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荷塘月色导学案

篇一: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

一 级班 语文 学科导学案 姓名小组 第稿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朗读、学生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两课时。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请阅读背景资料,分析作者的心态,结合写作背景略谈自读感受。 本文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清华园,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此时的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

二.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 ( )袅娜 ( ) 踱步( )霎时 ( ) ........

弥望 ()斑驳 ()渺茫 ( ) 点缀( ) ....

2、解释下列词语。

幽僻: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蓊蓊郁郁:_____________________。

踱:_____________________。 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袅娜: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斑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例:______________ 丰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赏四周、回家门

4、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探究案

1、你能说说作者的感情脉络吗?先请在文章中找出写作者内心思绪的语句。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明确:联系背景、文眼、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1)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2)句“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3)句“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4)句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5、朗读全文,把握全文的感情脉络: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

外结构(空间上)

内结构(心理上)

明确:《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是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2、课文的第四段的写景很有特色,你能具体说说吗?(从描绘的对象、写景顺序、用的修辞等角度考虑)

①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月下荷塘)

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叶、花、香、波)

③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

(远→近,上→下,静→动)

④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句子谈。

(层次感、立体感)

⑤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

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这正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高妙写法。

3、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景和第四段的写景有什么不同吗?

①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荷塘月色)

②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原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源网:高一荷塘月色导学案)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

引导学生归纳:

由上到下;由正面到侧面;黑影浓、倩影淡,整个画面疏密相间,浓淡相宜。 ③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

景物素淡、静谧、朦胧、和谐, 整个画面,月朦胧,雾朦胧,有一种朦胧之美。可以看出作者已由“颇不宁静”转变为“暂得宁静”。

4、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明确: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作者苦闷、忧愁、烦躁、困惑,这时候作者想到《西洲曲》和采莲,折射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是时代变化在作者心灵的投影。

5、鉴赏动词: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

3)、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

1)、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2)、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在荷叶上,“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倩影”。“画”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倩影”搭配得很好,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写妻子哄孩子睡觉的情状用“拍”、“哼”,真切地再现了生活,很传神;写“我”的动作用“披”、“带”,熟练轻巧、细心周到。

4)、而“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地升腾,缓缓地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

5)、“洗”承“泻”,“笼”承“浮”,以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朱自清,原名________,字佩弦,号秋实,他的长诗是________,诗集是________,第一本散文集是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如:、 等。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脉脉(mò) 颤动(zhàn) 乘凉(ch?ng)独处(chǔ)的妙处(chù)

B.酣睡(hān)参差(cī) 袅娜(nuó) 蓊蓊郁郁(wěng)

C.点缀(zhuì) 倩影(qiàn) 皱缬(xi?) 梵婀玲(fán)

D.惦着(diàn) 羞涩(sa) 宛然(wǎn) 踱着步(dù)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情态、样子)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是()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

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5.对“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白天的应酬太多,交际太多,夜晚终于可以安闲了,所以就放下心来欣赏荷塘月色。

B.在黑暗笼罩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白天必须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感到很累;只有到了夜晚漫步的时候,才觉得轻松了些。

C.白天在压抑的心情与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终于暂得宽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的人与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

D.白天从事地下工作,必须加倍小心地同周围的敌人周旋,到了晚上才可以放松一下,感到淡淡的喜悦。

6.对文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删去。

B.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

C.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三、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莲花自古以来,一向为我国人民所称颂。历代文人墨客爱莲,称它为“君子花”,推它为知己,颂扬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其实,只是以莲花来标榜自己的超然出世罢了。

篇二:高一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勾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

【学习重点】: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通过听录音或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2、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3、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1896年12月7日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达夫3岁丧父,7岁入私塾启蒙,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1年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夏考入之江大学预科,不及半载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翌年进入杭州蕙兰中学,因对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感到绝望,遂回家闭门苦读。

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1921年 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深刻地表现了受压迫的留日学生的苦闷与彷徨,并塑造了一个性格忧郁和心理变态的青年形象,具有强烈的反旧礼教色彩。对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 1922年7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则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既有表现对旧社会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的抗争与愤激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态的心理描写、悒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意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2、思考:

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二、文本解读

(一)学习第一部分:思考:这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故都的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第二部分:1、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那些景物,它们都是怎样体现

故都秋的特点的?

2、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展开对景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学生学习最后两段,思考: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作者在对比之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如何理解“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好在哪里?

三、请学生标注文中的优美语段,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课堂达标与迁移

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1)—(6)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丁)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

(2 A.南国的秋天。 B.第二句提及的五种景观。C.皇城人海。

D.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3)作者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秋意”指的是什么?表现这“秋意”的景是什么?

答:

(4)作者置身“皇城人海”,却在斗室中“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为什么?

答:

(5)作者为什么说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又为什么说最好还要用秋草作陪衬?

答:

(6)与文中意境最相吻合的诗句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D.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

篇三:荷塘月色导学案

>年级组:一年级 科目:高一语文(必修二)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理清全文结构,掌握本文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2、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能力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法,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意。

2.运用多媒体手段,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画面美。

【教学重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难点】

1.通感手法的运用。

2.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

【教学过程及内容】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江泽民同志为纪念朱自清诞辰一百周年题诗: 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蒋介石叛变,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中国革命转入低潮,朱自清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这种矛盾心情 , 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不少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既不甘心沉沦,又不敢投入革命斗争。《荷塘月色》就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3、知识积累

(1)有关莲的诗文

①周敦颐《爱莲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④《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⑤《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⑥【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2)修辞手法

①比喻:比喻又叫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描绘该事物的修辞格。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比喻可分为: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等甚至不用比喻词。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句: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

母亲啊!你 (本体)是 荷叶(喻体), 我(本体) 是 红莲(喻体)。

天上张著灰色的幔(喻体)。 (「灰色的幔」是喻体。本体是「黑云」,但不写出来。)

②通感:以一种感觉来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法。也叫“移觉”如“风来花底鸟语香”、 “鸟抛软语丸丸落”。

③不食嗟来之食

二、课堂预习

1.正音为加横线的字注音

煤屑(xia) 霎时(shà) 弥望(mí)

蓊蓊郁郁(wěnɡ)羞涩(sa) 酣眠(hān)

踱着(duó) 妖童媛女(yuán) 乍看(zhà)

敛裾(jū)梵婀玲(fàn)鹢首徐回(yì)

2.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 问: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2) 阅读全文,理清全文层次结构 ,归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由此简单概括作者的行踪。围绕作者的行踪,划分文章结构。

(3) 初读课文,作者在第4段中选取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来描写? 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研读课文、体味情感

(1)文本是单纯展示作者一段观赏荷塘的经历吗?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何用意?

(2)作者从家里出来,心情发生了那些变化?请结合预习案第三题作者描写的景物画出揭示情绪变化的词语,看看作者的情绪经过了一条怎样的变化轨迹。

(3)在分析作者心理变化时,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①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什么心情?“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如何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的作用?

②第四、五自然段极少见到直抒胸臆的语句,为何能感受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悦”?

③作者为什么想起了“江南采莲”?

④当作者返回家中,他的心境如何?“不宁静”最终得到解脱了吗?

4.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1、朗读4、5、6小节(教师或者学生朗读,也可以播放录音),学生闭目倾听想

象。思考:这几节写了哪些景物?

2、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

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明理由。(从修辞、叠字及动词的精确运用方面找)

3、本文是怎样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

探究案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 问: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明确:题目“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下:“月色下的荷”,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2. 阅读全文,理清全文层次结构 ,归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由此简单概括作者的行踪。围绕作者的行踪,划分文章结构。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8、9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10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全文层次结构(游踪):想荷塘去荷塘忆采莲离荷塘 文章的结构

第一层(1-3) 夜赏的缘由: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层(4-6) 写荷塘月色的美景(主体)

第三层(7-10)由忆江南到回现实

3.初读课文,作者在第4段中选取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来描写? 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体现了素淡,宁静的特点,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二、研读课文、体味情感

1.文本是单纯展示作者一段观赏荷塘的经历吗?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何用意?

讨论,明确:交代观赏荷塘月色的缘由。作者被现实中的一些事情所烦恼,为了排解苦闷,就想一个人离家出去散心。“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感情基础。正因为心里不宁静,需要求得半刻的宁静和清闲,摆脱心头的烦恼,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所以才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文章这样开头,不仅揭示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而且使文章后面心情变化有源有本,显得脉络清晰,容易为人理解。

2.作者从家里出来,心情发生了那些变化?请结合预习案第三题作者描写的景物画出揭示情绪变化的词语,看看作者的情绪经过了一条怎样的变化轨迹。 讨论,明确:

煤屑路 幽僻、寂寞、阴森森、怕人 (苦闷)

今晚却很好(自由的人,独处的妙处)(喜悦)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承上启下)(喜悦)

(月下)荷塘(喜悦)

(荷塘)月色

(荷塘)四面——(灯光)没精打采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苦闷)

(江南)采莲—热闹风流 有趣

可惜无福消受 (向往、遗憾)

(回)家——什么声息也没有( 更加寂寞苦闷)

3在分析作者心理变化时,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什么心情?“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如何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的作用? 讨论,明确:这段月下内心独白抒发了暂离现实的逍遥之乐和获得短暂的人生的自由和宁静之后的淡淡愉悦。“另一个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的自由世界。此时的作者超然物外,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心情平和安宁,是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

这一段独白揭示了作者喜爱荷塘月色的真正原因。“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一方面变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第四、五自然段极少见到直抒胸臆的语句,为何能感受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悦”?

讨论,明确:文学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景象都在作者的情感观照之下,无不打下作者情感的印记。作者笔下,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显得那样宁静而有诗意之美,让读者和作者一样倾心迷恋,这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微妙展示。

(3)作者为什么想起了“江南采莲”?

讨论,明确:离开荷塘后,作者重新回到寂寞。此时他想起了“江南采莲”,一方面他生于江苏,江南是他的故乡,更重要的是,采莲是一种“热闹”、“浪漫”、“有趣”的景象。作者在现实中无法摆脱苦闷,转而借助想象,沉醉于想象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那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愿望无法满足的遗憾。

(4)当作者返回家中,他的心境如何?“不宁静”最终得到解脱了吗?

讨论,明确:回到家中,“什么声息都没有”,与开头的环境相比,此时更加死寂。作者的忧愁不仅没有缓解,反而陷入更深的寂寞与痛苦。一方面在结构上与开头形成呼应,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内心的“不宁静”。

三、自学总结:

由预习案第三题和本节情感的分析,你能否总结作者的行踪和他情感的变化过程?(明线和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