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编制的流程是

导学案编制的流程是

2012-2-15 14:46:00

 

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一、导学案的含义 导学案是老师根据一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的,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 教学合一 的蓝本。二、编制导学案的目的1、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被形象地称为学生学习的 路线图 、 指南针 、 方向盘 ;2、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课堂动态生成情境;3、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有效结合。4、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5、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学习的分层次和个性化,体验知识的 超市自选 三、导学案编制的步骤学生不会学是事实 没有培养训练过自学能力学生如何会学,如果纯依赖 喂 ,给双 筷子 自然也不会吃。学是核心,案是设计,引导学习的方案就是导学案。导学案就像学步车,能让学生由 学步 到 奔跑 。导学案只是辅助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学生会学。导学案有四个步骤:第一个是出示目标,这节课学什么,一目了然。学生接到导学案,哪个题会哪些不会,学会不会的,OK!第二是围绕目标制定的学法指导,以前是备教材,现在是备学情,备学法。编导学案就像老妈做饭,她知道哪个孩子喜欢吃什么东西,所以做的饭菜可口适宜。建议老师用八成精力来编导学案,把一成的精力放在课堂上。导学案要有重点提示,要有具体的学法指导,不 喂 了,连 筷子 都不给,怎么让学生吃呢?导学案的奥妙在 分层 ,在因材施教上,老师下再大功夫都不为过。第三是学习过程设计,必须设计,必须是自学,展示,反馈。学又分为:独学、对学、群学,一切的好课堂都是这样的流程。利用好黑板,高效课堂神奇就神奇在黑板上,它像超市的货架子,要想实现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必须多设置黑板,让学生有充分的展示的舞台。成人都爱面子,学生更乐于表现。你让学生展示,他哪怕狗屁不会,也会向人请教。无限放大展示,一人一块黑板,我就看你在黑板的展示,不会,抄一遍也是学习。靠讲,永远没希望!要分层教学,给学生具体的学法指导,放大展示,利用好学习小组,互相找问题,老师上课就是看 错号 ,研究出现的问题。高效课堂就是学会不会的,围绕问题研究问题。会的不学,都不会也不学,一上课就是处理问题。第四是研究达标测评问题,描述我所主张的课堂学习。要求学生有 三宝 : 活页夹 、 双色笔 、 纠错本 。把圈出来的问题解决掉,你治好你的 胃病 ,我治好我的 鼻炎 。你学你的,我学我的,他学他的,各人忙活自己的事,干吗让一百分的学生还在做基础题?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如何设计学习过程,课堂只有一个任务, 学会不会的 ,未来的想法,课堂变成 一个黑板呈现一个题 ,上课学生扎堆,不会哪个扎哪个堆,解决完了自己的问题,再去解决其它的问题。那才是真正的高效!四、导学案的编制  (一)编制导学案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与传统教案不同,传统的教案形式是立足于教师 如何教 ,而导学案必须立足于学生 如何学 ,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导学性原则: 导 就是指导、引导; 学 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 案 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体现 导学 ,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的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的安排,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让导学案成为学生的 路线图 、 指南针 、 方向盘 ;3、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分层探究,有序引导,逐步生成,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教材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所以设计导学案要做到 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导学简单化。

4、层次性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5、实用性原则。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 教学合一 的载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价值。在编写导学案时要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现有学习能力和老师自身的需求出发,合乎学生使用和老师使用,操作起来简便易行。  6、规范性原则。导学案虽然具有学科特点,但从导演案编制流程、导学案的基本组成、格式要求、容量要求等方面统一规范。 7、简约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体现简约,即用最精练的语言来表述,需要读的文字不宜过多,过繁,给学生造成一种视觉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负担,对学案敬而远之。 8、整体性原则。编制学案要站在整个教材文本的高度,注意知识的前挂后连,举一反三,切忌目光短浅,只看到某一节,几节。必要时,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大胆取舍。  (二)导学案编制的基本要求1、吃透教材打基础。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无论是导学案的编写还是学习都离不开教材。因此,编前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要求,提炼知识脉络,把握重点、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找准关键,研究学法,探寻规律,深挖情感因素,为导学案的编写打好基础。2、 二度创作 有提升。对导学案,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参考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好教材,把握好对教材的 翻译 和 二度创作 。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 翻译 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时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导学和探究的问题能引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3、紧扣目标抓落实。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有适宜于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必须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对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4、逐级生成讲实效。一节课的好坏,不是学生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复制和学会上,更重要的是看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碰撞,对问题的质疑,文本的批判,动态的生成。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的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一目了然,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各层之间要由此及彼,自然衔接。一般地说,依托导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基本掌握基本知识,基本解决导学问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5、分层学习重差异。导学案的做到 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 。即把知识转化为导学问题、探究问题、把问题按阶梯式由易到难呈现出来 。设计问题要本着以下要求:(1)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2)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和细碎。(3)设计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并思考;(4)设计的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5)设计的问题所用叙述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多用 想一想 、 议一议 、 试一试 、 练一练 等问题情景去设计学习过程,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老师。 通常针对学生层次,可将问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 基础题 ,主要指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力求全体学生在利用导学案 独学 文本的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二层次为 提升题 或叫 拔高题 ,这类题目在知识上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力求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 独学 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三层次为 拓展题 ,这类题目有更强的综合性和难度,并与生活实践相对接。力求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在利用导学案 独学 基础上能基本解决。在学生对照导学案 独学 的基础上,通过 对学 、 群学 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6、学法指导在其中。

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导学案不是教案,更不是习题集。它要体现学生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如指导学生如何有效预习?如何整合课内外资源搜集有效信息?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如何进行问题展示?如何进行问题质疑?如何用好纠错本?如何用好双色笔?如何整理学习笔记?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等。通过学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三)导学案编制的基本规范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 路线图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展示的效果和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达到高效。因此导学案的编制过程,实际上是对老师业务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学科组成员团队合作的集中检验,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概括地讲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 四个统一 即:统一编写程序、统一基本环节、统一课时容量、统一编写格式。1、统一编写程序:每周集体备课时间,由主备人提交下一周的导学案,组内成员集体研究,并分配接下去下一周的备课任务。基本流程为:主备 集备 自备 修订。具体指:主备人自主备课(主备) 备课组集体备课并由主备人修改(集备) 包科领导签字印刷 上课教师补充(自备) 课后修订的流程。当周备下周的导学案,每课一案,先由主备人 个备 ,然后返回学科组 群议 ,主备人再根据大家好的建议进行 修订 ,然后分给相关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实际进行 个备 ,最后结合实际的授课经历,做 课后修订 。2、统一基本环节。一般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设、学法指导或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测评反馈、课后反思几个环节构成。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掌握、运用的概念、公式、要点等;能力目标:需要学生提升哪些能力;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含在学习材料中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个性发展目标。目标要简洁、清晰、准确、全面,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忌大而空。重点难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考纲,确定重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信心。学法指导/知识链接。把本节内容融贯于该学科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即助学资料),本节学习需要哪些其他知识。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学法指导,或对某一环节的设置、某一问题的深入进行点拨。自主学习:包括学习提示、梳理内容、问题预设。复习巩固的内容可以以少量的题目进行复习,导学部分的内容不能习题化,应将知识点问题化。合作探究。更深一层的问题,对知识的拓展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基本能力的提升。学生需要同组内讨论才能解决或获得基本的思路。测评反馈。包括基础达标、能力提升、拓展延伸。对当堂知识进行巩固、提升、延伸。反思小结。对当节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3、统一课时容量。4、统一编写格式。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每个导学案的份量要适宜,不要过简,也不要过繁,要合乎实际操作,有实效。尤其要精选习题,坚决杜绝 题海 战术。所编制的导学案的容量以学生预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  (四)导学案的编写过程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 路线图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展示的效果。因此导学案的编制过程,实际上是对教师业务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综合体现。导学案的编写要充挥学科组的集体智慧,具体流程为主备人(主备) 备课组集体备课并由主备人修改(集备) 包科领导签字印刷 上课教师补充(自备) 课后修订。当周备下周的导学案,每课一案,先由主备人 个备 ,然后返回学科组 群议 ,主备人再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 修订 ,然后分给相关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实际进行 个备 ,最后结合实际的授课经历,做 课后修订  每周集体备课时间,组内成员集体备课,研究下一周的导学案并分配接下去一周的备课任务。具体流程为:个人主备,形成初稿 演做初稿,批注建议 集体备课,形成二稿 主备演做,形成定稿 领导审批,签字印刷 课前二备,形成个案 课后反思,修改完善。  1、个人备课备内容。结合教材把已印好的导学案初稿再通备一遍,备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备一题多解,一解多题、反复拆合、总结规律、提炼方法。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动、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备标准。按照课堂评价标准备课。  2、集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能使备课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制定最佳教学方案。集体备课能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集体备课的安排。每教研组每小周自行确定半天的集备时间,教研组全体老师在本教研组参加集体备课。主备教师将导学案初稿复印给老师人手一份,每位老师在集体备课前将初稿演做一遍,并在初稿上用红笔批注自己的修改建议,集体备课前,包科领导对每个同志初稿演做情况进行检查,在确保每位教师初稿完成的情况下,展开讨论。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负责主持,学科主任要参与指导。集体备课的内容:研讨教学内容。研讨下一教学周的教学内容,按备课时间的计划分工,由主备人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内容,选编的导学案初稿做中心发言,要指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讲出自己对导学案的设计、题目选编内容、提出突破难点的方法、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及实施方法。其它老师做补充,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导学案定稿,交文印室印刷,预习展示课上交给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再下一教学周的计划,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课时数,将任务分配到老师,领悟任务的老师在下一教学周里根据领到的课题,编写导学案,为下次集体备课,中心主言做准备。  (五)导学案的使用1、导学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评不等于讲),有评必纠。2、课前发放,自主学习时间或课下预习自学,教师引领学生明确目标,进行学潮指导,点破重难点。3、完成后由学科班长收齐上交,教师第一次批阅,了解学情并确定重点展示内容。4、课上,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展示,交流质疑,个别重难点老师总结点拨,学生用双色笔修改订正导学案。5、课下整理落实,学生订正完成后收齐上交,教师第二次批阅。6、两次批阅老师都要给出评价,督促学生落实。7、年级组对学生的导学案定期进行抽查量化,督促教师的工作。8、定期整理,装订学案,作为本周重点复习资料。9、分学期进行导学案的评比,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六)学习目标的制定(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参数)  1、课堂标准是设计学习目标的基本依据在新课标中,课堂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不像大纲那样以列举知识点的方式构筑教学内容体系,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既有学习内容的规定,也有学生学习程度的具体规定。内容标准则是设计教学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教师在针对具体内容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内容标准中对该项学习内容的基本要求。学生经过该项内容的学习后,获得一个怎样的学习结果,这些都在内容标准中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有了内容标准作依据,老师设计教学目标就能够 有章可循 ,做到 心中有数 。  2、《教师教学用书》是设计学习目标的参考教师参考书中有教学目标、内容分析、课时建议,在每节中有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教材版块建议,学习教参能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人、广度及课程标准对具体知识、技能要求学生达到的等级。关于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的要求,虽然我们通过学习课程标准心中有底,但毕竟不如通过阅读教师教学用书掌握得更具体、更明确。是设计教案和课堂教学时的重要参考,是教材处理的参考,为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提供了参考依据。  3、充分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堂标准所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主要内容载体,是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体。它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产物。教师预期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还需要借用教师、学生与教材的相互作用,即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教材这个内容载体。因此,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老师还需要仔细研讨教材,明确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然后再结合内容标准提出的标示合理设计出学生学习各项内容应该达到的学习要求。教学内容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照搬,教师要多角度的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对教材进行科学的艺术的处理,将教材内容变成更适合学生学习,更适合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教师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是完全必要的。通过教师对教材组织提升,将知识通俗易懂表述出来,就能帮助学生用旧知识转化新知识,实现由 组织者 向新知识的迁移。  (七)学案问题的层次的设计各科的学案各有不同,但常把学案设置成ABCD四层,A层为基础知识层面,作为理科一般教科书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公式的简单呈现;语文则主要是生字的读音和含义,重点词的解释和应用收集整理。B层是在A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简单应用,理科主要是一些基础题结合基础知识的练习。语文则是对文本大体分析,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故事的大体过程,对人物的大体认识。  C层是进一步的知识运用,理科侧重于钥匙思路的理清和解题规律的归纳,此时常常会设置一两个一题多解的题目,使学生尽快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语文则是重点语句的整理,在人物特点塑造上的作用,反应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特征,反应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D层是理科是一些与实践结合的题目,把知识结合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在一起,一般比较难。语文方面早是布置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的个人小创作。题目的面向不 的学生,AB类主要的题目是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人人过关,重点考查后进生。C类题则主要面向的是班级主要的中等以上的大部分学生,D类则是面向排前的优等生,课堂的精彩常常有他们的来升华。如数学学案常设置有议一议,主要是与本节课相关的以前学过 的学生已有知识的回顾,为本节课做知识的准备。猜一猜则是本节课的知识点的应用于的解题特色,引发学生的知识兴趣。议一议则是对本节课内容的知识点的交流和讨论环节的过程,一般为本节课的重难点的分析理解,争取形成基本技能。练一练则是利用知识直接解题,此时题目一般为基础题,后进生和中等生都能完成。还有演一演、做一做、辩一辩等等环节。具体如何一一落实的结合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学案的制定可能说没有很固定的标准只要自己好用就是做好的,学案的最高境界是学生能不用教师在学案的引导下也能学会知识。  世界最怕认真二字:当老师就最讲认真;  工作最怕落实二字:好结果就全靠落实。 导学案编写中的问题与对策一、导学案编写中的问题:  (一)导学功能不强(去教材化严重)  (二)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差(尤其是文科),目标、内容一致性不高。  (三)习题化倾向严重(不重视规律、方法的探究、整理、归纳、总结、提升),基本上是教材例题和资料习题的汇编(学生拿到导学案,常常是当做练习册来做)。  (四)不关注教学效果的检测。  (五)缺少对反思总结的关注。二、对问题的对策:  (一)研究知识、情感、方法,提出导学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学目标,弄清楚教材设置意图,搞明白学习程序(知识产生、发展、结果、转化的过程)。2、细化研究,把知识系统变成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条(结论从课本、网络、参考书和知识链接上来找 自学引导),同时注意问题的色彩化(知识应用与科技、生活发展的关系等 兴趣催化作用)。3、研究性学习方式的需求,独学、对学、群学的可行性,并指导其相关的学习方式。4、研究知识易混、易错点,并给予相应的警示,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纠错。5、研究个体知识与整体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 由部分到整体,再由整体到部分 分析习惯的养成(系统整理、总结、反思、归纳,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按照上述提出的线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导学索引,提供给大家,安排编写导学案(组长要起重大作用)。  (二)做好使用导学案的培训,引导学生优良的学习规范。1、预习指导。读书、查阅资料、研究习题并写出自己的见解(由学科组长来组织、指挥)。2、课前通报(知识、情感)导学案的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如何研读教材和知识链接,做好课堂上 展示 的准备(展示包括发表、质疑、对抗、纠错、提升、生成,以及习惯和品质)。3、深入思考的习惯,以及记载、归纳、反思、整理的习惯。4、课后系统整理和 适当的 练习要安排空间。以上意见望同志们思考和质疑,并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上一篇:

下一篇:

导学案编制的流程是

导学案编写流程:培训 编写 审核 审批 印刷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抓手,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学习能力,所以导学案的形成既是集体力量的体现,同时又融入每位教师的个性风采。具体而言就是优化集体备课流程,保障导学案质量。编写导学案要求:

(一)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1、时间:各备课组于每学期开学前的暑期(寒假期)安排四天时间集中进行集体备课。

2、地点:年级教师办公室。

3、内容:下期上半学期一个月的教学内容。

(二)基本框架四统一

1、统一基本环节。

一般导学案要包括:(1)学习目标;(2)重难点预测;(3)使用说明;(4)知识链接;(5)学法指导; (6)学习内容(预习自学内容、合作探究内容、自我展示内容);(7)达标测评;(8) 整理学案自主反思。以上各环节可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实际恰当体现。

2、统一课时容量。

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每个导学案的份量要适宜,要符合实际,讲究实效。尤其要精选习题,坚决杜绝 题海 战术。所编制的导学案的容量以学生课前预习时间约15分钟为宜;学生合作探究时间约10分钟为宜;学生自我展示、生师点评时间约25分钟为宜。

3、统一编写格式。

(1)版面要求:以16开纸正反四面为基本格式。

(2)字体要求:标题类文字均为3号加粗宋体,正文为五号宋体。

(3)版面安排: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页眉部分,要包括年级学科、主编人姓名、审核人姓名、批准人姓名、编制时间等;②主体部分,要包括课题、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具体学习内容(预习案、探究案)、达标测评等;③结尾部分,包括知识小结、学习反思等。相关问题后留出适宜空白以备书写。

4、统一审批程序。

编制好的导学案,先由备课组长召集本组成员逐个逐项审核,备课组长要从学案的内容到形式认真把关,认真审核后在导学案编写安排及审核表上签字,再呈送主管教学校长审批,上传教研室谭主任处存档,油印室工作人员按主管教学校长审批单参考年级人数印刷,备课组长到油印室签字领取导学案。。

1、学校每学期利用假期召开九个学科教研组长和高一年级组长(以后包括各年级)和九个学科备课组长导学案编写会议,部署学案编写工作。假期安排四天时间集中进行集体备课、集中编写导学案,编写期间实行全员坐班制,学校领导将进行考勤巡查。假期只编写下学期前一个月的导学案。

2、学校导学案编写会议后,分年级召开备课组组长会议,年级组提出相关要求。会后备课组长先拟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导学案编写模板、导学案数目、责任编写人和审核人,作好分工安排。

3、备课组组长会议后,参与编写的各位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握好教学目标,结合我校学生学情,按照《导学案编写规范与要求》编写适合我校学生学习的导学案。

4、编制好的导学案,先由备课组长召集本组成员逐个逐项审核,备课组长要从学案的内容到形式认真把关,认真审核后在导学案编写安排及审核表上签字,再呈送学校确定的各学科负责人审批,每周各学科的导学案全部汇总到备课组长,并由备课组长上传教研室谭主任处存档(QQ邮箱:596479666,油印室工作人员按学校确定的各学科负责人审批单参考年级人数印刷,备课组长到油印室签字领取导学案。

5、开学实施两周后,根据使用情况再编写下一个月学的导学案,以此类推逐月完成。

6、按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的备课组,学校在课时津贴中发放教案费。

 

导学案编写要求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抓手,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学习能力,所以导学案的形成既是集体力量的体现,同时又融入每位教师的个性风采。具体而言就是优化集体备课流程,保障导学案质量。编写导学案要求:

一、学案编写的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原则上一节课一份导学案。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3、方法化原则: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4、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学案时能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学案的编写模式

1、学案的基本环节

一般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测、使用说明、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预习自学内容、合作探究内容、自我展示内容)、达标测评、整理学案自主反思。以上各环节可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实际恰当体现,可以作适当调整。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具体要求是:

①分析课标,吃透教材,站在课程的角度设计目标。要围绕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个方面来设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原则上以突出2-3个重点为宜。

②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不要用 了解、理解、掌握 等模糊语言,要用 能弄清 、 能说出 、 会运用 、 解决什么问题 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③应有明显的学科特色。

④要紧紧围绕学生兴趣、认知规律设计。

(2)知识链接:即课前小测,也可以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3)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学案的核心,包括预习案、探究案。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4)探究案的使用

①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上课时发给学生,根据探究案的基本环节的设置顺序,依次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如下学习环节: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②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a针对预习自学和自主探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展示内容,小组内展开高效的交流讨论。

b纠正错误,完善答案;明确疑问,准备质疑;拓展研讨,准别提升;

c行政组长组织:控制讨论过程,高效完成讨论任务;对展示、点评、质疑等作出具体分工。

(5)达标检测: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①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②紧扣《课标》、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③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④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⑤注重及时反馈矫正。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

(6)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至关重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深化。

2、统一课时容量

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每个导学案的份量要适宜,要符合实际,讲究实效。尤其要精选习题,坚决杜绝 题海 战术。所编制的导学案的容量以学生课前预习时间约15分钟为宜;学生合作探究时间约10分钟为宜;学生自我展示、生师点评时间约25分钟为宜。

3、统一编写格式

(1)版面要求:以16开纸两面或正反四面为基本格式。

(2)字体要求:标题类文字均为3号加粗宋体,正文为五号宋体。

(3)版面安排: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页眉部分,要包括年级学科、主编人姓名、审核人姓名、批准人姓名、编制时间等;②主体部分,要包括课题、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具体学习内容(预习案、探究案)、达标测评等;③结尾部分,包括知识小结、学习反思等。相关问题后留出适宜空白以备书写。

 

三、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体现五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因问造势,设问探究,以问拓思。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基础知识梳理、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体系,学生胸有成竹。

 3、教材整合是学案的难点。研究课程、课标、教材及高考题,整体把握重难点、核心知识及边缘知识。研究教材的主线,把每一章节具体内容放在整个课程框架下研究编制,注重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制作,跳出教材看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4、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导思、导学、导练, 预习案 、 训练案 要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达标测评是学案的着力点。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1、预习案的使用:

提前下发:课前提前1-2天(保证提前有15-20分钟预习时间)下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有充足时间预习、思考、讨论。

  自主预习:用双色笔勾画出重点、难点,理解内容,并记录自己疑惑点。

教师批阅: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可将预习案收回,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掌握真实学情。

课堂反馈:个人、小组量化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

问题处理:预习中的疑问可以在课堂讨论、学生点评及教师点拨应到位。

自主学习过程 :

(1)明确要求:学生2分钟认真研读【学习目标】、【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研读教材:5--8分钟左右认真泛读教材一遍;5 8分钟研读教材第二遍,重点难点知识重点掌握

(3)勾画标注:指导养成勾画、标注的好习惯。

(4)记录:记录自己学习的疑惑或障碍,写到【我的疑问】处。

以上过程全部由学习小组长统一组织,定目标、定时间、定要求。

教师批阅预习案:

教师通过批阅预习案了解学情,明确学生预习存在的疑难困惑,结合课标对本节课主干知识和核心问题的把握,整合设计好备课设计,确定课堂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的重点。

2、探究案的使用

上课时发给学生,根据探究案的基本环节的设置顺序,依次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如下学习环节:

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1)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①教师指导好做探究案的注意事项。

②小组长组织学习过程:结合探究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探究题目的见解,并明确自己的疑问。

(2)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①针对预习自学和自主探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展示内容,小组内展开高效的交流讨论。

②纠正错误,完善答案;明确疑问,准备质疑;拓展研讨,准确提升。

③学习组长组织:控制讨论过程,高效完成讨论任务;对展示、点评、质疑等作出具体分工。

要求:

A.展示快速,书写认真、简洁。 

B.非展示同学迅速整理、总结,准备补充、质疑。

C.小组长搞好分工,安排好组内任务。

目标:

A.层负责解疑、拓展,达标率100%;

B.层积极补充,扎实落实,达标率100%;

C.层明确要点,搞好落实,达标率100%。

点评目标:

①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进行补充点评并大胆质疑。

②科研小组成员发挥带头作用,提高效率。

③勇于质疑者加倍赋分!

(3)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展示点评的内容可以分为:

  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联系点

  类:规律、方法、小窍门、跟踪练习

(4)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至关重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深化 。那些不能够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要做出具体的帮扶措施。

  3、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和学习成绩各不相同的学生,对完成情况应有不同的要求,每份导学案上的A、B、类题目所有学生必须完成;C类以后的题目,各科任老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具体要求。

  4、提醒学生保存好导学案。固定时间(比如每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可提醒学生集中装订一次。装订好的导学案,可作为学生的复习资料,也是学校检查作业的依据。 

 

 

 

 

 

导学案编制的流程是

关于导学案的编制与操作流程[1]关于导学案的编制与操作流程 关于

导学案编制的流程是

导学案的编制与操作流程天卉中学 赵平一、总体思想 以改变备课方式为切入点,把备“教案”变为备“学案” ,把教学 的立足点、课堂的支撑点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 ,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 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教给学生,突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学案导学的基本内容 教师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种帮助他们学习的工具和学习材料,改善学生对教师教授内 容的预期水平和注意状况,以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预习和复习等调节活动适应教师的教 学内容.我们把这种工具和材料称为“导学案” . (一)学案导学的基本概念 “学案”是教师立足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特为学生设计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 案.它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等文本信息, 通过撷取网络远教资源,集体备课,汇集学科教师群体智慧设计而成的学生学习活动的 一个“学习方案” .编制导学案也可以有学生参与,尤其是课代表参与. 根据这个定义,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 一方面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 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 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学案实质是教师 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 一种重要介质,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案导学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地只是构建的教学 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 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 教师追问点拨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 度的“立交桥” ,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三、编制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1.学生化原则. 学生化是先研究学生,根据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创造作.学案 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学生学习探究走向教材深处的导航仪,要设计适合学生自 主学习的导学案,教师必须把握课标,认真学习教材、准确加工教材、科学补充教材、 合理拓展教材. 2.学科化原则. 导学案编写要体现学科特点,导学案的设计有它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格式,但在具体 设计操作时不可受“式”的束缚而模糊了学科特点,如:数学学科应侧重发现、猜想、 验证、证明、应用,发展学生思维,要体现学科的自身规律,切不可把导学案教条化, 更不可把导学案简化为一份习题,科科一副面孔,节节一副模样. 3.问题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即知识问题化,也就是把要讲授的知识设计为一个个问题,学生通过对一 个个问题的解答,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这里要注意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 即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梯度,既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又不是多么难,好比学生跳一跳 就能摘到果子一样,也就是修好一步步的台阶,搭好一个个的扶手,这样通过对一个个 问题的解答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设计问题要简单些, 就是对于比较难于理解的问题,尽量把难点分散,化为多个小问题,使难度降低,切忌 问题一出就难道一片,这样就使预习不能顺利进行.特别是在课改初期,尤其是理科的 学案,问题最好以填空的形式出现,以减轻学生的心里负担,尽量不用带“?”号的问 题。设计的问题避免重复,也就是就是忌讳问题的答案能够在前面或后面找到,这样的 问题设计是失败的,是没有思维含量的,是没有价值的。

导学案编制的关键在于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知识点的设 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 、质疑、释疑、激思、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思 维并落实知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体现在对题例、问题的选择设计.精选的题例体 现着学习文本的实质内涵,体现着教学重点、难点的落实、突破.所以,学案中的问题 习题的设计,成为学案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问题一定要适度适量,要选取典型题,有 内在梯度,有较强的针对性.只有精选实练,集中探究,重点突破,才能练一题而通一 类,真正保证学生在轻负担下学习活动的实效、高效. 4.整合化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必须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使之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导学案是同年级 同学科共同使用的学习活动方案,它自然的把同学科教师紧紧联合在一起,人人关注, 个个献策,备课中首先要在吃透教材、立足学情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利用各方面的资 源,如远教网络资源、优秀课例资源、中考信息资源、教辅材料资源乃至来自家庭、社 会资源等,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优化、整合,其次在集体备课中集体讨论,汇集群体 智慧,一人主备,组长把关,形成高质量且实用性强的导学案. 5.个性化原则. 共案到手,执教教师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进行个性设计,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活 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细节预设,对重点、难点作引导点拨,对解题思路、方法及知识 规律作归纳总结,可在导学案教学设计时作个性解读,成为执教者的个案. 好的导学案可以培养学生的以下几个能力. 1.自学能力。

只要学案设计坡度小,难度比较适宜,学生就能独立的一步一步,把问题解决掉,把 新知识学会,坚持经常自学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2.探究能力。

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由学生熟悉的旧知识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通过类比、归纳、分析等 的一系列过程,从而探究出新的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3.归纳总结能力。

学案的设计应体现从特殊到一般, 以便于学生的归纳和总结, 一些结论可加以提示, 如: 综上所述等,再辅以填空形式达到最理想效果。

四、导学案编写基本环节 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链接、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 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 1-3 个为宜 ,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公式、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运用,培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或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仔细挖掘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学生个人发展目标。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 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 、 、 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学习重难点 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 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旨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如课前检测; 同时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初、高中学习过程中,以往哪些知识为本节打下铺垫, 本节又为以后学习作了哪些准备。

(四)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生的自主学习,包 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 的过程。学法指导:包括课堂上学生要重点看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 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都是对学 生自学的重要指导。

导学案的作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 助学生理解等等。

(六)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 5 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紧扣目标,面向全体。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1)每一个学点后面尽量跟上对应的练习。为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 大程度的收获,可以适当增加了少量的选做题。

2)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与矫正的基 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 。因此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 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考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 等多种形式。

五、导学案编制的流程 (一)导学案编制的分工 导学案的编写由备课组内的全体老师共同承担,每位老师应服从备课组长安排承担部分 导学案的编写任务。备课组长应提前计划,整体安排。 (二)导学案编制的流程 1.主备(初稿) :按教研组的分工由每一位老师先备出初稿。

(1)熟读、把握、挖掘、整合教材,深入研究教参、课程标准、高考或中考考试大纲, 提前一周编制。

(2)要分层设计,高效实用。

2.集备(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时编写人主讲,要先说明自己编制的思路,并按照导学案顺序,对导学案 内容进行说明,让每个老师理解导学案内容的目的与联系、使用中的处理方式、应注意 的问题、可能的生成性问题等等。之后,全组老师讨论,定出最终意见,并及时在电脑 上对文本加以修改,并打印、由教研组长签条印刷。

3.个性解读. 根据本班学情,预设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点拨点、追问点. (三)导学案的使用 1.做到一课一案,根据情况,容量较大时预习学案要提前一天给学生预习。

2.学生的导学案必须用双色笔完成, 学生预习时必须用黑色或蓝色笔填写导学案, 展示后 完善时应该用不同颜色笔进行完善。

3.杜绝导学案编写的简单化、剪贴化、粗放化。

4.导学案必须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5.学科主任或年级组、 教导处对学生的导学案 (不) 定期进行抽查量化, 督促老师的工作。

六、编写使用导学案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 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 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 。

2.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 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 要始终把学 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中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温馨提示”“友情链接” 、 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 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 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 专题性学案等。

4.多一些激励的话语。

七、导学案的评价原则 1.学习目标明确,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解读简洁明 了。

2.时间的预计合理,课堂预设充分。

3.问题设计紧扣学习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质疑抗 辩,课堂容量大。

5.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引学,主动学习;以导激趣,学生乐学;以导引思,主动 探究;以导引练,创新实践;以导达标,实现高效。

6.让 60%的学生通过自学学会 A、 层基础类知识, B 70%的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完成 C 层知 识技能,有能力完成 D 层拓展。 分享到: 分享到: 使用一键分享,轻松赚取财富值, 嵌入播放器:普通尺寸(450*500pix)较大尺寸(630*500pix)

免费

大小:40.00KB

所需财富值:0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