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少年的翰墨青春:翰墨青春传承岭南2018

无声世界书华章 上帝是公平的,他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题记 ? 他,先天聋哑,在无声的世界里默默生活了19年。14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书法并深深迷醉其中。五年来,在与笔墨为友的日子,他渐渐找到了生活的自信。因为对书法艺术的孜孜追求,他的世界,从此有了不一样的“欢声笑语”。

他叫王吉康,是我区旧街街王兴寨村人,患先天聋哑残疾,现就读于区特殊教育学校。自2009年学习书法以来,他先后获得湖北省第三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二等奖、区“马良杯”书画比赛一等奖、市“马良杯”书画比赛三等奖等多项荣誉。今年五月,他被纳入**市残疾人特艺人才“十百千”培养计划,成为我区唯一一名入选的个人。10月13日,他的书法作品还将与其它10名入选人员一起,在**市“市民之家”展出。

情迷书法 王吉康对于书法艺术,并非一开始就钟情。相反,他还曾是书法课上一名调皮的学生。

2009年,区特教学校开始摸索开设书法课,由在书法方面有所特长的程华东老师授课。因为这些孩子都没有书法基础,程老师便从楷书开始教起。“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教的内容王吉康看上去毫无兴趣,上课听不进、坐不住,经常与同学拉拉扯扯。”程老师说,后来,一次在与王吉康的谈话中了解到,他喜欢书法,但却不喜欢老师教的楷书、不喜欢正在临摹的颜真卿的《多**碑》,独独偏爱临习《曹全碑》。于是,程老师开始有针对性地教王吉康隶书,找来相关帖子让他临摹。

“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法风格,王吉康练起来非常刻苦。”程华东说,王吉康开始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放在书法学习上,别的孩子玩的时候,他经常一个人在书法教室里练习。程老师的精心指导,加上王吉康的勤学苦练,他的书法技艺进步很快。

2010年,学习书法才一年左右时间,王吉康就在**区“马良杯”少儿书法比赛中,一举获得一等奖,接着,又在全市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这次获奖,对王吉康来说意义很重要。他的自信心自此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由从前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写,到开始敢于在人前展示了,学习书法的兴趣也越发浓厚。”程华东老师说。

随后,王吉康的书法水平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2011年,在湖北省第二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王吉康的作品获得了二等奖。2012年,王吉康再次在此项赛事中获奖,并作为获奖代表在颁奖大会上进行发言。“当时,当着全省众多知名书法大家的面,给他翻译手语的我都觉得十分紧张。”程华东说,但是王吉康却异常自信、淡定。

国庆节期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区少年优秀书法作品展上,王吉康与众多正常孩子的作品一起,在区人民广场展出,受到各界的好评。

今年五月,王吉康正式被纳入**市残疾人特艺人才“十百千”培养计划,根据该计划,**市残联和市文联为王吉康聘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区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周志刚为他的“一对一”辅导老师,希望通过周老师的精心辅导,让王吉康成为**残疾人文化艺术领军人物。

爱育成长 作为一个先天残缺的孩子,王吉康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达,但是却用手语的方式辗转向我们讲述,他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区特殊教育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耕耘。

区特校是我区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人数有116人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智障儿。“在我们学校,孩子们身体残疾的程度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兴趣爱好也各异。为了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与发展,让他们找到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信心,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副校长黄敏说。

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严格按照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类国家规定课程和校本课程。同时针对残疾儿童身心特点,增设唱游、美工、体育等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课程。每年,都有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据统计,近三年来,该校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共获得奖项20余项。

特教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是住校生,为了让每一位残疾学生身有人护,心有人爱,学有人导,该校大力推行“包、保、帮、导”责任制,将全部学生“包保”到教师,让残疾学生在校也能享受到父母般的爱。“有些轻度残疾的孩子,在我们学校接受了一段教育后,我们劝其回普通学校就读,他们却不愿意回去,说这里比他们家里还好!”黄敏欣慰地说。

为让全区每一个适龄的残疾儿童都能上得了学,上好学,该校实行全员家访,为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对要求入校的残疾学生尽量做到“零拒绝”,对已入校的学生做到“零辍学”。

采访过程中,我们看到,那些残缺的孩子,他们像折翼的天使,在学校里自由快乐的成长。我们相信,这里面,还会有无数个王吉康。

?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