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读本学习演讲稿:文化]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时下"文化"这个词很流行。一提到文化,大家可能会联想到文艺演出、旅游节、美食、音像等,这些都是文化中的一类。其实,说到底,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没有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二、历届领导的重视及中央对文化发展的历次部署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历届领导均高度重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1979年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要重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江泽民同志提出加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动摇。

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为何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是世界多元化文化格局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谓世界文化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上若干主要的、影响力较大的文化体系或文化区之间存在和发生各种关系,从而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力量分布与对比的结构状态。当今世界文化格局分为五个主要文化区:
人有强弱之分,国家的文化也有强弱之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所谓强势文化就是处于世界文化发展前列的文化。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文化樽俎折冲的时代,五大文化圈之间的文化较量决定了整个世界文化战略格局的起伏跌宕。是知难而退,还是激流勇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关乎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

(二)是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所谓文化影响力,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上所产生的认同的深度和广度。打个比方:
在香港,马路上汽车开得飞快,那是因为路上不见有横穿马路的行人;
露天公交车站即便是雨天,乘客也自觉排队;
瘾君子即使烟瘾难熬也不见边走边抽,而是在室外垃圾箱附近解决…… 游客到了香港,就会自觉按香港的习惯办事。这就是文化影响力。

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迅速提升,已令世界瞩目的强大力量,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文化影响力开始凸显,文化输出开始走出国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建立了300所孔子学院和600所孔子课堂。现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约有4000万外国人在学中文。然,在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西方文化,中古文化影响力指数仅排第七。以电影业为例,据统计,2013年全球电影业总产值约为900亿美元,其中美国电影产值约为380亿美元,中国仅为30亿美元。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切物质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化为尘土,唯有精神文化的创造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显示出永恒的光辉。这就是文化的特性,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可以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创造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敢于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不仅大大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而且导致了奴隶社会的最终解体。

中华民族具有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如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复兴。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的复兴及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成就,较之于经济和政治更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因而其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依靠全体中华儿女向着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懈努力! (四)是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意识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一种社会制度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支柱。意识形态的安全具体包括价值观念安全、政治信仰安全、道**全、民族精神安全以及政治制度的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一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遭到侵害或破坏,这个国家的安全就不可能得到保障,也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独立。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设立 50 多个电台,对**进行民族分裂主义思想的广播宣传。特别是美国之音、英国 BBC和日本 NHK 在我国周边地区共设立了 31 个转播台,每天使用普通话和我国 5 种方言、174 个频率对我国播音 63 个小时,形成全月形包围圈。面对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的强势入侵,只有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才能维护好我国国家安全。

四、习总书记关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参与。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所以,每一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带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引领社会风尚。

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立足传统文化,紧紧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创新教育宣传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各种社会思潮,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国无德不兴,人无得不立,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我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 提高公民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

(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新闻舆论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善于利用网络。网络建设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精神和文化生活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在“大众麦克风”时代,“网民”成为当然的主角和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数据: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前段时间,风风火火的秦火火造谣事件提醒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网络监管,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上,必须主动出击,决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更不能沉默失语、没有声音,而是要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有力批驳,针砭要害、揭露本质,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 3、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国际舆论格局总体是西强我弱,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五、推进文化强区的举措。

推动***区文化建设,要求我们自觉围绕文化强区的总体规划,以过硬的素质担负重任,以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以优秀的业绩为长寿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