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

篇一:最近高考改革方案已在上海和江苏开始实施,某教育机构为了了解我省广大师生

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对当前高考改革的几点忧虑与认识

"txt">● 福建师范大学 黄光扬

高考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社会发展,近两年来国家教育部进一步加大了高考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力度,迈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前进步伐。笔者作为长期关心与研究考试改革的业内人士,在感受到新一轮高考改革“咚咚”作响的前进步伐声所带来的兴奋之余,却也对当前高考改革带有几分忧虑,因此有感而发,谈几 点认识。

一、高考改革有了宏观方面的“指导思想”,却没有具体操作上的“注意事项”

教育部在1999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考改革要坚持三个“有助于”的指导思想,即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这一指导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制定具体改革方案和试点过程中,仅有原则性的指导思想是不够全面的,我们应当记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注意与防范一些容易出偏的典型问题。比如,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是否加重学生的

学习负担;高考改革方案实行后,会不会搅乱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高考改革方案是否与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相脱离;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是否有比较坚实的科学理论依据和实践检验等问题。实际上,在当前高考改革的某些重要环节上,如高考科目组设置改革上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新一轮高考改革除了要坚持“三个有助于”的指导思想外,还须加上“几个不要”的注意事项,至少是不要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要人为地给中学教师增加过大的压力;不要给中学正常的教学添乱;不要脱离中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实际;不要在高考改革上急功近利、冒冒失失等几个注意事项。

二、高考改革既要有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与勇气,又要有实事求事和讲科学的态度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既有明显的政策性,又有很强的科学性。为了把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有关决策者和改革者需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又要有实事求是、讲究科学的态度。然而,新一轮高考改革在有些方面给人的感觉是缺乏科学的态度,显得有些主观、草率,甚至个别地方还有长官意志和好高鹜远之嫌。比如“综合能力考试”,一方面国内外对“综合能力”的

高考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

概念、内涵、测量方法的研究还很缺乏,认识也很不一致;另一方面, “综合能力考试”仅仅从部分保送生这一极其特殊的群体做试点后,还不能说明更多问题的情况下,便迫不及待地加以推广。2001年综合科目测试文件中把“文科小综合”和“理科小综合”定为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与此同时,包含六门课程的“文理大综合”试卷的满分值才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之,在这次高考改革过程中确有一些地方让人感觉到缺乏科学和慎重的态度。

三、用“3+综合”取代“3+X”将有悖于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良好初衷

回顾高考科目组设置改革历程,从最早的文科考6门、理科考7门,到后来的文理科实行各自的“3+2”方案,其改革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在高中毕业会考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减轻高考学生的负担;二是强化专业性向考试,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考生,使达标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分开和互补。而新一轮高考改革提出了“3+X”科目组设置方案是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把中学生所学的九门主要文化课都开考,以利中学教学,同时减轻考生的学习与考试负 担;三是给考生表现个性与能力倾向的机会,有相对自主的选择考试科目的机会;四是给高校一些自主权,提出选考科目,以便高校更好地选拔具有专业性向的优秀新生。应该讲,这些改革的初衷是非常好的。但从近年来的“3+X”试点以及2001年的“综合科目”改革实验趋势来看,似乎有用“3+综合”替代“3+X”的倾向。笔者以为这是不妥的,否则会使高考改革背离良好的初衷,其理由是:

(1)“3+综合”加重了学生的学习与考试方面的负担。如果这里的“综合”是“文理大综合”,即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和地理六科综合,学生实际上就要考九门课程。虽然有些科目列入考试的内容比起单科考试的内容要少,但由于高考的激烈竞争,学生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学习。这样,由于复习面大,因此考生在考“综合科目”时,困难与心理压力增大。

即使是“小综合”,这些问题和现象依然存在。如果是这样的改革取向,倒不如过去的“3+2”科目组方案来得好。

(2)综合能力是重要的能力,应当在教学过程和命题过程中加以适当重视,但“综合科目考试”和“综合能力考试”不完全是一回事。有关文件上认为,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它不是理、化、生、政、史、地等科目按一定比例的拼盘,而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测试。但笔者认为,由于受基础教育文化科目内容、命题取材空间与命题能力测试不够有效的局限,命题也多是拼盘式的。而拼盘式的考试既不利于甄别考生,也不利于引导教学。因此,设置“综合科目”考试的必要性有待重新审视与论证,更不用说要用“3+综合”来取代“3+X”。

(3)“综合科目考试”不利于中学正常的课堂教学,给中学教师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我们把综合科目命题退守到以学科内的综合为主,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那么,更为合理的选择应当是分科考试,在学科内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测试。这样可以促进中学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综合能力,在对本学科所学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之后,还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同相关学科、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教育、科学等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学习,这才是符 合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如果硬是搞“综合科目考试”,无论是“大综合”还是“小综合”,不仅我们的中

学教师不能胜任,而且在评阅试卷、分析试卷、评价教学等方面也不便于操作。世界上有些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多是“全科式”或“半全科式”的教师,其知识结构成“T”字型,而我国的中学教师基本上是单科型教师。因此,近两年来“综合科目考试”中的许多试题,凭高中课任教师个人能力是无法给出完整地解答,因此,过份夸大综合科目考试的作用是不利于中学正常的教学和扎扎实实地推进教育改革的。

(4)用“3+综合”取代“3+X”是不利于高校选拔新生的。据称“综合科目”是考查学生对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在一张试卷中用120分钟或150分钟的时间同时考查3门甚至6门课程内容,这对有关科目内容的考查深度及广度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这对高校选拔具有专业性向和学科潜能的优秀考生是不够有效的。实际上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较,我国中学的课程门数较 少,一些课程如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习内容由几册教材来反映,而有些国家如澳大利亚、韩国、法国等国家,他们的高中课程内容分得较细,门数多的可达四五十门。这样算来,我国高中的一门课程如物理学,可能就相当于其他国家中学开设的几门课程或几个考试科目。这说明,我国高中有些科目的内容综合性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单科考试,有时就相当于国外由几门课程形成的综合科目考试。因此,综合科目考试不可盲目搬用国外的模式。如果用“3+综合”取代“3+X”,不符合“三个有助于”的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也不利于提高科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第一,在新一轮的高考科目组设置改革中,不能用“3+综合”取代“3+X”,“综合科目”充其量只能做为选考科目“X”中的一项;考生是否要选考“综合科目”,应该由高校来确定。第二,做为高考内容改革及其导向来讲,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考查“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应当基于本学科内容,强调综合应用与创新并在高考命题中逐步加大测试的比重。第三,从基础教育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基础教育责无旁贷。而高考作为连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需要在考试内容方面对此作适当的而不是过分的要求,以利于引导中学推进素质教育,但切莫脱离实际太超前。

四、高考改革试点有了国家批准的“试验田”,但耕耘“试验田”不能像种植“自留地”那样缺乏全局的观念 每次重大的高考改革举措在全面推广之前,一般都经过试点后再做安排。这是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然而,令人感到有点失望的是,有个别省市作为国家高考改革的“试验田”,长期以来却如同种植“自留地”那样缺乏全局观念。一方面,其改革方案的论证不够充分,地方的专家组和全国的专家组缺少适当的交流;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也缺少有力的、一贯的指导和调控,致使一些高考改革试验方案的可行性与推广前景较差。笔者以为,国家要加强管理,包括对改革方案的论证和试点过程与结果的评估,不能放任自流。今后的国家高考改革试点,在其试验之前,原则上应当组织多方面的专家先论证、后施工,提高高考改革试验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责任编辑 付一静)

篇三:江西高考改革制度从2017年开始实施

ss="txt">据悉江西高考改革从2017年开始实施高考制度改革,望看眼前形势,高考生对这次江西高考改革制度是喜是忧,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吧。因为从2017年起江西高中生的学习课程,英语考试等发生了空前的改变,有些学生会不适应,融入慢,当然有些学生会喜欢这次江西高考改革的制度。

推荐南昌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即日起拨打18770067440王老师的一对一咨询热线):南昌雷式教育-免费咨询电话:0791-88333738;

招生范围:只招收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

热门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小升初、衔接班、托管班、奥数班、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据悉今年9月初,我国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2014年在上海市、浙江省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极为重要又复杂的改革。

在6月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曾提出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实施“外语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单项改革试点。在国务院出台实施意见后,江西省的高考改革又会如何

进行?肖志华介绍说,江西将根据国务院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17年开始相关改革。“换句话说,2017年之前,我们省里的高考制度不会有重大改变。”他说,“我们将根据要求,与全国同步。依据上海、浙江的经验,开始改革。到2020年基本形成一个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目前,江西省教育厅正在对诸如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学分的转换等进行广泛地调研,最终出台一个适合江西省情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革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