧身上的霸气是一步步才有的,也不是天生的,后来成了太后,万人之上,皇帝是她的儿子,见到她都要给她跪下请安,别人就更怕她了,在电视剧里,别人见了她小心谨慎,紧张害怕,她自己特别轻松,我演的时候特别随意,好多时候,下面是满堂的大臣,规规矩矩地站着,她坐在椅上非常随便,有时候不是坐而是靠着,甚至是歪着身子,一边喝水一边吃水果跟大臣讲话,我想通过这样的细节,还有她的生活习惯,从侧面渲染出她的“狠”来。

说到底,我只是提供了一个慈禧的形象,如果今天的观众能够喜欢,我就放心了。我现在不知道观众的评价,看了一段时间了,如果大家喜欢,付出有回报,对演员来说,这是最安慰的。

过去我们老讲历史唯物观,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历史,但是我们实际上是去模式化、机械化的认识历史,教科书决定着我们的看法,如果这写书的人的观点是错误的呢?现在我们总说讲科学,我觉得不光是要在数字上技术上讲科学,在社会中和历史上我们同样要讲科学,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历史,不要轻易给我们下结论,把事实摆在那里,让每个人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一点一滴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修养。

这里是吕中的自述,我们不妨看看电视剧里头吕中的几场戏。

看这场戏,甲午开战前光绪为慈禧击鼓。

这场戏以光绪击鼓开始,其间有翁同龢、李鸿章等多名大臣面部表情几位出彩的演出,可以说是以小见大的典范,这种用电影拍电视剧的方法在张黎出品里头屡见不鲜,为了大家的流量,我就不一一截图了,下面放一张光绪的福利,这里单说慈禧。

慈禧一开始是很欣慰的样子,光绪却满面严肃,到后来,慈禧也觉察出不对劲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我是在68集版本里头看的第10集(不是给优酷做广告……),镜头给了慈禧特写,面部表情的缓慢表现(大家着重观察眼神和嘴)堪称本集最大的亮点,慈禧从开心到震惊到愤怒到失望,短短几分钟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唔,这张图我真的不是在黑李光洁……唔,这张图我真的不是在黑李光洁……

吕中最好的一场戏是在哪里呢?

是李鸿章终于签好条约,西方列强同意将慈禧名字拿开、可以回北京时,在欢送队里,喜气洋洋时忽然闻到李鸿章的噩耗,这场戏里孙淳的表情同样精彩。

一个老太太,还在亲切地问“你是那个布政使吧”的老太太,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制太后,喜气洋洋高高兴兴准备回去,忽然收到信,这次是肢体-面部-面部-肢体(电视剧里可是拍了吕中跌跌撞撞的脚步的)的顺序,把慈禧心中的悲痛表现了出来,这时被感动的不仅仅是慈禧,还有观众。

演慈禧最好的,是吕中;其次是《苍穹之昴》里的田中裕子。至于孙海英所称的演慈禧最好的是吕丽萍,我想了想,算了,我还是不想了……

三、袁世凯

电视剧里头李鸿章的信是这样的——

伏念臣受知最早,荣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痛。如今銮驾未归,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臣敢请太后皇上举行新政,再图自强。直隶乃诸疆之本,北洋乃臣所手创,臣荐袁世凯正式接任臣职,臣在九泉,庶无遗憾。

而历史上李鸿章的信原话是:

伏念臣受知最早,荣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痛;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勰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

并没有推荐袁世凯。所以这里安排李鸿章推荐袁世凯,一来是更好地让李鸿章再次在观众心中触动一下,二来是给历史上袁世凯的升职加点筹码,三来是为了让孙淳过把戏瘾。

事实证明,孙淳没有辜负导演的期望。

你们知道吗?在看完《走向共和》之后再看《人间正道是沧桑》时,我一直在担心,孙淳演的瞿恩会不会反水,为什么呢?因为袁世凯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以致于后来我找来评价不高的《辛亥革命》,也只是为了孙淳。

孙淳属于那种可以演偶像剧的演员,他很漂亮,但在《走向共和》里,看看第一集出场时他的后脑勺,看看他的肥头大耳,你几乎不能把他和《外婆桥》里头的那个孙淳联系在一起。因为他太像袁世凯了。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句话用在袁世凯身上最为恰当,对袁世凯有兴趣的不妨看看,当然这里不是为他翻案,但他确实是三十年更事之才,三千年来未有之会,可以成第一流人,而卒败群小之手。

回到之前的那一幕。

孙淳怎么表现的呢?

在跪拜时,光绪、瞿鸿禨都唯唯诺诺在地上,袁世凯也是,但袁世凯的随着慈禧的脚步走的,并不是一味服从,从这个小细节就能看出袁世凯的机变,我不知道这是导演想到的还是孙淳自己想到的,事后这一段我看了很多遍,每次都很折服。在跪拜时,光绪、瞿鸿禨都唯唯诺诺在地上,袁世凯也是,但袁世凯的随着慈禧的脚步走的,并不是一味服从,从这个小细节就能看出袁世凯的机变,我不知道这是导演想到的还是孙淳自己想到的,事后这一段我看了很多遍,每次都很折服。

注意,当送李鸿章信过来的时候,光绪和瞿鸿禨是面无表情的(我真的没有在黑李光洁……),袁世凯明显皱了一下眉头,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对他已经掌握了局面却被打断的不满,另一方面也看此人机警、时刻关注新事端,更何况之后在旁边都还在观望时,他头扭了回来,默默沉思了。

而在慈禧表现出极大哀痛时,孙淳的表现依旧是极为有韵味,袁世凯本就是个喜欢多想的人,这时候谁知道他心里头在想什么呢?或许只有袁世凯知道吧?说不定孙淳也知道?而在慈禧表现出极大哀痛时,孙淳的表现依旧是极为有韵味,袁世凯本就是个喜欢多想的人,这时候谁知道他心里头在想什么呢?或许只有袁世凯知道吧?说不定孙淳也知道?

连光绪都不敢喊“停”,袁世凯当机立断,这段我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或许是盛和煜创作的,但更多是编剧的功劳,虽然可圈可点,但不如刚才的细节有表现力。连光绪都不敢喊“停”,袁世凯当机立断,这段我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或许是盛和煜创作的,但更多是编剧的功劳,虽然可圈可点,但不如刚才的细节有表现力。

再看慈禧之后宣袁世凯上车时他的表情变化。

疑惑、不解、询问,到得知李鸿章过世时的惊诧(这一段放了慢镜头,颇有电影的韵味),孙淳的眼睛立刻红了,再到最后的痛哭,我相信这里的痛哭是有真感情的,因为孙淳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知遇之恩,他袁世凯不可能不懂。

说到孙淳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场戏,则是52集时终于劝得清帝逊位后的飞鹤舞步,一个老人,步履轻松,自由自在,内心的束缚由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恰似《太阳照常升起》里头周韵的“白云一去不复返”,劲道实足。(这一段还是推荐看视频,截图失味。)

——————————

【暂完】

顺便推荐一下出品《走向共和》的公司:响巢国际,微信号是nesound,出品过《雍正王朝》、《乾隆王朝》、《走向共和》、《军人机密》、《恰同学少年》、《八千湘女上天山》、《孔子春秋》等。是 要我帮忙宣传的╮(╯▽╰)╭

【方十一的回答(17票)】:

在下历史盲,所以历史什么的就不提了。

我大概初中时买碟回来看的,看了个开头就被镇住了。

李鸿章吃饭一段,干净利落地把背景和角色性格给切了出来展示给你看,几句台词写得滴水不漏,加点小讽刺,演员演得又好,气氛营造又好,立即入戏。至今印象都极为深刻。

就片子的剧情,台词,剧情表现,我认为必须值得一看……

分析剧情、历史、手法,自有大神,其实我是来送福利的——据说目前主流网站的版本或多或少有删节,虽然不知是真是假,还是奉上A站地址。

【顾厄页的回答(6票)】:

不请自来。

这部电视剧是大学老师推荐的(在之前的回答中我提到过,我向来是厌恶大学课堂教育的,自始至终只喜欢过两位老师,这个近代史老师是其一,和我也算是忘年之交)。

首先先说一个观点,永远不要试图从影视作品中获取历史真相,真正的历史是非常复杂的,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个观点我也是深深赞同的。就像崔永元编《我的抗战》时说的,不求能够获取历史真相,但是相信后代总有一天会出版一本关于这八年历史一个相对公正客观的评价的书(永远不要追去绝对客观公正),到时候书中提到这段引用自崔永元《我的抗战》,这就够了。

历史相关的作品向来是做不到对每个历史人物都保持不掺杂任何私人感情的描述(这点司马迁都做不到),私以为,在相对真实的历史背景上夹杂半点私人感情的影视作品才是好作品。

这部电视剧给我的最大印象是对历史人物的刻画是非常传神的,举个例子,戊戌变法那段,光绪皇帝召康有为与满朝文武商量变法之事:

光绪帝首先发表讲话:今日朝会,特旨召见康有为,与众城共商,维新变法之事,今日朝堂之上,没有官职大小之分,没有 品秩高低之别,你们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完之后,看看诸位大臣的反应:

荣禄大臣摸摸鼻子:

徐师傅叹了口气:徐师傅叹了口气:

皇帝做到这份上,光绪也只能表示略尴尬:皇帝做到这份上,光绪也只能表示略尴尬:

接下来,康有为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过程中这个徐师傅不住地咳嗽,刚毅也是不是地用手帕遮下脸。接下来,康有为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过程中这个徐师傅不住地咳嗽,刚毅也是不是地用手帕遮下脸。

这两位大臣不住地反对康有为,认为万事皆祖宗之法,康有为眼看再这样下去,遭到诸般阻扰,那么变法无望。接下来,高潮来了:

康有为先大义凛然一番:“皇上,并非微臣狂妄,自古以来,必有忧国之心,然后可以言变法;必知国之危亡,然后可以言变法;必知国之弱

走向共和评论

,由于守旧,必深信变法可以至强,然后可以言变法。故变法者,首在变人啦。日本天皇变法,祛除幕府番侯;俄彼得大帝变法,诛杀近卫大臣。”

说道此处,徐师傅咳嗽加剧,康有为看了一眼,纵然心有余悸:说道此处,徐师傅咳嗽加剧,康有为看了一眼,纵然心有余悸:

还是继续他的言词:“所以这些非常手段,都是为了变法啊!变法难啦皇上。”说道此处又看下四周大臣:还是继续他的言词:“所以这些非常手段,都是为了变法啊!变法难啦皇上。”说道此处又看下四周大臣:

有拦路之虎啊!有拦路之虎啊!

气氛更加紧张了,荣禄大人紧握椅子支脚气氛更加紧张了,荣禄大人紧握椅子支脚

“皇上,皇上”,康有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皇上,皇上”,康有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臣冒死陈奏,杀几个一二品的大臣,这法就变了,皇上。”“臣冒死陈奏,杀几个一二品的大臣,这法就变了,皇上。”

满朝文武,连光绪帝在外,闻之色变:

完。

这时候,震惊的不仅仅是剧中人物了,连同在内的还有剧外的我。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杀几个一二品的大臣就完事了,用今天的话来说可以知道康这个人多么图样了。

谢谢观看。

【知乎用户的回答(5票)】:

为了表示对这部剧的重视,我特意买了DVD来看。

一字一句认真的看。

至今仍然记得前几集的任何一个剧情包括表情,台词大概。

没日没夜看了几集之后,到了其中一个情节,我是无论如何怎么都看不下去。

就是李鸿章打算开枪自杀要小丫头扣动扳机那一集。再也再也看不下去了。

可能真的当时大清朝再坚持一会日本撑不下了就反败为胜了。

李鸿章那么精明的一个人,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

人最怕的就是被冤枉。明明是没有做过的事,明明是清白的一个人,却被一口咬定“你还不承认!”

至此就再没看过走向共和了,一看到那些碟我就痛心疾首。

【知乎用户的回答(5票)】:

A站

走向共和未删剪版68集

【凌霄的回答(3票)】:

这部剧从头至尾看了两遍,虽然也有瑕疵,但在同类历史剧中绝对属于上乘之作,值得一看。《走向共和》演绎了世纪之交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在中华大地上演的一幕幕历史悲剧,剧中对那些影响时局主要人物(李鸿章,慈禧,袁世凯,孙文,康梁等)的刻画基本做到了客观,不吹不黑。虽然不能把它当成真正的历史去信奉,但对于想了解那一段历史的人来说,还是值得一观的。

【DukeSean的回答(3票)】:

只说一个角色,慈禧。

在《走向共和》之前,很多演员演过慈禧,最出名的莫过《火烧圆明园》和《大太监李莲英》里的刘晓庆。哪怕当年我还小,也觉得刘晓庆演的不对,至于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

直到我工作多年,经历了太多人事沉浮,才慢慢明白政治人物大体应该是什么样子。象刘晓庆这么嚣张跋扈的慈禧,不知道能不能活到咸丰死之前。

而看到吕中在《走向共和》里对慈禧的演绎,我大惊且大喜,对啦对啦,这才是慈禧啊!这个阴郁、说话做事慢慢吞吞、大气却又小心眼、深谙权术奥妙、轻描淡写面对群臣却又机心百变的老太婆才是慈禧啊!

可见大部分编剧、导演、演员都根本不懂政治和政治人物,而张黎导演,以及包括这部戏里的很多演员,都深刻地理解政治和政治人物。

【流放疯的回答(2票)】:

和《亮剑》评价高的原因是一样的。《亮剑》里的鬼子和国民党不再是脸谱化的傻X,恶魔了。

终于能像一个正常的人类了。

《走向共和》也是的,里面的角色非常像“人”

编剧和导演的立场很模糊,让观众当一个旁观者就好了,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至于怎么评价这些历史人物,随他们去吧,观众自己会有一个认识。

【杨俊安的回答(1票)】:

因为中国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追根溯源还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不真实的历史怎样又不是历史虚无主义,正视历史才有非异化的现实。此剧比较客观。

【江燊煜的回答(1票)】:

这部电视剧我是大概高二的时候看的,当时看的是我爸从亲戚那借来的38集碟。看了第一集后,那个学期每月回一趟家唯一的期盼就是往下接着看上七八集。

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李鸿章这个角色,颠覆了初中历史课本上给我留下的“卖国贼”的印象。

第二个就是孙中山,他求见李鸿章,剪辫子,到美国筹钱等情节仍有很深的印象,还有一段他赞美女人的台词,写得很美,当时还抄了下来。

剧中还有很多角色都演得很好,个性非常鲜明。不过关于这段历史,我当时很茫然,所以看这部剧时很多剧情充当的是填补,而不是求证的作用。

这部剧非常推荐,它帮我把历史书,小说,电视剧,电影上的关于那段历史的人物和事件紧密串联起来,给我一个完整的印象,让我对那段历史的国家,社会和人物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清末民国初这段历史感兴趣的非常推荐。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居然还有人记得这部剧。那还是很多年前我很小的时候央视播放的,对于央视居然放了那么一部敏感的剧,我至今无法理解。(央视还放过另外的一些神剧,像讲民族资本主义艰辛发展的《大染坊》,宣扬民族自强精神的《汉武大帝》,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我还会看央视的幼小年岁里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其他的剧情都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有一个镜头我还记得,那应该是广州起义前的一段戏,即将赴义的十几个志士,一起围着一面共和旗帜,轻声呼喊,共和共和,然后相视而笑,就像即将赢得他们念的那两个字一样。

他们当中有穿着满清官服的官僚,有穿短打的劳工,有西装者……

那个场面带给我的震撼和洗礼,我永远不会忘记。

什么是共和,体会一下那个镜头,就明白了。

我应该感谢这部剧,它改变了我对共和这个词的重量的认识。共和没有意识形态,但共和可以容纳一切。我信仰共和胜过信仰自由。

我们不要皇帝,不要特权,不要光荣伟大,不要阶级斗争,中国不亡,共和永生。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抛开历史不说,这部戏里面主角配角都是神演技啊,个个都是老戏骨在飙戏,连个李莲英都刻画的入木三分,至今无人能敌(那个演员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叫什么)

【RioLee的回答(1票)】:

记得是02年左右看这部电视剧的。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的条款上寸土必争的态度。和辛丑条约(貌似是)上签字的时候和旁边的亲王说:这个字签下去就成了卖国贼,你还年轻,就不要签了,让我来签。从那以后就对李鸿章的看法从教科书上的汉奸卖国贼改变过来了。

【吴湘的回答(2票)】:

比较怕看"历史正剧", 这部也一样。历史最后成为了某些人宣泄的工具,看的人还以为是真的历史。

既然有人指出我的回答有无效的危险, 虽然不知道有效无效的标准是什么, 那么还是多说两句. 我觉得这部电视剧受追捧的原因是编导用"正剧"的招牌把一群长期在屏幕中的反派人物塑造成了正面形象, 同时也把一些过去的正派形象塑造成了小丑.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不光用艺术手法, 各种现代小资喜爱的台词, 还不惜编造史实. 过去的反派正派描写固然是脸谱化, 编导如今的做法和过去也没什么大不同. 不过符合了很多人的心理, 也提供了新鲜口味, 所以受到追捧. 相信这类东西多了, 大家也会有腻的时候.

具体史实上的问题, 当年姜鸣写过两篇文章指出了里面的硬伤. 姜鸣是"龙旗飘扬的舰队"的作者.

【杨帆的回答(0票)】:

最近正在看,个人认为非常非常值得看首先,对于近代中国,那些人那些事,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段不一样的历史。其次,里面人物个个演得栩栩如生,不得不赞那还有,一些值得耐人寻味的细节,细思之后,让人拍案叫绝有机会再上细节

【孙疼灰的回答(0票)】:

看完这部剧。我成了李鸿章脑残粉。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值得。但仍算不得精品电视剧,道具场景显得粗糙廉价。

【金太阳的回答(0票)】:

看了两遍,记忆最深的两段,庆亲王到袁世凯府上寻欢作乐,背景音乐为大清国歌。

瞿鸿机对弟子说的贪污论。

【Aysch的回答(0票)】:

很认真的看过,很好的一部剧

原文地址:

走向共和评论

3.政治预见性

(1)戊戌变法

第15集中,光绪帝与慈禧有一段对话,这段对话看起来没有气壮山河的架势,但是标志了戊戌变法的开始,因为光绪帝捋顺了和慈禧的关系。这时候李鸿章和张之洞的作为成了看点。第15集中,康有为成立强学会,李鸿章派人捐银3000两,虽然被拒。第19集中,李鸿章面见慈禧,要求出国考察,慈禧同意。第15-16集中,梁启超拜会张之洞,张之洞推却了强学会会长职务,捐银500两。梁启超走后,张之洞表示:未雨绸缪,开始写书。第21集中,袁世凯觐见慈禧,慈禧提到了该书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东南互保议案

第25-26集中,庚子国难前,当慈禧和群臣正在朝堂上慷慨激昂时,李鸿章就和张之洞确定了《东南互保议案》,并不忘派遣辜鸿铭来给《东南互保议案》上了政治保险。

这里还要说一下荣禄。第16集中,戊戌变法尚未开始,荣禄就预言孙中山先生将来对清廷会有最大危害,14年后,一语成谶。

政治预见性是从政人员特别是高层人员一项很高的素质要求,当然这对于我来说很遥远,这里只作为电视剧的心得体会简单说一下。

五.戊戌变法

很多学者都在研究“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两者的开展背景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但结果确是大相径庭。研究成果已经很多,我这里不自量力,根据极为有限的库存加上网上搜索,讲讲我的观点。

1.光绪帝

第14集中,康有为带领举子们在都察院门口请愿,将2本书转呈光绪帝,《俄彼得变政记》和《日本变政考》。对于明治天皇,我基本上是一无所知,而对于彼得大帝略知一二,在这里就比较一下彼得大帝和光绪帝。

1682年,沙皇费奥多尔驾崩,无子嗣,于是其兄弟被列为考虑对像。伊凡16岁,病弱低能;彼得10岁,聪明健康。经过反复斟酌,全俄缙绅会议确认伊凡为第一沙皇,彼得为第二沙皇,姐姐索菲亚摄政。不久索菲亚发动政变,攫取了实际权力,彼得在母亲纳雷什金娜太后的保护下逃到莫斯科郊外的欧洲人聚居区生活。在欧洲人的熏陶下,彼得激发了对欧洲和海洋的向往。与此同时,彼得对军事的着迷日益凸显。彼得自学了毛瑟枪和大炮的使用,组建小规模军队并进行了军事演习。1689年,索菲亚为了长久掌权,再次发动政变,计划灭掉彼得,没想到军队调转枪头废了索菲亚,于是彼得亲政。1689至1725年间,彼得全面推进了俄国的改革。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出访荷兰、英国、普鲁士等国,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欧洲之行后,彼得在俄国建立了现代化海军,同时颁布法令,规定不得蓄胡须,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1707年,彼得在波尔塔瓦打败瑞典军队,吞并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的领土,打通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可以看出,早年的经历影响了彼得的改革。

再看光绪帝,4岁继位,从此开始了被慈禧控制的帝王生涯。电视剧中,翁同龢是光绪帝的老师,但实际上只教了光绪帝《孝经》,当然这是慈禧授意的。明宣宗朱瞻基有一次祭奠祖先陵墓,经过郊区,视察了农业生产情况,询问了农夫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并将此事写成日志,作为文件下发给帝国的官员。光绪帝是否对国家的生产生活有过如此深入的了解?到现在为止看到的资料中没有提过。不要说国家大事,就是日常小事,光绪帝也很难探究真相。据翁同龢日志记载,光绪帝周围的太监为了贪污,谎报鸡蛋价格,使得光绪帝终生没有弄清楚鸡蛋的市场价格。光绪帝希望向列强学习变法图强,但没有对列强有过任何形式的调研,仅有的一点认识是从康有为写的书上看到的。与之形成截然对比的是,彼得仅仅为了学习造船技术,就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乔装改扮成学徒,进入造船厂学了4个多月。空闲时彼得参观手工工场、博物馆,拜会学者、科学家,并邀请他们前往俄国工作。

作为改革的领导者,彼得和光绪帝所需具备的阅历已经显示出很大的差距,同时,彼得和光绪帝都希望学习先进知识和观念,但他们为之付出的努力,真是天壤之别!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权力的控制。1698年,彼得在欧洲考察,国内近卫军发动叛乱,彼得回国时,叛乱已被平定。于是彼得下令在红场将叛军处以极刑,画家苏里科夫的名画《近卫军临行的早晨》反映的就是这一史实。1898年9月20日,伊藤博文觐见光绪帝,慈禧旁听。伊藤博文很快发现,和他说话的光绪帝并不是大清国真正的主人,旁边那位沉默不语的才是,于是匆匆结束了中国之旅。

2.康有为

中国古代的改革失败多、成功少,但是很多改革家一直为我们所称道。这里想用2位著名的改革家同康有为进行比较,“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他们是张居正和王安石。

(1)才学。张居正:12岁中秀才,15岁中举人(乡试),22岁中进士。康有为:30岁第4次乡试落榜。

(2)履历。张居正:1547年入选翰林院庶吉士,1564年为裕王侍讲侍读,1567年入阁,1572年成为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25年时间洞悉明朝的内忧外患,建立广泛人脉,积累行政经验。康有为:1882年接触西方政治观点,1888年、1895年、1897年3次上书要求变法,熟知的只有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3)政治素养。张居正如翰林院不久,内阁大臣首辅严嵩、次辅徐阶相互倾轧,当时很多官员都为处理和这两位的关系头疼,而张居正大大方方地和严嵩、徐阶礼尚往来,处理公务,结果两人都很器重张居正。戊戌变法总共103天,朝堂中分为了帝党和后党,可见变法未深入推进,先进行了人事纷争。

(4)人品。王安石的品行无论朋友还是敌人都非常钦佩,包括政敌司马光,王安石是古代中国唯一不坐轿、不纳妾、无遗产的宰相。康有为一生到过很多地方,这一路是嫖娼的一路,纳妾的一路。在上海,因为欠嫖资被堵在船上;年过60娶18岁六姨太,遭家人集体反对。康有为总嫌权力小,强烈建议光绪帝开懋勤殿。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都是建立自己的秘书班子,绕过内阁直接并且快速地执行自己的意志,雍正朝之后军机处成了内阁。康有为这么做,当然是希望自己领衔这个秘书班子,这样就拥有了更多的权力,以致于恭亲王临终前劝告光绪帝警惕康有为。这里当然并不是说做官一定要成为道德完人,因为纯粹的道德楷模在政治上是不会有太大作为的,比如北宋的包拯、明朝的海瑞、清朝的于成龙。但是在朝堂之上,有一类人被称作“清流”,他们用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人和事,稍不达标立即长时间、高密度地进行炮轰。第45集中,杨士琦拜会吴毓鼎,吴毓鼎家中挂着一副对联:凛然正气,道德文章,这副对联反映的就是清流们追求的境界。同时,清流们坚信:文死谏,武死战。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道光帝日益消沉,倚重投降派穆彰阿,军机大臣王鼎多次力谏无效。于是王鼎怀揣规劝道光帝的奏章在圆明园上吊自杀,“尸谏回天听”。可以想像,对于康有为这样的人会被炮轰到什么地步。推行变法,有损旧势力的利益,本来阻力就大,加上清流们日夜不休的“择吧”(zhái ba,青岛话,意思是“挑毛病”),怎么可能安安生生地将变法顺利推行?

以上就是我对推行变法的这2块料的认识,虽然不能说是废品吧,但说是次品是没问题的。很多事不用做看开头就行了,变法能坚持103天,真是抬举这2位了。

走向共和评论

央视当初筹备拍摄这部剧准备工作 重视程度 应该是以四大名著为标准的 而民间和学界也素有‘民国演义’一说,可见这段历史不仅具有真实现实意义 其传奇色彩也足与古典名著媲美 无论导演 剧本 选角 都是大工程 就算审查部门 也有对那段风云历史敬畏着迷的人在 不少老同志出于对祖先前辈历史的尊重 超越了体制政策等 不希自毁放弃某些东西 完全以史诗为大 一切资源服务于其成就经典的态度 这点从经典名著电视剧 老版四大名著 大都有国家集体行政背景和那个年代拍摄就可以看出 老版水浒片尾曲甚至是‘第一夫人’唱的 相反现在那些翻拍过家家溜须拍马媚上辱下剧 大都私化为主 明显在宝贵名著文化财富这一块 某党也是不敢打马虎眼的 不敢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