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作者:银都学校 骆小玲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作者陈旭麓,这本书主要描写了近代中国1840年至1949年中前80年的历史,以“新陈代谢”一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历史“变”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的冲击,又经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转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所以,本书着重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形态各方面做了具体深入的说明。

新陈代谢体现了一种“变”的哲学。作者首先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入手,于封建社会的长期性中提出了“代代相承,变化渐微”的特点,引出了“明清之际,明显的转变迹象”。而这些“明显的转变迹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人东来的冲击力引发的。而封建社会的“儒学定于一尊”也成为了中国近代80年历史意识形态领域中,改革与反改革不断被加以利用与论争的焦点。因此,第一章“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更衬托出了1840年后“变”的猛烈、迅速。

“变”体现在有关孔子和孔学的论战。它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的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在2000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伦理化,历史进入近代后,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渐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孔学由“想来不成什么问题”变成了问题,孔子的地位和权威因此而衰落。

在中国近代社会,封建儒学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不时被加以利用和变化。而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也不时被历史推向风口浪尖,反孔与尊孔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成为了变与不变的焦点内容,引领了观念意识形态革命的主流。如洪秀全托上帝以改朝换代,以洋教为旗帜建立了太平天国。反孔,大规模地践踏孔孟,而思想上却又吸取了儒家的某些东西。儒家思想积2000年之久,所以“在他自觉地反孔的时候,却又不自觉地被孔学牵引”,在他成为君王之后,“三纲五常都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天朝”。在维新派论变的哲学中,认为变化是天地间可以用常识和经验来说明的普遍过程,提出了“变亦变,不变亦变”。康有为总结出了“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与不变的哲学,维新派与保守派变与不变之争在于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看待孔子;第二,如何看待学习西方。此后的辛亥革命没有自觉地围剿孔子,但它反封建性质所造成的变化必然直接或者间接地触犯孔子。针对《临时约法》中否定“定于一尊”的孔子的意蕴,以康有为和袁世凯为首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孔教与政治再度联姻,孔子与孔学成为了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新旧之争的重要论题。“五四”前的排孔重于整治批判,而新文化运动专注于文化批判,新文化运动把真假孔子、真假孔学相联系,注重“孔子之道不合现代生活“的观念,排孔又成为了观念意识形态的革命的起点,而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论战。总之有关孔子与孔学的论战交错地出现与中国近代社会中,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近代社会各阶层、阶级力量都在为逐渐沉沦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都要求改变两个半社会的地位,为了救亡图存的目标而努力,在这种同一性的目标下,又存在着不同一性的根本变化。随着西学东渐和日本的崛起,近代社会的变革在逐层深入,中国近代的变革由洋务派“中体西用”、布新而不除旧到改良派的比较温和的“除旧布新”改革,到革命派用暴力彻底推翻封建帝制,整个近代社会“变”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地加深、扩大,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中国近代社会不同时期的的不同变革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方面,除了由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宗族和行会这两种主要的社会组织外,作者特别提出了在中国近代社会中出现的第三大社会组织。它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出现的。作者尤其强调了在晚清以后的中国,会党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组织,而是一个病态的组织,而会党的病态反应了社会的病态,它自发的冲动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由于其分布广、势力大,又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改造的对象,又因其“缺乏建设性、破坏性有余而建设性不足,又成为了革命队伍中流寇主义和无政府思想的来源”,故往往改造未取得成功,这个阶层的存在因其顽强的生命力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反映。

社会生活方面的变也在外力的冲击下得到不断的展现。由对西方“夷、狄”的蔑视鄙薄到对“西洋”的好奇与接受,人们的衣食住行受欧风东渐的影响,作者还研究了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以及社会风尚的变化,如剪辫、禁缠足、废跪拜等,作者由这些一般的社会生活事件入手,由浅入深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的特质。

本书作者文笔优美,语言富有感染力,在对史实的叙述、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总让读者体会到某种情感的流露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如“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叶名琛的可敬和可悲。在东西方最初的交往中,他写到:“东西方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交往方式的落后”,东方与西方如“隔雾看花,神秘奇异”的形象描述。文中有很多作者历史经验的总结,总时时给人以深思和启迪,读了此书之后,让我不仅在知识体系上有所提高,在理论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页更精彩:1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读一本好书,想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写自己满意的书评。

一直在读书笔记的选书上纠结。

作业布置下来,就开始网罗各种史学大家的书,因为我本身是理科生,历史半路出家,所以在选书上很慎重,唯一看过跟历史沾边恐怕就是当时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实在拿不出手。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看见书名,就立马拍板。新陈代谢这四个字就足够吸引我这个曾经的化学人。后期对书本和作者的了解,真心只能感叹当时真是不知者无畏啊,挑了一本大大家的书。由于没有丝毫的文学底蕴,前期看的很吃力,加上对历史事件的一知半解,偶尔要停下来查下当时的背景;细细略读下来,也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这本书,看到现在,仍然还有重新温故的必要。

本来打算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去处理这次作业,作者在书中也一直提醒这读者近代史的发展进程:洋务运动中的文化教育事业,“保守的封闭圈子毕竟出现了缺口”,“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9世纪40年代,60年代,90年代因之前后相接,成为新城代谢的三个历史环节”;“中等社会”,“成为推进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决定性力量”,“是近代社会新旧两种因素互相交织纠缠而又矛盾冲突的产物”;20世纪初期,“革命与民变的这种相互关系时晚清最后十年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容之一”……以化学反应角度而言,书中描写的近代中国史是个不错的化学反应过程:前两章的漫长的封建社会、东方与西方,交代了反应的环境;开始的反应表现是只是写量的变化,内部的体制碰撞分裂重组,带来的是东方社会的迟滞发展和西方社会经济等的急速发展;催化剂的加入—炮轰中国,使得反应量变积累慢慢的渗出质变……,反应如火如荼,外部的挤压,内部的崩溃,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反应生成物的最终表现形式。也有人认为该书有些不足之处:“叙述重点放在前80年(1840-1919),而后30年(1920-1949)只用很短的篇幅就写完了,给人头重尾轻的感觉。但这不能怪作者本人。陈先生本来是打算先研究前80年,再研究后30年,最后总汇成110年从鸦片战争到建国的中国近代史。但陈先生未及完成后30年的研究,就于1988年去世了。这是一个无可弥补的遗憾 ” 。但是以我之见,近代中国反应到1919年后就已经逐见反应的生成物形态,后期要做的只是反应物的洗涤除酸过滤烘干称重,这些步骤对反应的确必不可少,但是可略写一笔带过。作者的本意(不慎揣测)是详细的描写一个化学反应,事后反应的成败与否,后人对书的评价都是看客的任务。

书中耳目一新的地方太多,对太平天国的意义评价,袁世凯的时势论“商战”,“历史中介”,“心理征服”等。

太平天国的过美之评,“拜上帝会没有从天上搬来一套新的生产方式,新朝不可能在社会性质上比旧朝更高。过去说太平天国带来新天新地新世界,这是过美之词”。太平天国更进步的影响,“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人多冤孙中山之拱手相送,或归于袁世凯之鼠窃狗偷。但是事实非如此,事后孙中山虽然常以让位于袁世凯为一大失误,“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孙中山不得不让位,也是当时的局面所致“局外人不察,多怪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盖当时党人已大有争权夺利之思想,其势将不可压。弟恐生出自相残杀之战争,是以退位,以期风化当时,而听国民之自然进化也。”

我在初中历史课上学到的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的果实,但是陈先生的书中,对袁世凯却给出了公正的评价,“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因此不能简单归于孙中山的拱手相让,也不能完全归之于袁世凯的鼠窃狗偷。”袁世凯能夺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不只是因为袁世凯个人及其集团能挟持武力、财力以君临天下,也不仅仅是袁世凯善于玩弄权术,纵横捭阖,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候的社会心理。这时的社会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一个在专制政体倾覆后能重建和平与秩序的人物。”这个人物在当时的人们的心目中是袁世凯而非孙中山。孙中山在时人看来是只会发动暴乱,而不能建立社会秩序的形象。而袁世凯此时的形象“远不像后来那样臭名昭著、声名狼藉。他不仅手握重兵,并且有过庚子之变时在山东`保境安民′的形象;有过新政时期力倡立宪的名声;有过宣统时被满人排斥归山的历史。这种形象、名声和历史,比一百篇文章更能影响人心。”因而人们选择了袁世凯而非孙中山。

陈先生通过社会心理的分析突破了就政治史谈政治史的固定模式,看到了政治史背后的更深的社会层面。

商战,洋务运动的商战之说,“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于是而有‘商战’一说。”“西方商品经济的冲击,促使中国感受和认识了商品与资本的力量,于是而有洋务运动中出现的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倾力呼吁‘商战’,并形成一般社会思潮。‘商战’不仅包括商业,而且包括工业。”“所谓‘商战’需以工业、农业为本。”

历史中介,在评价漫漫历史中的农民战争,“然后即使造反的事业也体现了皇权主义。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张献忠,都没有撞破王朝更迭的机制,只成为王朝周期性更迭的历史中介。”“于是代替皇帝的仍然是皇帝。”

心理征服,公使赴往各国谢罪,停止文武科考5年,“永禁军民人等仇视诸国各会,违者问死”。

此后的中国社会失去了这种传统精神的支持,表现出了以顽固抗外人者在顽固被压碎之后的完全屈服 。“在她(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西太后经历了八国联军之役以后的心理变化,代表了一个王朝的变化。因此,奴颜和谀态并不是一种个人现象。联军入京之时……‘鼓乐燃爆竹,具洋酒以迎师’……”

陈先生写到“过去,我们多半是饱蘸着愤怒来写这段历史的。对破产农民、手工业者苦难命运的同情,同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憎恨理所当然地连在一起。确实,历史研究会动感情,近代百年中的这一段至今还能使人听到历史中的呻吟和悲呼。但是,同情和憎恶毕竟不能代替理性分析。对于历史科学来说,后者更加重要。马克思曾经深恶痛绝地揭露过原始积累的种种罪恶,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他又称赞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起了‘非常革命’的历史作用‘这也是人所共知的。……”读书笔记以陈先生书中的这段论述作为结尾。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是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一作品的读后感,那么一本呢?下面小编就告诉你哦!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1】

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来似曾相识,又着实令人耳目一新。自少小孩提,到如今为糊口求学,近代中国之屈辱历史时时聒噪于耳,环绕于心。主动也好,被动也罢,虽不是专心致力于史学,也不得已在其中浸染十余载。这中间,免不了头脑简单、思想固化,读党争之史多,读国史、民史、族史者少。陈先生以 新陈代谢 为作书宗旨,填充的是被教科书遮住的另外一面,或者说,另外那一面的一角。

这一新一旧之间,就有无数内容永远也无法辨析出一个相对终极的结论。若从清道光二十年算起, 中国近代 去日未远,与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相比,一百余年的时间显得上不得台面。然而,近代面临的突变委实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未曾有过的经历,单单这个变字就是空前的。名之正义者,未必是进步的力量,名之罪恶者,未必是历史的逆流,真实的历史也说不清善恶是非。

近代中国,尤其是晚清时候,张扬爱国离不开对传统的维护,离不开对先进文明的排斥。爱国的名义下是对落后的坚持,进步的旗帜下也会血迹斑斑。当无可怀疑的爱国主义被解构的时候,维系我们历史的一根纽带就断裂了。近代的屈辱伴随着列强的入侵,屈辱之下是爱国主义的悲壮和无奈。解读这一时代的历史竟然需要违背道德的原则,需要有颠倒黑白的勇气来诠释真相,被刷白的,被涂黑的,自然有各种力量的操纵,但更受蒙蔽的是,是我们选择性的夸大和遗忘。理性可以解释所有发生的一切,可是,我敬爱的祖国呢?

述及甲午风云,陈先生写到: 《马关条约》的墨迹尚未干透,1896年3月,中国第一批赴日留学的13名学生已经踏上了负笈东渡的途程。他们的航向,同千余年前的遣唐使们刚好相反。

读罢此段,我不禁掩卷沉思,不觉泪水盈眶,华夏民族沦丧至此,家国破碎之痛,虽历百年,犹能震感五内,痛彻心扉,一时难能昂首扬眉,羞言自强。那一艘渡轮航行在平坦无际的大洋之上,却划射出中日两个民族巨大的历史落差。对于中国人,认识到这样的落差是突然的,一批批留学岛国的华夏儿女触及这种民族痛感,又将何以自处呢?

变局之下的个体是痛苦的。时代的剧烈阵痛爆发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无数人倒在血泊之中,尸骨无着,有战争,有饥荒,有压迫,有求新,有守旧,还有不明不白。与灰暗的同时又血腥的外在相比,社会集体的危难造成了民族生存哲学的危机,个体则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进退维谷。

这里有两个例子,带点搞笑的是叶名琛,带些悲壮的是聂士诚。前者以在外敌面前 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最后绝食而死为人所嘲笑。多少人战死沙场,成为烈士,变成史书中的一点墨迹,又有多少人贪生怕死,卑躬屈膝,逢战投敌,成为汉奸,也不过是变成史书中另外一种颜色的墨迹;唯独叶名琛选择了一种鸵鸟心态,显得那么出众、那么孤独,显得那么鹤立鸡群、独一无二。说其有民族骨气,敌人面前却是束手就擒,说其为卖国奸贼,却最终保持了士人难得的精神气度。但是,他的背后却是整个民族心态的代表,手足无措,听天由命,要不,你要我做什么呢?

记得中学时代背诵历史教科书,聂士诚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名字却前后出现了两次,一次在甲午之战,还有一次在庚子风云,教科书的笔墨是吝啬的,竟没有提出他们是一个人。再稍稍了解,这个人物用自己的刀枪和生命见证了19世纪后期,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内外战争,最终马革裹尸,为中国的世纪之末画上了一个不起眼的标点。庚子那一年,聂士诚抵抗洋人,也镇压义和团,最后他在前面打鬼子,义和团在后面抄他的后路。洋人的炮弹在身旁炸响的一刻,想起自己妻儿还在拳民的刀下,聂士诚有没有顿感手里刀枪是那样的荒诞?或曰,聂贼残酷镇压农民义军,历史之罪人,国家之败类;或曰,聂将军血战八国联军,为国捐躯,舍生成仁,民族英雄。他最后的困境是他一生事业的标识:平乱民、抗洋贼,也是时代一个小小的注解。

搞笑,亦或是悲壮,都是我们民族最为无奈的悲剧。

1840年,列强的坚船利炮为华夏民族进行了一场大换血的手术,现代化的浪潮滚滚而来,流淌至今。我们用一百多年的时间接受着这外来抗体的排异,感受着这场手术的切肤之痛。没有麻醉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是,是不是也麻醉了曾经敏感的神经?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2】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作者陈旭麓,这本书主要描写了近代中国1840年至1949年中前80年的历史,以 新陈代谢 一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历史 变 的特点。

回望在辩证主义的角度,历史洪流,浩浩汤汤,奔流向前,社会总是在不断向前、向上发(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展,而中国近代社会(从1840年到1949年)这段历史也不例外,然而这段历史又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史一个动态、新陈代谢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史通过自我更新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市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成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我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

思想文化上,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激烈辩驳,维新派和保皇派的激战、革命派和维新派的争论,股思想解放洪流贯穿于中国近代社会,为新文化运动的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论战埋下伏笔,然而在观念的破与立的历史进程中国,新文化固然是凯歌高进,但旧文化却并没有由此销声匿迹,而是在退守中进行顽强抗争。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纳的历史。在这种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近代文化。

俗话说,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 ,正如作者认为, 近代中国是我们祖国刚刚走过去的昨天,与我们的生活如此亲近,它的遭遇和前进更不能不使我们百回千转地思之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常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生活以及工作放在一起作比较,发现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现实生活的发展速度比起以前要快速的多,从而我们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在发展中求 变 ,要将一些好的东西保持住,同时也要懂得变通,更多的了解先进的思想和事物,并且要做到相互结合,融会贯通。

另外,书中提到 炮口下的震撼不仅是一种精神冲击,而且使西方人的意志借助于战争的胜利而成为近代中西之间的第一组条约 ,我在读完这句话的时候,考虑了很久,到时近代中国的政治腐败,武器陈旧,在抵御外敌的时候注定要失败的,这是综合实力决定的,而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这个道理也是值得借鉴的。我们应该多学习一些和工作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结合变通的思想,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有属于自己的天地,不做 炮口下 的人。

读了此书后,理论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我的生活和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