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兴趣是一个无形的老师,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使我最终从事了教育这一行业,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师者,集传道、授业、解惑于一身,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这十几年中,我尽最大努力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经验谈不上,只是想说说我的几点感触。

一、开口朗读,事半功倍。

首先需要强调,不能把朗读等同于背诵,这其中差别可不小。朗读讲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背诵的最高境界则是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当然,提倡朗读并不是反对背诵,因为语文学习本身就是积累的过程,而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背诵。古代先贤们为什么可以做到下笔如有神?先不说他们自己创作的东西有多少,仅是博览群书而强记于脑的就足以让他们信手拈来。所以说,背诵是基础。事实上,大多数孩子也更倾向于背诵,同样在10分钟时间里,他们宁愿埋头苦背,也不大声朗读,原因很简单,朗读时你得正确处理语句的断和连,轻和重以及扬和抑。很明显,孩子们很享受背诵,因为背诵并不需要多动脑思考,再加上文章本身就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背诵带来的结果无法抗拒——完成了老师的硬性任务。孩子们在“赶、超、比”的大氛围下迫不及待地完成背诵,却再也不愿重新拾起课本大声朗读。一首古诗,他可以从头至尾背得滚瓜烂熟,但要抽出其中的一句来揣摩,效果却大打折扣,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表达了什么意思;
同一个字,若出现在他要背诵的文章里便认识,若出现在其他地方,一切又回到了空白。相比之下,朗读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语感,要不怎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呢?一旦你真正进入朗读,就绝不会像背诵时那么语速飞快,因为这时候的你整个人都会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大脑完全处于“排空”状态,任由作者的忧国忧愁、命运多舛牵动你的神经,和作者同呼吸、共命运。

教学多年了,我不得不说,朗读确实是许多孩子的弱项,不是他们朗读不好,而是压根就没有朗读的意识。朗读是一项基本功,只有反复朗读,才能真正进入作品,体会文章的意境和灵魂。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自己读书时变得语气连贯了、音韵和谐了,又有点咬文嚼字了。

二、感受生活,深挖素材。

好多学生一提起写作,都叫苦不迭,不知道写什么,写小了觉得不带劲,写大了又不知道怎么写,瞧瞧人家老舍都写些啥:“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
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善于挖掘的人,每天都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很显然,作家并没有写地球以外的东西,作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把你想说的表达出来,生活中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依然可以被作家点缀地发光,小到蚂蚁、尘土,大到空间宇宙都是他们的素材。写作源于生活,正如老舍说的,仔细观察你身边某某人的性格特点,如果你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写这么多。其实,写作就是 个字字斟酌、句句审视的细心活,要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别看诗歌只有几行字,可分量却不小。有时候,一个字的选用会决定你作品的含金量以及写作技艺的纯熟程度。写作就是一个沉淀的过程,只有真正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把身边观察到的写下来,你才会在写作时表现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写作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它与一个人的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更是相互贯通、相互影响。不要寻求写作的捷径,方法就是用心留意你的生活,记录你的真情实感。

三、勤翻字典,查漏补缺。

作为金字塔最底层的小学教育,知识的储备和扎实的功底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其他学科基础的小学语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文字的掌握程度无疑被放在了天平的左右两侧。归纳一下,平衡二者的载体刚好落在了汉字上,因为汉字是文章中最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一切学习的基点。自然,在汉字的学习中,少不了字典的帮助。别看字典小,可字里行间蕴含着编纂者对于知识的严谨态度以及在字词上 “咬文嚼字” 的功夫。

孩子们翻开字典,查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字,包括拼音、偏旁部首、笔画、例句、用法都清晰可见。所有汉字都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孩子们如果经常使用字典,就会对字典的结构熟悉,有时候稍微一估算就会翻到理想的位置,时间久了,孩子们的查阅技术日臻娴熟,这样一来,不但效率高,准确性也得到了保证,从以前的束之高阁、被动查阅逐渐变成依赖、主动查阅。错别字少了、拼音知识扎实了,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自然高涨,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自己动手查阅,无形中孩子们竟养成了动手、动脑和自学的习惯。

在我的课堂中,我总是习惯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我只是个引导者,我想方设法调动课堂气氛,因为我深深地感觉到,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比我教他们怎样读书、怎样学习更重要。我热爱教育,我更期待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让孩子们独立、主动地学习,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