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乡村大治理积分制心得体会

 推行 乡村大治理 积分制 心得 体会

 2020 年 7 月 28 日,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视频会议上,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一些乡镇、村为解决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以及一些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乡村治理难事,引入了积分制,受到基层干部群众欢迎。下一步,我国将在乡村治理中因地制宜推广运用这项举措,促进“小积分”解决“大问题”。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大力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一些地方采用积分制推进乡村治理,便是一种有益探索。

 据了解,目前不少地方在自发探索基础上进行积分制的面上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江苏省 8 个县整县推进乡村治理积分制,103 个乡镇和 1590 个村开展积分制管理;山东省济南市全域推进“积分+扶贫”模式,覆盖 1006 个贫困村;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出台意见,在 5个县(区)62 个乡镇的 180 个行政村推广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

 包产到户后,农村大多实行的是一家一户种植模式,种什么,怎么种,都是村民自己说了算,村组干部对村民的约束能力很弱,一些地方,村组干部要召集群众召开一次完整的村民大会,都要靠发钱或者发物来吸引群众参与。连组织一次完整的村民大会都如此困难,这对乡村治理肯定是很不利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大胆探索以积分管理为主要形式,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身边事入手,将乡村治理重要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民主形成评价办法,对农民群众日常行为进行评价积分,并根据积分结果给予相应激励。

 “小积分”撬动乡村大治理。推行积分制管理,用包括“爱心超市”“道德银行”“积分储蓄站”等,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入手,将乡村重要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村民的表现如何,再也不是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是靠分数,谁的分数高,说明谁就表现得好,谁的分数低,谁的表现就差强人意,这对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撬动乡村大治理,肯定是有事半功倍效果的。

 推行积分制后,变化显而易见,从以前村庄事务“要我参与”到如今“我要参与”,从以前有时“老实人吃亏”到现在“德者有得”,从“任务命令”到“激励引导”……这对走好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其作用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