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教学设计

篇一:电磁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四节“电磁铁”教案

【教材分析】

进行演示实验说明,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新教材中将之改为学生探究实验,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加深理解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形成“ 不盲从于书本. 一切从实践出发”的习惯,真正体会到电和磁是有关系的.旧教材在处理电磁铁的知识时虽然也采取学生实验的方法,但是,旧教材对室验现象作了说明,容易使学生形成“死读书”“死记被背”的习惯,而新教材并不给出实验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来,比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学生分析】

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好,性格开朗,敢于大胆发表见解,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中,可大胆放手让同学们去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树立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组织学生制作电磁铁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教学器材】

蓄电池一个(6V),大铁钉两枚,大钢钉一枚,铝筒一个,漆包线(1m和1.2m各一根),小刀一把,电流表一只,回形针适量,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 ,导线若干。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 从生活走入物理

1、观看录像:电磁起重机工作现场。

2、同学们是不是要问这个没有钩子的东西,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其实它一点都不神奇,它就一个电磁铁而已,我们现在就来制作一个电磁铁。

二、比赛制作电磁铁

利用发给的器材,各组比赛制作电磁铁,限时三分钟。(提醒学生用小刀将两头的绝缘漆刮掉)

师:巡视指导。

三、 “创新学科室紧急通知”

各研究小组:

现下达一个紧急研究任务。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各组

板面形式展示。优秀小组将由张本文老师亲自授予“本文奖章”!

实验中学创新学科室

2006.5.11

四、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1、问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

师:“电磁铁能吸住多重的东西”,也就是电磁铁的磁性大小。那么,电磁铁的磁性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各个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把你们的观点告诉大家。

请学生说出自己小组的猜想,加以肯定鼓励。本节课主要探究电流和匝数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有时间的话,同学们可以探究其它因素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电流、匝数都可能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各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在探究匝数对电磁铁的磁性影响时,应如何排除电流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2)分别设计出探究电流和匝数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实验电路图。

(3)采取何种步骤?(简要说明)

(4)用什么方法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用吸引铁屑的多少,或吸引回形针、大头针、图钉的多少。)

学生:组织同学们交流,评价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自己设计表格,得出结论。(要学会合作,及时断开开关,思路清晰,分工明确)

五、交流和评价

“ 跳出探究看探究,跳出实验看实验” 1、实验中遇到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 2、实验中有没有新的发现?

3、你还能提出怎样的研究课题?

六、从物理走向社会

再看电磁铁的应用的图片和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视频。

七、自我检测:

1、电磁铁与磁铁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主要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 _。

4、(判断说明)王永自制了两个电磁铁,在同样的两个铁钉上分别绕了40匝和80匝,王永认为80匝的磁性一定比40匝的强。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说明理由!

八、自我反思:

1、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对自己哪里最满意?

3、你认为还有哪些部分明白的不够透彻?

九、布置作业

课下完成“动手动脑”和“新课堂”上的题目。

反思设计思想:

“电磁铁”这一节,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了“制作──猜想──探究──交流──一评价”的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观察习惯。

(1)学会选择,自主的起点

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使他们探究更加主动、彻底。特意将大铁钉、大钢钉、铝筒等放在一起,让好奇的学生去思考探索“插入不同种类的物体会有什么不同?”这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是很有神益的。

(2)学会怀疑,创新的开始

“书上说的都是对的吗?”这还仅仅是一种怀疑;“听来的容易忘,看来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这已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继承;“滑动变阻器是不是电磁铁?”“它会不会采用特殊绕法,使磁性正好抵消,所以它对外不显磁性”。这的确就是一种创新,一种观念、视野、意识的创新。

(3)学会合作,进步的阶梯

给学生铺垫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学会评价、学会合作。

(4)学会观察,成长的保证

渗透STS教育,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为了达到此目的,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电磁铁工作的场面和磁悬浮列车的视频,让学生体验物理无处不在,物理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

篇二:小学科学《电磁铁》教案

小学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

篇三:案例:《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txt">一、教学内容:《制作电磁铁》

二、学情分析:

《制作电磁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版的六年级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的第 五课。涵盖的内容是初步认识电磁铁、制作、知道电磁铁是怎样工作的。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电初步的知识,学生在已有电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学习电磁铁这一新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是没有困难的;再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磁现象(磁石能吸引钢铁一类物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加上,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让在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设想、教法和学法:

1、 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课始终以探究和操作为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完善各个探究环节,辅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指导学生改正实验操作中做得不当的地方,让学生正确地完成整个电磁铁的制作活动。此外,要大胆地放,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实验验证,这不但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乐于合作的科学习惯,而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会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从而让学生亲历探究实践活动,形成多方面的知识。

2、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尝试成员之间的交往合作,学会倾听、质疑,相互接纳,通过分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拓展探究的知识经验,纠正本组成员在操作中的误差,并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理解别人的想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一堂课的探究效率。

2.亲历探究制作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能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大胆设计,实际动手操作,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一个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

四、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积极参与探究科学的情趣。

2、 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等探究学习的实践能力。 3、会制作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构造;懂得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4、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自制电磁铁和认识电磁铁的构造,

难点:是在实验探究中自主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大铁钉、漆包线(80厘米或电源花线)、电源、大头针若干、导线、开关、

指南针。

2. 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开关、指南针、磁铁、小猫钓鱼钓具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这一课里我先演示一个“小猫钓鱼”的游戏,大家想不想看?

活动一:演示“小猫钓鱼”。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小猫钓鱼钓具(一手拿着钓竿,一手藏着开关,对着放有小纸鱼的水槽行钓)。教师的演示要尽量达到让学生感到惊讶——怎么让鱼儿上钩,它就上钩?真是“神奇”!越做得神秘,效果就越好。

2、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拥有一根这样的钓竿?我们这节课就来制作这样的钓竿。(板书)《制作电磁铁》

3、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渗透观察、思维能力的训练。

4、教学方法:激趣导入,点燃热情,引发思维。

(课前教师准备自制教具“小猫钓鱼钓具”,为上课准备一些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举兴趣,就避免了“讲实验”的现象。)

活动二:模仿奥斯特的发现

谈话: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吗?这根钓竿——电磁铁可有来历了,它是一个科学家在1820年的一天发现的。

1、1820年, 奥斯特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无意中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

2、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请你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也来做一下这个实验呢?

3、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依据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 提示学生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然后接通电流,观察通电时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4、 学生小组活动。

5、提问:

(1)、 你们有什么发现?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

(2)、现在你们认为奥斯特的猜想是什么?

(电流可以产生磁。那通电导线可以吸引铁。)

注意:实验前,让学生先制定好实验计划,再进行实验。

6、 设计意图:体验科学家们善于发现的灵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初步感知电磁铁。

方法策略:

在制作计划和操作实验时,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点拨。在做完实验填写现象时,学生应大致知道:(小灯泡亮时,是通了电源,用导线接近指南针,指南针就会发生偏转。)奥

斯特的猜想可能是:(通电的导线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会不会象磁铁一样的力,不然磁针怎么会发生偏转???)任由学生猜想。

活动三、:指导制作电磁铁

1、鼓励学生按照课本的方法,用提供的材料大胆地制作。(学生阅读课本制作铁钉电磁铁的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查看,必要时,适当点拨、)

2.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制作要领。

(1)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2)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

(3)两头要留有适当的引线。

3.学生动手制作铁钉电磁铁。

接着引导认识电磁铁的结构,他由哪几部分构成?(铁芯、线圈两部分)

4、 要求学生用自制的电磁铁接触大头针,探究电磁铁的奥秘所在,并做好观察记录。

第( 3 )小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观察记录表

这个实验操作虽然简单,学生从现象中获取发现也有一定的难,描述这一发现可能欠准确或欠完整。教师(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电磁铁教学设计)在肯定的基础上补充准确。

小结:电磁铁接通电源有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失。这就是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5、让学生享受成制作成功的喜悦

(二)、总结实验过程、写出自己的发现

1、我们这一节课制作和研究了电磁铁,请认真回顾一下我们的实验过程,想想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接通电源的导线会产生磁)

2、学生独立整理,写出自己的发现。(电磁铁接通电源有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失。)

3、学生汇报整理的情况,师生共同进行条理化的总结。

(三) 、布置作业,提出质疑。

1、 教师拿出一条大纸鱼,用学生自制的电磁铁试“钓”,反复几次(一切操作正常)但怎么也不上钩不上, 为什么呢?我们今天的作业就是:怎样才能“钓”起这条“大鱼”? 作业要求:课后,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先制定好探究计划,填写计划卡。

2、设计意图:

在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节课作好铺垫。

八、教学反思:

接下来我对这节课,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先说一说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

(1)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虽然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电和磁的关系较抽象,教学时,还是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先从“小猫钓鱼”的游戏入手,引出奥斯特的伟大发现的故事,让学生体验科学的,紧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科学验证,从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科学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在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科学家伟大发现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现象产生问题,再由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并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不断地充实自己原有的认知,并合理地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在整个活动中,进行适时的指导与提示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朝着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向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3)、教学中教学资源有些是学生从家里取来的,比如:花线、电池等,也有一些是教师自制的,这都起到了丰富教学资源的作用。

当然这节课也仍存在很多不足,比如:

1、三次的活动,用去了很长时间,学生动手时间不够。

2、学生通过实验中,教师引导不好。每一个小组自己观察实验后总结的结论很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