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些途径: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些途径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是增长知识,接受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大,而学校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通过教育的力量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抓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结合笔者在工作中的实践和笔者所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一些途径来进行:
一、从中学生实际出发,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

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是项艰苦的、长期的工作,我们应高度重视,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周密的计划,是落实这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新学期开始后,新生从原来的各个学校汇聚到了我们学校,而对新的学校,好奇心与要重新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的想法交织在一起,他们都想重塑自我形象,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在工作中我们抓住这一时机,结合我们学校的有关规定,在开学之初就利用两周时间组织新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学生五应当、十不许》《**中学住校生管理条例》,ㄍ**中学文明班级评比办法》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能达到背诵的程度,在学习的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写出学习心得,比较好的我们每个周升旗的时候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跟全校的学生听。并详细阐述中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学校的德育宏观蓝图还提出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比如这个学月要求学生做什么,下个学月要求学生再做什么等,并说明达到目标的具体条件要求,将要求明确到学生日常行为的每个细节,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按这一要求去做,使他们做有标准,学有样子,有章可循,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每一周对班级文明习惯遵守情况进行评比,将一周中无迟到早退现象,遵守纪律好和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的班级评为“行为规范流动红旗班级”,进行表彰并纳入班主任年终工作考核。对规范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同学事迹突出的提出表扬并且进行奖励,没达到要求的班级和学生指明存在什么问题,并要求改正,在这种监督考核之下,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养成勤学、守纪的好习惯。

二、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自我磨练,自我约束,加强修养而形成的,这就靠我们平时在班级管理中去培养。当然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可能自始至终地“盯”着学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还要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及同学们的监督。我们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制度,让每个学生既是班级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大家参与班级管理,将班级制度触及到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我们学校大多数班级的《卫生制度》、《纪律制度》、《学生操行评比制度》,就是学生自己制定并遵守的,我们每周对照班级制度进行考核评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星期一的周前会上有针对性地指出,使学生心服口服地改正不足,逐步从细微处形成了良好行为习惯。如我们学校的卫生行为习惯,一开始同学们没有这个意识,班级中有时桌凳摆放不整齐,教室里有垃圾,废纸。周围环境中有杂物,我们组织教师每天及时检查,发现后责令其打扫干净并扣除班级文明分,通过这种办法,一个阶段后,同学们养成了一个到校后首先看看桌椅放整齐了没有,地面是否干净,不乱扔杂物,看到杂物,还能主动捡起扔进纸篓,慢慢地好的卫生习惯养成了。同时其它行为习惯也逐渐得到改观。

三、指导学生“自我反省”实现行为矫正。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在良好行为养成过程中,常常会因缺少恒心,而行为反复。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平时要求他们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一日三省吾身”。平时要求学生坚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班会进行讨论,指出我们班级同学中哪些行为是有良好道德的表现,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并与自己进行对比,在自我反省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使学生懂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自我控制,从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加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让学生对不道德行为的危害进行评述,让学生认识到其危害进而及时进行行为矫正,改正不足。记得我所教的2005级4班、新生刚进校时,因为大多学生来自农村没有养成在楼上学习生活的习惯,学生乱扔垃圾、玩打,随地吐痰,往楼下扔脏东西等。结果导致班级纪律不好,经常被学校批评,为此我便利用班会课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好习惯,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好的,是违反学校纪律的,通过自省,同学们自觉地纠正了不良行为,从而形成了好的习惯。

四、家校配合,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

从学生成长规律来看,随着年岁的增长,心理渐趋成熟,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对家庭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又希望摆脱成人束缚,独立、自立地学习生活。而有些家长往往不理解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变化、需求,只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什么也不让他们做,子女“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团结互助”等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受到限制,到了学校也是不做卫生,对班级事物不闻,桌上乱七八糟,对此,我们采取开家长会,找家长谈心、电话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特别是一些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使家长明白“要成才先做人”的道理,家校配合,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平时只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挖掘各学科的德育因素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通过团委组织的一些活动,如各种纪念日,为贫困学生和有疾病的学生献爱心活动等,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时让学生明白只有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时刻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成为符合二十一世纪的“四有”新人。

? 本文来自http://www.dxf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