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在海外——现状与未来】 中国制造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制造在海外——现状与未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就。2011年中国商品出口额占全球商品贸易份额的10.5%,其中,工业产品出口金额占出口产品总金额的比重超过90%。与2002年相比,2011年工业产品出口到海外市场的份额增长5倍多。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的行业有不少在海外,例如,纺织、家电、化工、钢铁、机械设备等。虽说“中国制造”在海外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是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关键字:中国制造,海外行业,经济增长,现状, 引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以其物美价廉的优势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作为世界上较大的贸易出口国,中国制造在国际舞台上取得胜利的同时,也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制造业的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一、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一)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只能在量上位居世界前列,而在质上只能远远落后世界后面。这是因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过于依赖物质资源的投入,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代价,资源能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严重。造成这种局势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 产品附加值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产品附加值低的非核心部件的加工制造和劳动密集型装配环节,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低端位置,缺乏核心技术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非常突出。

第二, 技术水平低,缺乏自主创新。中国企业在许多关键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许多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存高,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第三, 缺乏自主品牌,我国长期以来面对的局势是在制造业出口的商品中有90%以上是贴牌生产,主要依赖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资源,而这种生产方式,缺乏自己的品牌,在产业链上是属于最低端,利润空间也是最小的。

(二)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吃力不讨好”。中国制造以其低价的优势打开通往全球大门的同时,由于质量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被西方媒体借机炒作,以此对中国制造进行妖魔化的大肆抹黑,使中国制造一度在国际市场上遭到抵制。除了与中国制造本身存在的问题外,另一方面就是政治问题,中国制造在西方常被媒体或政客贴上“政治商标”这与国外保护本土市场有关。这些问题严重挫伤了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发展。

二、中国制造的未来 中国制造的未来就是进行“产业升级”的未来,2008年金融危机不仅为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和挑战,而且也为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带来了机遇和条件,中国制造要摆脱困境要改变形象就必须转变模式进行产业升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制造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调整,有以下几点中国企业可以借鉴:
一是把“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通过培育一批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突破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瓶颈。首先,企业要增强创新意识,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要重视工艺流程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标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其次,企业要加大对制造行业的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企业在科技提升,人才培养,产品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再次,企业在注重自主创新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国内企业开展合作,进行开放式创新。最后,企业还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特别要重视在海外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在不同国家进行专利申请。

二是把“中国制造”打造成“中国品牌”。通过培育一批中国企业的国际知名品牌,突破廉价产品形象的瓶颈。海外市场的消费者尤其是那些发达国家市场的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品牌,通过品牌形象来认识企业。中国企业要提升营销水平,提高售前、售后服务意识,建立快速响应服务机制。企业还要向世界消费者讲述真实感人的品牌故事,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

“中国制造”作为一个集群品牌,可以通过国家和行业层面进行海外整体营销。2009年,商务部曾在美国CNN上播出一则《中国制造》的商业广告,做了一次很好的海外营销尝试。

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培育中国跨国公司。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公司是突破“中国制造”在海外瓶颈的重要手段。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一些海外企业资产价格大幅度下降,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走出去”的好时机。企业通过“走出去”的形式开展对外投资,一方面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走出去”并购海外企业,不但可以获得先进技术,还可以通过并购国际知名品牌,实现企业品牌快速提升。比如,联想通过并购IBMPC业务,不仅拥有IBM品牌五年的使用权,还提升了联想在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吉利并购沃尔沃不仅获得了沃尔沃轿车品牌,还提升了吉利汽车的品牌国际知名度。

四是把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合起来。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重点是服务业,制造服务业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一步,在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国家 GDP的50%左右,而在中国生产性服务占国家GDP的40%还不到,所以制造服务业有很大的升级空间,一般的中国制造都是贴牌生产,只需要对原材料或零件进行加工组装即可,只是充当“加工车间”,将产品生产出来就算完成,生产多少怎么生产完全是由发包方决定,这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而对要做本土品牌的中国企业要实现生产、销售、物流、售后一体化的服务才是出路,产品附加值高的服务业同时可以向中国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结束语:中国制造长期以来扮演着廉价工厂的角色,但是在这个制造过程中中国企业也积累了一定的制造能力和技术能力,中国制造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当面对危机时,中国制造必须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调整,才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才会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