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小高考资料

篇一:江苏小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S。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

1、水:(1)含量: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 2、无机盐

(1)存在形式:离子 (2)作用

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PO43-是合成核苷酸原料、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第二节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C、H、O 3种元素组成。 2、分类

附:二糖与多糖的水解产物: 蔗糖→1葡萄糖+1果糖 麦芽糖→2葡萄糖 乳糖→1葡萄糖+ 1半乳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 糖原→葡萄糖

3、功能: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4.糖的鉴定: 原理:

(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颜色反应。

(2)还原性糖(单糖、麦芽糖和乳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 (3)斐林试剂:配制:0.1g/mL的NaOH溶液(2mL)+ 0.05g/mL CuSO4溶液(4-5滴) 使用:混合后使用,且现配现用。 条件:隔水加热

二、脂质

1、元素组成:主要由C、H、O组成,有些还含N、P

2、分类:脂肪、类脂(如磷脂)、固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3、共同特征:不溶于水 4、功能:

脂肪: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 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固醇: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脂肪的鉴定:

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在实验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显微镜观察→橘黄色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1、元素组成:除C、H、O、N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 2、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 氨基酸结构通式:

氨基酸的判断: ①同时有氨基和羧基

②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区别:R基的不同)

3.形成: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相连而成肽链,多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二肽: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

多肽:由n(n≥3)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形成的肽链。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空间结构不同 4.计算: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 - 肽链条数。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条数

5.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注意有关蛋白质的功能及举例)

6.蛋白质鉴定: 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四、核酸

1、元素组成:由C、H、O、N、P 5种元素构成

2、基本单位: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1分子磷酸

脱氧核苷酸 1

(4种)1A、T、G、C) 1分子磷酸

核糖核苷酸 1

4种)1A、U、G、C) 3、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 核糖核酸(RNA) 4、生理功能: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原核、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方法:

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

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2、注意:

(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 (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

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 第二节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一、细胞的类型

二、细胞的结构 1.细胞膜

(1)组成:主要为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和蛋白质,另有糖蛋白(在膜的外侧)。 (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 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通透性。

(3)功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识别(与细胞膜上糖蛋白有关) 2.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有支持和保护功能。 3.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细胞质基质:为代谢提供场所和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状、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2)细胞器:

线粒体(双层膜):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含少量DNA。

叶绿体(双层膜):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类囊体上有色素,类囊体和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

内质网(单层膜):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单层膜):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液泡(单层膜):泡状结构,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核糖体(无膜结构):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小结:

★ 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 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 ★非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特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特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4.细胞核

(1)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

(2)核膜:双层膜,有核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必须通过核孔。) (3)核仁: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周期性的消失(前期)和重建(末期),核糖体中的RNA来自核仁。 (4)染色质: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

(5)功能:是遗传物质DNA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否具有核膜)

5.生物膜系统: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形成的统一整体的结构体系。在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方面,生物系统也发挥重要的作用。 6.细胞的完整性:细胞只有保持以上结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通过外排作用向外分泌物质。 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原理: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

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质壁分离”。

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一节 ATP和酶 一、ATP

1、功能: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注:生命活动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葡萄糖); 生命活动的储备能源物质是脂肪。 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2、结构:

中文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

构成: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磷酸基团 简式: A-P~P~P

(A :腺嘌呤核苷;T :3; P:磷酸基团; ~ : 高能磷酸键,第二个高能磷酸键相当脆弱,水解时容易断裂) 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酶

Pi

+能量 注:

(1)向右:表示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 向左:表示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生物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在人和动物体内,来自细胞呼吸;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2)ATP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原因是细胞中ATP与ADP循环转变,且十分迅速。 二、酶

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少数核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它们被称为“核酶”)。

2、特性: 催化性、高效性、特异性 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PH: 在最适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PH过高或过低,酶活性丧失)

(2)温度: 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温度过低,酶活性降低;温度过高,酶活性丧失)

另外:还受酶的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的影响。

第二节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1940美国,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糖类中的氢也来自水)。

1948 美国,梅尔文·卡尔文:用标14C标记的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进一步了解到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1、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等)。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3、方法步骤:

(1)提取绿叶中色素:称取绿叶5g→剪碎置于研钵→放入少许SiO2和CaCO3→加入10mL丙酮→充分研磨→过滤→收集滤液(试

篇二:生物小高考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三)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可能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别是

A.丙酮酸、二氧化碳、葡萄糖 B.丙酮酸、葡萄糖、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丙酮酸、葡萄糖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2.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内的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B.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C.腺嘌呤核苷(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D.蛋白质分子中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打开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

3.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卵细胞、神经细胞虽没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C.肺炎双球菌等原核细胞、酵母菌等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蓝藻之所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4.下列哪一组实验材料适合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A.H2O2、过氧化氢酶 B.淀粉、淀粉酶

C.A、B两项均合适 D.A、B两项均不合适

5.下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甲、乙、丙、丁四种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衰老叶片中甲、乙色素的含量显著减少

C.甲、乙、丙、丁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

D.丙、丁两种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6.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相关实验中,试剂选择错误的是

A.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

B.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C.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

D.在“探究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选择0.5g/ml的蔗糖溶液

1

7.光合作用过程中,CO2的利用过程及场所分别是

A.光反应、叶绿体基质B.光反应、叶绿体基粒

C.暗反应、叶绿体基质D.暗反应、叶绿体基粒

8.关于细胞癌变、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多

B.细胞的衰老意味着机体在衰老

C.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变大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9.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为

A. 2n+m B.n+mC.2m+n D.n-m

10.下列是基因与性状的概念图,图中①②分别是

决定 决定

A.显性基因、显性性状B.基因型、相对性状

C.隐性基因、隐性性状D.基因组成、性状分离

11.遗传学检测两人的基因组成时,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分析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A.甲可能是男性B.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基因突变

12.控制小麦高茎的基因D和矮茎的基因d本质上的区别是

A.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

C.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相同 D.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13.如果果蝇精巢内一个细胞经历数次分裂后形成精细胞,其染色体变化就如图中曲线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b是精原细胞增殖阶段,只进行有丝分裂 B.b点,细胞成为次级精母细胞

C.c点,细胞发育为成熟精子 D.c—d是减数第二次分裂阶段

2

14.某物种的成熟生殖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从形态上分析,这16条染色体两两相同,共有8种形态,则该物种的正常个体是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八倍体 D.单倍体

1515.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C 占30 %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 解旋酶作用于①②两处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 C + G ) /( A + T )为 3 : 2

C.若 ① 处后T变为 A ,则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变化

1414D.将该基因置于N 培养液中复制 3 次后,含N 的DNA分子占3/4

16.在果蝇卵巢中不能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是 ..

A BC D 17.下列各种遗传病及其病因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白化病——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

B.红绿色盲——X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多对基因控制的多基因遗传病

D.猫叫综合征——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18.下图表示某植物体细胞中的三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植物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B.用于与之测交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cc

C.A与a可用于研究分离定律

D.A、a与B、b可用于研究自由组合定律

19.在如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鸟要使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A. y≥20xa+5x

C. y≥90xa+10x

B.y≤20xa+5x D.y≥100xa+

10x 3

20.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

A.3:2:3 B.4:4:1 C.1:1:0D.1:2:0

21.右图表示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人体内某病菌密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种群中存在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

B.A→B抗药性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

C.A→B→C的变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D.抗菌药物诱使该病菌向着抗药性的方向变异

22.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

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 ...

A.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 B.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

C.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D.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

23.右图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培养中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DNApg/每个细胞中的DNA含量变化 (细胞)2 6

A.人工培养肝细胞的细胞周期是12小时 B.DE段一般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C.AB段主要变化是核仁核膜消失 D.在BC段细胞内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24.右图表示内环境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①、②、③组成

B.如果④是肝脏细胞,则②处的O2浓度高于⑤

C.当内环境稳态遭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D.③渗回②的量多于渗入①的量

2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激素、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血浆、呼吸酶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D.②④

26.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不消耗能量

4 22 26 时间(h)

27. 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则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

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28.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D.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e激素

29.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激素种类多,含量高B.激素只运输给靶细胞、靶器官

C.激素虽然不组成细胞结构,但能提供能量

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30. 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内吞细菌时,必须有抗体的参与

B.T细胞和B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因而功能也不同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患者,细胞免疫存在缺陷

D.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将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31.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生物小高考资料)稳定型,

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32.下图中胚芽鞘能弯曲生长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5

篇三:江苏小高考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小高考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x?m?n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y?ma?18x ????????????????②

或者 y?

r

a?18x ????????????????③ 3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TP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注:+ 表示有影响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