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研会发言稿

篇一:高同国董事长在公司调研会上的讲话

高同国董事长在公司调研会上的讲话

近期对子公司的调研,这一路走来,今天是亮点所在。国投从改制到转型,都很成功。成功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就是合肥大建设;

地利:就是与重点局的历史渊源,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和:就是公司团队坚强的战斗力。

关于国投下一步发展,高董事长指出,要实现更大的跨越,走上新的起点:

一是规模上要进一步做大。公司以工程担保为主的格局不能变,要做成合肥乃至全省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专业担保机构,诉讼担保也是这样,下一步要走出合肥,走向全省。国资公司下一步要集中精力做大几个板块,金融服务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国资系统有金融服务牌照的只有国投一家,第一步注册资本就是5个亿。别人5个亿,我们就是6个亿,不是跟人家较劲,而上要走在前面。

二是风险控制要更强。

1、汇报中提到国投下一步将推行项目调查工作底稿制度,我非常赞同。我是做具体业务出身的,我很重视项目调查工作底稿。各家项目调查工作底稿都不一样,是核心的商业机密。

2、风险部很重要。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汇报中提到金盾担保,这家担保公司就不行,跟兴泰有过合作,但几个项目都出了问题,证明其风险判断上有问题,还不愿代偿,信誉也不好。中盈盛达张德本风险控制做得很好,但开拓性不足。

3、人才很重要。汇报中提到的与高校合作,加强人才培训的思路很好。我在兴泰时就与安大有密切合作,是安大金融学院的兼职教授,兴泰是安大研究生实习基地,还与安大联合建立了融资租赁研究中心。安大知名度还小了,要与科大合作。

三是业务创新要有更大力度。国投开展的都是一些创新业务,下一要做得更好。诉讼担保走出合肥,我还有一些资源,需要的话,我帮你们跑跑腿。

对公司提出的相关问题,如金融办葛主任到公司调研、国正小贷投资款收回的问题,高董事长都表示了全力支持。总之一句话,国投担保大有希望。

高董事长还就国投的品牌影响力建设,包括国资公司品牌建设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篇二:某建筑企业建筑业调研会发言稿

发 言 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我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我公司是一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贰级企业,近年来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增项了市政公用、装修装饰、土石方、钢结构工程等专业承包资质。很荣幸今天能代表巴中的建筑业企业向各位领导汇报、和各位同行互相交流建筑业市场的相关情况,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业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巴中发展迅速,经济发展带动建筑业迅猛发展,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吸引了大量外地建筑企业强势入驻,而巴中本地建筑企业发展严重滞后,缺乏市场竞争力。

1、企业资质普遍偏低。现阶段招投标项目大多要求具有房建施工总承包贰级以上资质,而全市共有壹级建筑企业一家,贰级建筑企业二十余家,三级建筑企业四十余家,而参与竞争的外地企业多达一百余家,基本都为特级、壹级及贰级资质建筑企业。目前建设规模超过千万元的项目,均要求二级及以上企业资质方能参与投标,因本地企业资质不足,参与竞标的80%为外地企业,严重冲击了本地市场,导致本地企业中标率极低,企业业绩偏少,形成恶性循环。

2、高级人才紧缺。巴中近年快速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招投标项目需要壹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执业资格等条件,本地企业项目经理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多数是由以往的二级项目经理转为二级建造师,文化水平较低,很难采取人事考试的方法取得更高的执业资格,本地企业高级人才十分紧缺,也因此无法参与更大规模建设项目的竞标工作,无力和外地企业竞争。

二、措施和建议 由于巴中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要求不断提高,建筑技术标准的不断升级,企业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为减小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的差距,提高市场竞争力,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扶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市场竞争中,因本地企业资质较低,后劲不足,发展缓慢,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对招投标工作信心不足,希望主管部门能大力引导和支持本地建筑企业拓展业务,在政策上放宽要求,鼓励企业进行相关资质升级及资质增项。

2、培养、引进高级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引进外地壹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等人才,鼓励应届建筑类毕业生积极参与相关执业资格,同时希望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呼吁、协调相关部门,降低考试门槛、减少评审程序,从而使本地企业积极进行人才储备,增强竞争力。

3、加强行业监管,确保公平竞争。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公平、公正、合理的招投标评标办法,杜绝在招标文件中设置苛刻条款恶意排挤本地企业,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工程招投标中的报价行为,抵制恶意竞争行为。 近年来,建筑业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建筑工人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努力提高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并积极支持巴中本地叁级资质企业升级为贰级,并鼓励各企业申报增项资质,对我们本地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公司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也正进行由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升级为一级资质的申报工作。 希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今后继续整合现有建筑业资源,加强对本地企业的培育,对建筑人才的培训予以政策照顾,提升成熟够条件企业的资质等级,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拓展市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各项困难,同时积极创造优惠条件,使得巴中建筑业企业日益壮大,为巴中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篇三:在企业管理与发展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就企业管理与发展问题的浅薄看法

——刘伟

企业管理和发展方面的话题,是一个大话题。在这里简单讲一下个人的浅薄认识,仅供参考,请批评指正。

第一个问题说说管理。管理与发展,首先是管理,只有在严密,实际,充分,高效管理的前提下,保证企业正常运转才谈得到发展,管理就是基本功,就像学习一样要把基本知识掌握好,把基本功练好,那么企业发展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是管理工作的果实,管理是贯穿企业的诞生,发展甚至消亡的全过程的重要工作,不是也不可能想抓就抓,想放下就放下的事情。

谈到管理,有几个原则我想重点说一下。第一个原则,言而有信的原则。我们是否能够把这个原则贯穿在自始至终的管理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至于道理很简单,不少老话,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九鼎’,‘言而有信’,‘无信无德’等等吧,做人是这样,管理企业,经营企业对内对外犹如做人一样,说了就要兑现,吃亏上当吸取教训就要交学费,宁输钱不丢人。特别是领导同志,不要想说啥就说啥,信口开河,前脚说了后脚就忘,可别人忘不了,时间一长谁还能相信你,一个不被大家信任的领导是不可能办好企业的。所以这是个原则,不能随便说,不负责任的随便说,随便许诺。

第二个原则,法律是严肃的原则。企业不管大小,也不管多少都有规章制度,小的说叫规章制度,从国家大的说叫法律,为了提高对它严肃性的认识,我况且称它为法律的严肃性。企业的各种规定,规章制度等法规性文件是规范企业员工和运转的规范性文件,它是企业处理一切事务的重要依据,因此它应该具有相当的严肃性。

我们在企业建立之初就成文或不成文形成种种规章、规定、制度等具有约束性规范性的企业法规,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在不断的补充和完善,逐渐形成每个员工的‘习惯’,换句话说也就是一个企业‘习惯’,因此我想说关于严肃原则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的延续性。大家应该知道历史的经验是宝贵的,很多经验不是也不可能是前人凭空臆造的。因此注意保持企业法律的严肃性对于企业是很重要的,企业任何一项变化或变动的完全实施都需要时间,需要所有相关人员去重新适应,这个过程是需要控制的,如果失控,相关的员工不明确,不认真或无所适从,那么带来的将是企业有形或无形的损失,或大或小。因此我说,

企业调研会发言稿

历史形成的这种规章、制度等在没有可行可靠有效的东西替代之前不可轻言修改,废而不除甚至废除,这好比一个罐子虽然旧了还有些漏,但它还能盛水,你要是在没有新的之前先把它摔碎了那你就没的盛水了,用手捧吧。但这并不是说历史形成的东西就不可以改变,我的意思是说虽然是历史的但同时也适应现实的有

效的,那就没必要修改它。它是历史的但它已经实践证明确属过时的,已丧失可执行度甚至成为企业管理与发展的绊脚石时当然要修改,就像国家修改和废除过时的法律、法规一样要经过必要的程序来进行修改或废除,不能凭个人的兴趣喜好,凭个人的一句话,这么严肃的事情就成儿戏了,是不可以的。所谓创新是相对旧的而言,但并不应该笼统的说是创新就好,好不好对不对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历史证明它为企业发展显现了贡献它是对的,否则就是错误的,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可不是说凡是旧的就都要改改它。我们要反对拍脑门,心血来潮,一觉醒来一个决策。要决断在认真全面的调查论证之后,而不是之前。同时,人员不管怎么更迭,一定要尊重企业法律的严肃性,任何员工都要在企业法律框架内工作。像常见的越级指挥现象,实际上也是不把企业组织结构的法律当回事,高级领导要老是越级指挥那还何必搞出那么多的机构,还要配许多负责人。人的能力总是有局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

第三个原则叫整体划一的原则。在管理中一定注意不管单位大与小,人员多与少,经营的规模怎么样都要注意它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会存在点与面的问题,都会存在由局部扩展到全局的问题,没有单纯的独立的人与事件。在管理中一定要注意整体划一的原则,在作出某一个决议前一定把相互关联的问题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利害分析清晰。每个单

位部门中的最高领导者因为地位高,做得好,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会最大,反之则有可能破坏与损害性最大。

第四个就是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企业管理是企业全员的管理,绝不只是管理人员的事,更不只是基层员工应该如何如何的事,每个人都有责任,不过是层面深浅,高低,涉及面大与小的问题,但绝没有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的问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企业也一样,大家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领导错了,你有私心跟着领导跑,你不去劝说,不去提出反对意见,到时事情砸锅了,你推给领导就不太公平。不应该说领导就高明,群众就愚蠢,因为群众在做着每件具体的工作,是在第一线,他们是最了解实际的,最有发言权的。所以说管理首先是共同的。其次是说有区别的。有句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总要有个最终决定人,这本身没有错,因此随之区别也就产生了,既然你负的责任比人家大那么你就要比别人敢于担当,既然你负的责任比别人多那么你就要为企业多贡献,这就是区别。既然有区别就要区别的清晰,不能够说一套做一套,谁的事谁做,而且要做好,谁见过正常比赛教练员,裁判,领队,急眼了一块跑上场踢球的,没有,因为有规矩,企业既然也有规矩,那么企业的全体员工也都要共同遵守这个原则,为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共同但有区别的收获。

下面说一说发展问题。其实发展这个问题应该也是一个贯穿企业诞生和成长过程永远相伴的话题。他是一个设立,修订,再设立,再修订的议题。但不管怎么设立和修订,有几个要点是非常重要的,一,要做什么,我们服务的对象(目标)是谁。二,谁来做,也就是人的问题。三,怎么做,也就是方法问题。以上要点还都需要有一个实际切实的可行的方法来加以保证。

企业要选好产品或服务,也就是方向,因为任何产品或服务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只不过或长或短,因此要调查研究,要做市场分析,要分析对手。要确定我们为哪些人(机构)服务,企业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不管通过怎样的方法,不管是规模化还是高科技含量,还是独此一家等等。

二就是人的问题,做哪行事要有哪行人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有人说外行就能领导内行,像三国中的刘备有什么武艺?,不照样指挥千军万马吗?。从表面看是这样,但有一条,刘备知道要桃园三结义,刘备会膝下摔阿斗等等,他会用人。也就是说,不大内行甚至外行,但我们可以以德服人,能够把他们团结起来为我们去做内行事,那实际上是我们就间接地成了内行。一个合理的全方位的人才结构很重要,技术人才,行政人才,万金油人才都需要合理搭配,各自独挡一面。在舞台上我们不可能同时扮演两个以上的角色,除非下台换行头再上台。大家的事大家做,不是说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