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地理

篇一:浅谈地理与生活的关系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浅谈地理与生活的关系

高中地理科目普遍被认为是副科,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潜在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成分。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才能令其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所关心的关于生活和地理的关系进行讲解和分析,使他们觉得地理知识是无处不在的,是与生活联系十分广泛的,认为地理学习不仅有趣而且有用。学习和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还可以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生存需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本文仅以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例对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做以下说明。

一 服饰与地理的关系

1.人类服饰的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森林里,其披挂的树叶、兽皮就是衣服。后来,人类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纤维与动物皮毛为原料,制成各种布匹,出现了原始的服装。丝、麻、棉就是被人类利用最早的纤维材料。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养蚕织绸,但由于北方环境恶化、气候变得干燥,蚕丝的生产逐渐向南方迁移。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

2.服饰的样式与地域特征相关

不同的地区,其气候条件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其服装的式样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热干旱的半岛地区,人们喜欢穿白色而宽松的长袍;在寒冷的北方尤其是冬季,人们喜欢穿深色的皮制品服装;在气温日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条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3.服饰的变化与季节更替相关

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换,人们的服饰也随之变化。特别是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适应的服装。例如,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女性的连衣裙、短裙等;春秋季节的休闲装、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夹克等。

二 饮食与地理

1.菜肴方面

中国的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鲁、川、粤、闽、浙、苏、湘、皖“八大菜系”。每个菜系的形成及其独特的烹饪特色与它所在地理区域是分不开的,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方特产和饮食习惯等的影响。

2.主食方面

由于地域差异和降水条件不同,农作物的种植也不同。我国北方干旱少雨,以种植小麦、甜菜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种植水稻为主。所以,形成了“北方面食为主,南方米饭为主”的饮食格局。

3.茶、酒方面

我国的茶叶品种繁多,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花茶等,各地在品茶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如温暖的江南一带喝绿茶居多,寒冷地区喝红茶偏多。喝茶受地区的影响特别大,如气候、地理条件、地势差异等。

酒文化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制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起伏与自然灾害的程度。由于地区气候及地理位置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饮酒习惯,出产的酒的品种也不同,如寒冷地区多烈性白酒、少数民族地区多米酒等。

三 住房与地理的关系

纵观中外传统民居住房的样式,修房造屋材料的选购,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深刻影响,使世界各国的房屋各具特色,成为各地风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我国北方建房多采用木料,而南方建房多采用竹料;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通气性好的竹楼为主。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各地劳动人民在长期适应气候的过程中发展起了具有地方风格的各种住房。如东北的火炕、傣族的吊脚楼、海南岛的石头房、黄土高原的窑洞、青藏高原的庄窠住宅等。

当今商品房的开发也要考虑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地的交通位置,周边配套设施的空间组合,周围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居住区内部的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距等因素。

四 出行与地理的关系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高山峡谷中,人们利用峡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骆驼成为“沙漠之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驰骋如飞;在江南水乡,人们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此外,人们出行,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时间与选择交通方式。

总之,我们总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中。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生活与地理)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二:浅谈生活中的地理

浅谈生活中的地理

湖北省 黄梅一中 秦敦林 18995751611

摘要: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和人类关系的科学。正是地理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它对人类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至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娱乐的正常运转;大至国家的农工商业,文教军事的科学发展。地理无不在其中演绎着唯一而不可缺少的角色,它提供的信息,为人们日常行动带来了简便;为各级行政,企事业系统的行为决策提供科技咨询服务,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群众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继而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此一来,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可见一斑。

关键词:地理环境 生活 文化影响

一、人类的日常行为离不开地理

(一) 服饰与地理

首先,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其次,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国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臂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第三,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都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的连衣裙,春秋季的休闲装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夹克等。相反,在“四季无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国云南昆明一带,形成了“四季服装同穿戴”的独特景观。

(二) 饮食与地理

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荐。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三)住房与地理

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例如北美因纽特人用冰块作外墙;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当今商品房的开发也要考虑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的交通位置、周边配套设施的空间组合、周围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居住区内部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距等因素。

(四) 出行与地理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有关。在高山峡谷中,人们利用峡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

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骆驼成为“沙漠之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弛骋如飞;在江南水乡,人们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人们出行,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时间与选择交通方式。

此外,我们日常生活消费甚至疾病都与地理环境有关,人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大气的四季变化,雨、雪、风、霜对人的衣、食、住、行和机体健康都有明显的影响。夏季的高温酷暑,或久雨转晴,必然带来用水量和用电量的大增,因为炎热的天气人们要用更多的水洗涤衣物,拖地板,擦桌椅、开空调,而每生产1000吨水就要耗去25度电。人们通过对上海市居民用水研究表明,气温分别升到30℃或35℃时,会出现两个用水高峰。其中最高气温由28℃以下升到30℃以上时,增温超过3℃时,平均用水量增加20.5万吨。最高气温从31℃至33℃上升到35℃时,平均用水量增加16.3万吨。因此,如果事先没有可靠的气象预报,自来水公司可能被迫超负荷生产,造成很大的被动,工厂和居民会因为用水紧张而影响生产和生活。

日本气象协会调查了2000件商品的销路与气象的关系,得出了“气象是预测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风向标”的科学结论。譬如,商品开始畅销与气温有直接关系:19℃时,短袖衬衫开始畅销,20℃时啤洒和西瓜畅销;30℃时刨冰开始畅销;当气温降到16℃时,短大衣开始畅销;气温降到10℃时,长大衣开始畅销。1999年夏季我国长江沿岸的火炉城市南京和武汉,就出现了因高温酷暑而空调脱销的火爆场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气象变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会产生影响。据日本的有关资料表明,1993年,日本的凉夏使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了0.15%--0.18%左右。而我国1998年长江和嫩江的特大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550亿元之多。

天气变化还是直接或间接致病的原因。当最高气温在35℃左右且空气湿度较高时,因人体散热降温功能下降而发生中暑甚至死亡的现象可谓不少,据美国统计,当气温达39.4℃时,死亡率比正常情况增加2.39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和关节病却与低温天气有关。譬如秋末冬初第一次冷空气来临时,大批感冒患者会挤满医院。感冒还会引起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有趣的是我国慢性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是从南到北有规律性地增加。寒冷的天气还会导致心血管病的突发和中风,我国每年所发作的脑中风约130万人,死亡100万人。有人对上海死亡人数与季节变化作了统计分析,发现与气象尤其是气温的四季变化密切相关。如上海从深秋开始死亡人数急剧上升,到冬季出现死亡率高峰期。2月份死亡人数也不是天天都一样,而是以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寒潮天气为最多。而日平均气温15℃--25℃之间的5—6月份死亡人数最少,月平均只有100人左右。冬季死亡人数中又多以老年人和危重病人居多,其中许多是患有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时,每天死亡的老年人及危重病人增加很快,因为它们的适应能力最差。

总之,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

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地理息息相关

(一)经济与地理

中国河流众多,长江为我国第一长河,长6300km,同时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长江流域广阔,水量丰富。黄河为我国第二长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还有淮河、黑龙江、雅鲁藏布江等重要的大江大河。虽然如此,我国依然是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缺水更为严重,水资源短缺已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开发新的水源及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但往往工程艰巨、投资大,实现难度也比较大,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的状况。因此,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方法在于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即以节流为基本对策,建立节水型社会。

《话说长江》中有这样的场景:树一棵棵地倒下来,从山上掉进江里,水就势把它们像木排那样汇聚起来,向下游冲去。20年前,在那个创造奇迹的时代的初期,茂密的森林是建设者眼中的栋梁之材,林立的烟囱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标志,高楼大厦象征着我们祖国的蒸蒸日上。人们怀揣光荣与梦想,略带狂热与躁动,奢侈地支配着长江千百年的累积。20年后,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整体有恶化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局部破坏严重,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艰巨。在《再说长江》的影象里,人们开始还田于湖于长江,开始放养鱼苗,开始补偿之前过度开发的过失。

人们的行为在转变,是因为对于长江价值的思考和认识在转变。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统筹保护与开发,协调生态与发展;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治江新思路应运而生。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在《再说长江》中如是说:“应该说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我们提健康长江,不仅看重眼前的利益,更注重长远的利益;不仅看重人类当代的既得利益,更看重大自然长远的为人类造福的追求。”

中国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3亿,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以黑龙江爱辉至云南腾冲一线,被称之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该线为界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因为我国人口数量过大,增长过快,素质偏低,我国已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基本国策。

全国共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壮族为人口最多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各少数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风俗和习惯。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也比较落后。但是经过改革开放的这30年的奋起直追,我国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长迅猛。全国地区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们为此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由于一味的注重经济的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现在出现了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各种各样的生态破坏以及各种资源消耗严重的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局面。要缓解这样的局面,那么我们在发展经济时,尽可能多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减少对废物的排放,以保持人地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良好状态。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放弃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 在人的自身生产方面,主张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协调。传统发展模式是以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为特征的,常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资源对立起来。

(二)文化与地理

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绝对性,是地理环境当作社会外部因素发生作用时的性质。所谓绝对性,就是一种不可移易性、永恒性和直接性。当我们把地理环境当作社会的外部因素的时候,无论是人类的存亡和社会的兴衰,还是生产力的结构和布局,抑或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地理环境对它们的影响都具有这种绝对的性质。首先,没有适当的地理环境就不可能有人类的生成乃至生命的产生。根据目前的科学成就、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和人类的存在,这无疑是因为只有地球具有适合生命和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不难理解,正是这种适当的地理环境为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决定性的前提。假如没有这一前提,社会的存在都无从谈起,更何谈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是不可移易的和直接的。

其次,地理环境对既存社会兴衰的影响也具有不可移易性和直接性。我们前面所说的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相对繁荣程度的易位,这首先是地理环境对文化的绝对制约作用的结果。极而言之,爱斯基摩人之所以长期处于文化的几乎停滞的状态,更是地理环境绝对制约作用的结果。所以,黑格尔说:“有好些自然的环境,必须永远排斥在世界历史的运动之

外,在寒带和热带上,找不到世界历史民族的地盘。”黑格尔还说:“‘自然’恰好和‘精神’相反,起一个量的东西,这个量的东西的权力决不能太大,以致它的单独的力量可以成为万能。在极热和极寒的地带上,人类不能够作自由的运动;这些地方的酷热和严寒使得‘精神’不能够给它自己建筑一个世界。”黑格尔在这里讲的“自然”这个量的东西的权力太大,以致它的单独的力量“成为万能”,就是讲的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绝对性。

再次,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的外部因素对生产力的结构和布局、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影响同样具有不可移易性和绝对性。不管文化发展到什么阶段,沿海地区生产力的结构将永远区别于内陆和高原地区生产力的结构,工厂和城市永远只能建立在水源丰富的地区而不能建立在沙漠之上,这些都是不可移易的,并且二者之间的作用是直接的。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固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变自然物的形态,使之更适合人类生存的需要,但是这种改变的深度和广度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必须在自然规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人们利用自己的已经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到处开荒种地、围湖造田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就是地理环境对人的活动的绝对制约关系的表现。这种不可移易的和直接的制约关系也体现在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影响上。孟德斯鸠说,气温对于人的肌肉和心脏活动能力的影响就像气温之于铁一样,使之热胀冷缩;他还说寒冷的气温使人的性格勇敢,炎热的气温使人的性格怯懦,这些都表明了气候条件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影响的永恒性、不可移易性和直接性。总之,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的外部因素,它对文化的影响具有绝对性。

如前所说,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绝对性是它作为社会的外部因素对文化影响的性质,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相对性,是它作为社会的内部因素对文化影响的性质。

总之,生活中地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旁。地理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服务着我们的生活。地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地理为国家经济提供了更宽广更合理的平台,同时塑造了不同领域不同特色的文化,对当今综合素质强国的铸就也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袁建华

《环球》杂志:《再说长江》

《中国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人文地理》1994年6月第二期文化与地理环境曹诗图

篇三:生活与地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①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第一课。本节课的目的不是交给学生什么具体的地理知识,而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这一点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学生在小学学过一些地理知识,但内容少、浅,对地理的了解比较笼统,虽然提起来并不陌生,但让他们具体谈一谈,却也说不出太多的东西。这正是他们目前的实际情况,因而这一节课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们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进入地理的大门。 ②为什么要学地理,学了有什么用,这是学生目前最想知道的。通过这节课,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学好地理就会有一个“地理的头脑”,会用地理的方法去“想”问题。因而使学生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也就成为了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

①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尽量减少教师的包办代替,从一开始就树立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②在认识过程中要尽量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遵循从感性到理性逐步上升的原则,以适应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利于学生接受。

③在列举事例时,坚持“由近及远,先家乡、祖国、后世界”的原则。尽量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与现象,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思维。

诸葛亮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天文和地理都属于现在地理学的范畴,我们大家了解地理吗?知道地理学些什么知识吗?地理又与我们的生活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那么让我们从生活入手谈谈“生活与地理”这个话题。

①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预先准备好的白纸卡片,让学生在上面写上几个从“地理”一词联想到的事物和现象。

②将卡片收上来并按座位分成四组,考虑到时间关系,教师从每组中有选择地读一下学生所写的内容,并请相应的同学对所写的内容做出简单的解释。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地理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地理。

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献中,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天文,

地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释是:“天有日用星辰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y(geo+graphica)这个术语,意思就是“地理”或“大地的记述”,并写子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

课堂活动2

①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生选出一个自己旅游过的地方。

②给几分钟时间,让每组学生讨论一下这个地方与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形成一个比较一致的意见。由每组选一个代表到前面进行简单介绍,说出本组成员的看法。

③教师对各组的回答进行总结并说明存在差异的原因,使学生了解生活和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师对教科书中第2页的四幅图进行讲解,进一步说明这部分知识。 教师讲述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类正是通过逐步积累这些知识,形成了地理学。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天文知识、地表形态、天气、气候、人口分布等诸多方面,十分广泛。

教师讲述

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是离不开地理知识的。“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便充分地说明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遵循这些规律的目的就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生活。

板书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教师提问 大自然中存在着很多的奥秘、现象是我们目前所不了解甚至是不知道的,同学们能够列举出一些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

这些现象和奥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也是以后我们要逐步研究的问题(给学生留个悬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我们学习地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装上“地理的头脑”,也就是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身边的事情,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

课堂活动3

出示以下资料:

近期,滚滚沙尘掠过华北、东北,跨过长江,直指祖国东南,厦门一向清新的空气也受了影响。频繁袭来的沙尘暴使人们体验到风沙的无情、天灾的恐怖。沙尘暴与其说它是天灾,不如说它是人祸!是乱砍滥伐的后果,是严重的形式主义埋下的祸。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如滥垦、滥牧、滥采、滥用水资源等行为,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各地掀起一股开发热潮,但与此同时也出现变开发为开采等破坏绿化的行为。一份权威的统计资料显示了一种可怕的趋势:我国沙漠化的扩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20世纪7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推

进1560平方千米,80年代每年2100平方千米,90年代扩展速度增加到每年2460平方千米。气象部门统计显示:特大沙尘暴50年代至70年代在我国发生了26次,80年代至今已有37次,仅今年以来已发生了数次。

①让学生阅读该段文字,并给学生一定时间组内讨论。

②由各组选一名代表,说一下对这段课文的认识,说明了什么问题?

③教师总结概括,并给学生说一下今年春天北京及我市发生沙尘暴天气的情况,以便从身边入手,更充分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否则要受到惩罚,自毁家园。

板书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课堂活动4

出示教材第3页的资料:

听老家的姑姑说,她家住在山区,过去在山坡上种粮食,收成很不好,家里挺困难的。现在不种粮食,改种果树,每年收入明显增加,生活也好起来了。 ①让学生阅读该段文字,并给学生一定时间组内讨论。

②由各组选一名代表.说一下对这段课文的认识,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 生存环境差异明显,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发展,同时也说明了尊重大自然的规律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这与破坏大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板书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课堂活动5

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教材第4页“城市的形成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让两名学生分别谈一下想法。

教师总结 在分析地理问题时要用综合眼光,综合地分析问题。

板书 3.综合地分析问题。

课堂活动6

出示下面资料,请同学们仔细阅读:

我所愿见: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花草绕宅、鱼游营飞。我们追求:锦绣之衣、膏腴之食、华堂飞檐、宝马香车。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看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气候,处处威胁我们的发展:这边青山成光头,那边田野变沙漠;这里垃圾堆成山,那里污水臭熏天;北部黄河旱断流,南方长江水成灾。这就是杀鸡取卵、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只顾眼前。而今,认识自然,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请珍惜我们唯一的家园。朋友,从全球着眼,从身边做起,从小处入手,爱护环境、保护资源,为我们、为后人留下一片生存、发展的天。 找两位同学谈一谈关于对这段话的认识。

教师总结

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物质财富,同时由于人口过多、资源浪费等许多原因破坏了大自然,形成了目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因而要很好地生活下去,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新的生活、生产方式。

板书4.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全课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初步对地理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地理既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非常有用的科学。地理课将进一步带领我们观察世界、认识中国,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激发建设祖国的热情。让我们一同努力,学会地理、会学地理。 德军潜艇与密度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

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课本要学的内容。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海湾战争与自然带

在侵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都打出了空军王牌,但结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

外,两地自然环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处热带季雨林带,在“胡志明小道”沿线,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岖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难观察到地面的军事动态。美军用电子监听等高科技手段来确定轰炸目标,也收效甚微。而伊拉克与科威特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极少,面对多国部队“地毯式”轰炸,伊军毫无隐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战斗力严重损伤,注定了吃败仗的结局。由此可见,自然带与地形,对于空袭战,起了不可小觑的客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