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这一学期,刚开始高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的执教,进入电化学的学习,学生的兴趣高涨。原理分析的很清楚,可是一遇到计算的问题状况百出。在化学计算中物质的量处于核心地位。可是到了高二,一提到物质的量,很多学生还是回答某某物质的摩尔是多少,有关物质的量的几个计算公式弄得一塌糊涂,根本不知道其真正含义。现在想起高一阶段的教学,感触很多。物质的量是连接着微观和宏观、定性和定量的桥梁,贯穿着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始终,它是一个教学重点,同时化学计算一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作为一个工具性知识,它放在高一化学第一章,当学生带着兴奋、好奇、期待、畏惧等诸多复杂情绪踏入高中化学世界时,他们的第一个较量对手就是”物质的量”的计算,这一回合较量的成败对他们整个高一化学学习信心至关重要。很多学生都是在这丧失了对化学的兴趣,觉得化学比物理、数学还要难,我觉得不可思议。教好物质的量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介绍的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化学计算打下基础。物质的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对于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不好理解,灵活运用更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磨练。然而,很多老师却在执教过程中走入了教学的误区。在课堂上”一而再,再而三”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心血讲解有关物质的量问题和大谈摩尔等内容的重要性。结果呢?学生掌握程度仍然很一般,最主要的是冲击学生的学习士气。这从学生的学习状态上也看的出来,部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物质的量》教学反思35等内容。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确理解其内涵并灵活运用该物理量进行计算是中学生必备的化学能力。但初学者常感到这一概念出现得很突然、很抽象,甚至难以琢磨。因此,做好该部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许多教师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对此已经进行了大量深人细致的摸索,形成了多种教学方案。有的先介绍常见的基本物理量,然后直接给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单位,课堂效率貌似很高,但学生往往因“被填鸭”而“一知半解”有的利用化学方程式,从宏观质量和微观数量两个角度对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分析,引出“桥梁”一一“物质的量”,从旧知到新知,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但接下来的学习依然困难重重;有的从或生活中实例出发,化抽象为具体,巧妙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美中不足的是不能很好地联系“摩尔”与“摩尔质量”的学习。

 

本节课设计紧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以问题驱动教学。具体来说,先通过复习初中学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采用举例、推理的方法对算式进行变形,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然后,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标准,建立“团”的概念,进而学习“摩尔”、“摩尔质量”的含义;最后通过对“相对原子质量”意义的分析,类比出“物质的量”的概念。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内容呈现次序,巧妙地降低了对“摩尔质量”理解的难度。整个过程层层深人,环环相扣,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探究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此外,这节课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诱导式,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感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根本”的教育思想,有效地调动和保持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与热情,较好地落实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然而,本节课中计算量偏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如果学生对微观粒子的概念不太清楚,学习起来仍会有较大困难。另—方面,学生计算和讨论耗时较多,致使课堂时间紧张。不过,从学生课堂的表现、课后交流和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对“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形成较清晰的认识,整体效果较好。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篇一:物质的量

本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初学时会将“物质的量”与“物质量”混为一谈,在教学中可以类比学生学过的一些物理量,如质量、时间、长度、温度、电流强度等,这样学生就可真正体会“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意义。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生学好这一节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节课通过启发、对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我们熟悉的知识来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进行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教学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设计实验:如何用普通天平测量一粒大米的质量?也可以安排在课前完成。然后进一步假设,如果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粒的大米能满足全球 60 亿人吃多久?学生通过计算可以深刻体会到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

在进行物质的量教学时,我是按以下程序进行教学的:

(1) 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给出物质的量的符号

(2) 介绍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3) 介绍摩尔的基准,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4) 讨论使用摩尔的注意点

(5) 讨论出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6) 例题分析

(7) 习题巩固

(8) 师生共同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在进行摩尔质量的教学时,先回顾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知道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和一个碳原子质量比为 16:12 ,然后同时扩大 NA 倍,比值还保持不变,而 1 摩尔碳原子质量为 12 克,所以 1 摩尔氧原子质量为 16 克,可以进行推广, 1 摩尔任何原子的质量当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这样摩尔质量的理解便顺理成章。在进行物质的量计算教学时,以两个关系式为抓手:

N=n · NA

在解题过程中强调带单位运算,还应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因为规范化的解题格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篇二: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摩尔虽然和千克、米一样也是一个单位,但学生却感到无法建立起它和“物质的量”的联系。有的学生反映物质的量不就是物质的质量或者数量吗?质量和数量不都有各自的单位吗?何必再来一个摩尔。学生问题不少,使教学内容难以推进。回头想来几乎每界高一学生在学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都很煎熬。仔细一想,并不是学生笨,初中“微粒观”的过低要求是导致物质的量计算失败的客观原因。

初中化学课标对微粒观的要求“(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知道”是教学中最低层次的要求,从以上诸多的“知道”可以看出,()初中课标对初中学生“微粒观”的要求仅仅是能感受微粒的客观存在的直观的层面上,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要求会看,不要求会画,1至18号元素不要求背诵。对于电子,初中学生仅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关系密切”。由此看来初中课标对微粒观要求是偏低的,它导致初高中教材的脱节。

作业中的典型问题如“1个CO2含1个C原子, 1molCO2含1个C原子”,可见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物质的量的定义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根据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经常给学生举例子。我常用的一个例子是一箱啤酒装12瓶啤酒,两箱啤酒共有24瓶啤酒,x箱啤酒共有12x瓶啤酒。1mol微观粒子就像一箱啤酒是一个集体,只不过一箱啤酒的个体是12个,而1mol微观粒子个体是6.02×1023个。当学生感到概念模糊时,不要直接想微观粒子的情况,而是想想啤酒的集体“箱”和个体“瓶”的关系。

好在“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而提高难度。

篇三: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物质的量——摩尔(mol)作为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效果,固然很重要。但是,我们不是一直在讲教学遵循的原则:重点突出讲、难点分散讲。物质的量——摩尔(mol)这个微观世界的抽象概念及其应用,对于学生而言,它的难理解度和我们即将接触到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媲美。我们采用的传教方法应该是“潜移默化”,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真谛,将知识的难点在逐步的教学过程中层层渗透,大家都明白“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道理!学生的消化系统要切实保护,如果等出现消化不良时,那就会前进后出,也就是我们教师经常抱怨的“耳旁风”现象。教学面对的是群体而非个体,课堂上看到广大学生洋溢着喜气,你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才算是行之有效。相反,大部分学生产生怕学、惧学、厌学心理,那么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就不知道去哪里“讨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