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经典诗文诵读情有独钟_适合三年级学生集体诵读的诗文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中华古典诗文是我们祖国几千年文化中璀璨夺目的魂宝,是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精髓,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精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爱国热情大有益处。JZM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我们一年级二班小朋友对诵经情有独钟。看着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宝贝有模有样、兴致勃勃地诵读经典诗文,这个班未满一年的诵经历程不禁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年级学生对经典诗文比较陌生,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他们的知识面很窄,识字能力较差,而且大多是留守儿童,连普通话都不大会说。自从我接受担任一年级语文课的任务后,一连几天都在想:我应该怎样在这群乳臭未干的孩子中开展诵经活动?最后的定位是:兴趣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因此,我尽量通过各种渠道来培养学生的诵经兴趣。

刚开始时,我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如《静夜思》、《登鹳雀楼》、《咏鹅》、《春晓》、《古朗月行》等等,每首诗先制作成课件,插入图片、背景、音乐等,利用课件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教学生诵读,之前我自己先反复练习,尽量理解诗意,力求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因此在教学生诵读或者领读时,我就能把自己对经典诗文的热爱和理解表达出来,通过老师的读来感染学生。我还把孩子们正在学习的汉语拼音与经典诗文恰当地相互渗透,如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e”时,我让学生自由标上声调,然后问:“我们诵读的古诗词中哪句诗有‘月亮’的‘月’?”“明月几时有”“床前明月光”“小时不识月”…… 可是,总是使用课件辅助也不是长久之计,我感到了“独**楼,望尽天涯路”的艰难。于是,我接二连三地进行诵读形式的变换。其一是录音。我把老师的范读、一些学生的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进行当场录音,当场播放,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录音机,孩子们惊奇、紧张、兴奋,一个个抢着表现自己,诵读的欲望就这样被我点燃了。其二是每周竞选领读员。参选学生在班上展现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两首诗词,然后全班学生选出一个他们认为读得最好的同学,那个学生就是我们班该周诵读经典诗文的领读员。其三是开辟“诵读之星”专栏。在教室右侧墙上显眼处,“诵读之星”四个大字分别镶嵌在四颗红星中,全班三十个孩子的名字一字儿排开,每个孩子名字上面贴着不同数量的小红星、小红花、小红旗、小笑脸……,那是他们诵读得多、诵读得好、赛读、表演读、领读员、学校广播室佳宾等等的奖励结果。这个像小花园一样的“诵读之星”专栏,无论谁看了都会有一种争先恐后的冲动。其四是打造一( 2)班诵读签名册。我们学校的诵读教材是集体打印,师生人手一册。在我的诵读教本中,很多诗文旁边有歪歪扭扭的签名,那是孩子们自己读熟背熟了以后签上去的,我经常拿着那本教材向他们“炫耀”——“这是老师的宝贝”。还别说,检查家庭背诵这招最管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就这样被我激发出来了。现在,除了学校统一规定的诵读时间外,我们班还自己举行了“我是小诗圣”诵读大赛、诗画比赛等活动,许多小朋友加入了低年级“美诗佳画”兴趣小组,整天兴致勃勃地盼着兴趣小组活动日呢。这些活动的开展,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经典的喜爱和理解,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并用来指导实际行为。“文以载道缱经来,腹有诗书气自华”,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千古美文,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正在悄悄地雕琢、塑造着孩子们童稚的心灵。通过近一年的积累,孩子们能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等,因此日益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明,乐观坚定,胸怀大志。有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好,从小娇生惯养,平常在家里什么活都不干,参加诵经活动以后,很多孩子居然主动在家里扫地、喂鸡等等。小公主蒙颖还懂事地问候生病的妈妈,爸爸妈妈夸奖她,她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特别是许多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常年外出打工,有的孩子甚至几年没有见到父母的面了,由于隔代抚养、爷爷奶奶的溺爱、孩子跟老人之间缺乏沟通等诸多原因,虽然是一年级的小孩子,可是,这些孩子大手大脚地花钱、顶嘴偷懒等不良现象极为普遍,“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需静听;
父母责,需顺承”的经文使学生懂得了怎样孝敬父母。期中开家长会的时候,家长们都感慨万分:“这个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太好了,平常我们千说万说说不动他,现在好了,做什么事都能用一两句经典诗文来边说边做,不良习惯倒是自己慢慢改过来了。看到孩子懂事、爱学习,我们就放心了。这个活动要继续做下去啊。”是啊,孩子们在一年级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我们何愁“前路无知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