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论文致谢

篇一:毕业设计总结与致谢

结论

本科毕业设计历时两个半月,在这两个半月中,我能按照预期进度安排,按时按量的完成设计任务。设计初期,我复习了《结构力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等知识,查阅了《钢结构设计规范》、《荷载规范》等规范。在设计中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设计后期,主要进行建施、结施图的绘制。设计期间得到了建筑工程学院诸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毕业设计,我复习了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体会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思想。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工程师,应该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本着建筑以人为本的思想,力求做到安全、经济、实用、耐久、美观;设计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建筑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各个工种的协调和合作,特别是结构和建筑的交流,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协调。这就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抓住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矛盾,同时也要考虑一些细节问题。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规范是设计的航标,必须多思考、多体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对规范的学习和理解,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错误。

相互学习,注重交流。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必须勤学好问,努力发挥集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挖掘团队的潜力,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工程实践上,必须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毕业设计中,我为能用上四年所学而欣慰,同时我深深的感觉到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专业课学习时,老是感觉所学知识与实际相差太远。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使自己对一些专业课的学习有所放松,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含义。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忽略了夯实基础。“万丈高楼从地起”,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非常重要的阶段,我初步掌握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方法、步骤。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在此再次感谢在毕业设计中指导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

谢辞

本设计的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和辅导老师。他们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平易近人,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中,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也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让我受益菲浅。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给予我精心的指导与帮助,为我们的设计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西南石油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他们教授与帮助,使我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圆满完成了学业,在此我深深地表示敬意和由衷的感激之情。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给我以支持和帮助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篇二:施工组织论文+参考文献+致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某办公楼施工项目管理管理实施规划

学 校:武汉科技大学

专 业:土木工程

姓 名:马维伟

指导老师:

完成设计时间: 2015年3月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1

1.1 综合说明 …………………………………………………………1

1.2 设计概况 …………………………………………………………1

1.3 地质及环境条件 …………………………………………………2

第二章 施工项目经理部及组织机构设置………………………………4

2.1 施工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的选择……………………………4

2.2 组织机构系统图………………………………………………4

2.3 施工项目经理主要管理人员配备及工作职责 ……………5

2.4 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总流程……………………………………5

2.5 施工项目经理部工作分解和责任矩阵 ……………………6

第三章 施工方案……………………………………………………………8

3.1 指导思想 …………………………………………………………8

3.2 施工段的划分与施工流向的确定 ……………………………8

3.3 土方工程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9

3.4 主体工程及装饰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9

3.5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9

第四章 工程项目进度安排及保证措施 ……………………………15

4.1 进度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5

4.2 施工网络图进度计划……………………………………………15

4.3 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及保证措施……………………………15

土木工程论文致谢

五章 施工平面图的布置 …………………………………………16

5.1 施工平面图的布置原则 ……………………………………16

5.2 施工机械及临时设施数量及面积的确定 …………………16

5.3 施工平面图的绘制……………………………………………16

第六章 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17

6.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17

6.2 质量管理组织体系………………………………………………17

6.3 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实施措施………………………………17 参考文献 ………………………………………………………………………31 致 谢 ………………………………………………………………………32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综合说明

工程名称:XX省XXXX办公楼兼单身职工宿舍。

建设地点:XX市XX路。

建筑面积:6121m2

结构类型:砖混结构(门厅部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

建筑层数:地上5层,局部6层(附楼带半地下室)

定额工期:7个月。

开工时间:2015年4月1日。

竣工时间:2015年10月30日。

投标保证质量:工程质量按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进行检验评定,确保达到市优良等级。

安全指标:杜绝重大伤亡和火灾事故,年工伤轻伤频率控制在24?以内。按国家颁布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执行。

文明施工指标:达到“标化工地”要求,让业主满意。

1.2设计概况

1.2.1建筑设计概况

(1)本工程为办工楼(兼单身职工宿舍),最高标高22.45m,平面为“L”型。

(2)建筑各部位装修:

1)室内地面:采用水磨石地面,室内抹灰为石灰砂浆打底,纸筋灰罩面并喷白。

2)室外装修:采用干粘石

3)屋面:炉渣保温层,二毡三油防水层上铺绿豆砂。

4)散水:无筋混凝土一次抹光。

5)门窗:主要采用夹板门、铝合金窗。

6)设备安装及水、暖、电工程配合土建施工

1.2.2结构概况

(1)基本结构概况:

承重结构除门厅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外,其余皆采用砖混结构,实体砖墙承重,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大梁以及楼梯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2)抗震要求:

为满足抗震要求,每个楼层设置圈梁一道,在外墙内每隔十米左右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抗震构造柱。

1.3地质及环境条件

(1)地质条件:根据勘测报告土壤为1级大孔性黄土,天然基地承载力为15T/㎡,地下水位在地表下6—7m,地表耕土层厚0.5m 。

(2)现场环境:建筑场地南侧及北侧均有已建成建筑物,西侧为菜地,以砖墙为界。东侧为六合路,距道沿3m内的人行道不得占用,沿街树木不得损伤。人行道一侧上面尚有高压输电线及电话线通过(附总平面图)

(3)气象条件:施工期在夏、秋二季,主要风向:偏东。雨季为9、10两个月。

(4)施工工期要求:本工程基础部分(前楼±0.00以下,附楼地下室-2.350以下)已完工。要求于4月1日开工,10月30日竣工。限定总工期为7个月。

(5)施工技术经济条件:

施工任务由桂林市某建筑公司承担,该公司针对本工程组建项目经理部,由其下属的施工队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该队有瓦工20人,木工16人,钢筋工12人,混凝土工6人,以及其他辅助工种工人(如油漆工、玻璃工、柏油工、机工、电工及普工等)共计140人,根据施工需要有部分民工协助工作(如混凝土可配20—30名民工)。装修阶段可以从其他施工队调入抹灰工,但抹灰工不超过40人。

施工中需用的电、水均从城市供电供水网中接引。建筑材料及预制构件均用汽车运人工地。空心楼板等由桂林市半坡村预制厂制作(运距15公里),木门由市木材加工厂制作(运距7公里)。

大型临建工程中除搅拌棚、钢筋棚、木工棚、沥青熬制场需要设置外,办公及其它生活用房可利用已建成的家属宿舍楼,工人宿舍虽无需设置,但工地食堂及锅炉房仍应设置。

篇三: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

结束语:

经过几个月的辛劳,毕业设计终于接近尾声。通过这几个月计算,我们把所学的知识有条理的梳理了一遍,对我们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虽然花了很多时间来做,也改了很多遍,但还是感觉自己做的还是不尽完美,很多细节都没考虑完全,思路不够严谨。很多理论细节经不起推敲,感觉自己的知识面还是不够,特别是对规范的熟悉度很差,还得继续努力。

关于这次设计,我总结了两条经验:

第一、做结构的时候必须先理清思路,对结构的传力途径有较清晰的理解,从而选定截面尺寸,使截面和配筋达到较合理的程度。

第二、要熟悉掌握计算机相关软件的操作,有时候借助如Excel,mathematic等软件会帮助我们省下许多时间。

第三、绘制图纸时要先自己理清钢筋是怎么排布的,图纸表达要清晰,让人能了解钢筋的施工方法。

致谢:

本毕业设计是在邹元铸老师的无私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设计的过程中,邹元铸对我们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他的这种态度和精神为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动力,指明了方向。在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邹元铸老师表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149

参考文献

[1] GB/T 50103-2001,《总图制图标准》[S].

[2] 刑高贤.新世纪住宅的设计发展方向.《山西建筑》,2007年,第33卷(第六期):54-55.

[3]李必瑜.《房屋建筑学》.2000年第一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5] GB/T 50105—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S].

[6]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7] GB 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8]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9] 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10]李爱群 高震世.《工程结构抗震设计》.2005年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1]高大钊.《土力学与基础工程》.1998年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2]叶列平.《混凝土结构》.赵作周 樊健生.2006年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