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毕业论文

篇一:新能源汽车毕业论文

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如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欢迎阅读!

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 徐枭,王巧凤,周荣,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案[J],上海汽车,2009,(5):7-10

[2] 杨婕,消费者对电动汽车购买意愿实证研究-基于政府产业政策理论[J],特区经济,2012,(2):302-304

[3] 李光,影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6):14-18

[4] 霍风利,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3-27

[5] 田萍,新能源汽车是新的经济增长点[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9):74-76

[6] 方海洲,胡研,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分析[J],汽车科技,2009,(3):7-10

[7] 国家 863 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办公室,全球氢能研发及相关政策调查报告[R],2004

[8] 德勤全球制造组,电动车现状与消费者期望之比较[J],全球视角,2011,(1)

[9] 曾耀明,史忠良,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比分析[J],企业经济,2011,(2):107-109

[10] 李东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挑战及对策[J],广东经济,2011,(2)

[11] 迈克尔 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280-317

[12] 李大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

[13] 罗少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4] 杨海霞,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落定,中国投资[J],2012,(11)

[15] 张海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16] 刘浩华,程杨,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风险关键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9)

[17] 章荣武, 钻石模型 及其应用:中国船舶工业产业竞争优势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2006

[18] 赵亮,BYD 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9] 张坤,安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0] 赵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1] 顾瑞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3

[22] 王慧,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3] 温岳中,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4] 方玲,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视角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25] 文凯,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6] 陈柳钦,美日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J],汽车工程师,2010,(10):22-25

[27] 孙浩然,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8] 金永花,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策略对我国的借鉴[J],东北亚论坛,2012,(3):105-112

[29] 高飞,我国电动汽车研发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0] 韩怀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 2. 3. 4. 5. 6.

篇二:新能源汽车毕业论文

0 年左右,即使是储量最丰富的煤炭最多也只能够维持二三百年。就连近代才发展起来的核能发电的原料铀储量也是有限的,而且还存在安全和污染的难题。

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是汽车工业 永恒的三大主题 ,其中的核心是新能源技术。国际上对汽车技术发展方向基本已达成共识:起点是传统汽柴油车,终点是氢燃料电池车。从传统的汽油燃料技术发展到理想的燃料技术之前,必须经过相当长的一个过渡时期。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英文名称:New energy vehicles。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关键字:新能源 2 目 录 摘 要 ........................................................................................................................................ 1 前 言 ........................................................................................................................................ 3 一.研究新能源汽车的目的与意义 .......................................................................................... 3 1.1 研究目的 ........................................................................................................................... 3 1.2 研究意义 ........................................................................................................................... 3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3 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4 2.1.1 政策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并高度重视节能技术及应用 ............................................... 4 2.1.2 推动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 ............................................................................................... 4 2.国内的相关研究 .................................................................................................................. 5 2.2.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政肇支持 ........................................... 5 2.2.2 建立公共效益资金方面的研究 .......................................................................................... 5 三.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分类 ...................................................................................................... 6 3.1 太阳能 ............................................................................................................................... 6 3.1.1 工作原理 ................................................................................................................................ 6 3.1.2 作为驱动力 ........................................................................................................................... 7 3.1.3 作为汽车辅助能源 ............................................................................................................... 7 3.1.4 优势 ....................................................................................................................................... 8 3.2 氢能 ................................................................................................................................... 9 3.2.1 原理 ........................................................................................................................................ 9 3.2.2 优势与缺点 ............................................................................................................................ 9 3.2.3 环保与推广问题 .................................................................................................................... 9 3.3 核能 ................................................................................................................................. 10 3.3.1 核动力汽车的前景 ............................................................................................................. 10 3.3.2 核动力汽车的

新能源汽车毕业论文

发展 ............................................................................................................. 10 四.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 11 五.结束语 ................................................................................................................................ 12 谢辞 .......................................................................................................................................... 12 参考文献 .................................................................................................................................. 12 3 前 言 就现在来看,全球的资源即将消耗殆尽,而发展和使用新能源是我们的出路。新能源最大的特点就是节能、环保、安全。现在已经研究出了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聚变能。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的是新能源在汽车上的应用,其中包含国内外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以及各个新能源汽车的特点,最后并总结出新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研究新能源汽车的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目的 依据我国资源条件和产业技术状况,主要采取制定实施国家交通能源发展战略、组织开展国家重大科技开发计划、实行鼓励性政策等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总体来看,尽管在现阶段国家汽车节能技术发展的方向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但在近中期发展有资源优势和环境友好的替代燃料以调节交通能源结构,减少石油依赖,开发应用节能效果显著的混合动力汽车,降低能源消耗;长期发展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总体趋势基本相同。

1.2 研究意义 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国际社会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问题在交通领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本课题试图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支持的系列研究,得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即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业跨式越发展难得的机遇;从而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空前的关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近年来都加大了新能源的研发力度,以提高自身产业的竞争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得以迎战能源和环境的巨大挑战;进而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为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所以,研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支持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全球从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出发,颁布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正处于科研向产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有望大幅提速,真正迎来新能源汽车大发展的春天。

4 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2.1.1 政策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并高度重视节能技术及应用 日本环境防大臣松本龙认为:一方面积极促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高度重视节能技术及应用,努力做到 开源 和 节流 双管齐下,既满足国内的能源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外依存度。近年来,日本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新能源利用等特别措施法》、《有关电力企业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特别措施法》、《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明确了日本新能源的发展目标和各方责任。

日本政府、美国乐土(Better Place)公司,以及斯巴鲁、三菱等日本汽车厂商共同认为日本环境省实施的电动车试验项目 新一代汽车导入促进业务 ,这一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测试电动车及其电池更换站的可行性。

CNET 科技研究协会认为:汽车明年开始发售环保汽车,该公司将针对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售家用电池充电器。家用充电器将与非丰田汽车兼容,有两种规格:一种可安装在家庭外墙上,一种可安装在车库中。丰田预计第一年销售 2 万-3 万只家用充电器,每只成本在数万日元至 20 万日元之间,其中包括安装成在家庭外墙上一种可安装在车库中。

2.1.2 推动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 欧盟在 2003 年发布了《欧洲未来氢能图景》,并制订了《欧盟氢能发展路线图》。这些措施都有力地推动了电动汽车在这些国家的研发和产业化,增强了其本国汽车工业的技术竞争力。凭借欧洲汽车厂商在柴油发动机上强大的技术优势,欧洲在清洁柴油乘用车方面发展最为迅速。

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立法迄今已有 20 年历史,是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立法的成名作和代表作,给德国在世界上带来很高声誉。它先后经历了《电力输送法》(StrEG)和《可再生能源法》(EEG)2 阶段。德国政府于 2009 年 8 月颁布了 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 ,目标是至 2020 年使德国拥有 100 万辆电动汽车。

有的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来促进能源结构调整,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弗朗西斯 莫涅( Francis Meunier)指出结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科学技术的推动,需要全球共同行动,同时要加大政府支持,开发能源方面的新技术、新工具。

法国国际油学院 IFP School 教授亚历山大 鲁耶(Alexandre Rojey)认为清洁能源成本高于传统能源但必须发展。法国,和环境相关的问题被越来越多地联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当中,我们认为关于该问题应该全盘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我们应当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避免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这涉及到的是将一个保护好的地球如何传递到未来的人类手中。在法国,不同的组织都参与到该问题当中,从政治角度讲,可持续发展部以及许多经济参与者也深感兴趣。法国为此组织了一系列的会面活动,因此为了削减能源的消耗并保护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规,在欧盟也起草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

综上,国外的众多学者从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和产业化方面进行的相关研究认为:新能源的前景是很广阔的,只要技术到位,政策扶持,那么我们就不必担心能源危机了,使用了新能源,就不会出现因汽车排污而引发的众多危害如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5 使用了新能源,世界就不会有因能源而产生的战争,从而世界处在一个和平共进的氛围中。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要体现。持续发展是休戚与共的,能源的开发可以解决 能源危机 的问题,可以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可以使生态可持续,可以使环境变得 友好 ,可以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2.国内的相关研究 2.2.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政肇支持 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出炉,等待最终定稿并上报国务院批准。在这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草案中,纯电动车成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而政府计划投人 1000 亿元左右换取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学者,著名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和城市金融问题专家 陈柳钦于 2010 在全球经济瞭望报刊发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中指出。

中国的经济结构,或者说为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观,政府能够提出 减排 这一目标,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董秀成在经济日报中发表此研究观点。

作为 十二五 的开局之年,在即将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之后,新版汽车产业政策、《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三阶段标准)、 十二五 汽车产业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也将出台,共同推动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升级。

现行《汽车产业政策》于 2004 年颁布,目前已经处于 超期服役 状态。两会期间,有关部门领导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版《汽车产业政策》修订已近尾声,于两会后正式发布。

据介绍,新版《汽车产业政策》删去了《整车特征管理办法》等一些陈旧内容,融入 2009 年年初颁布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十二五 汽车产业规划等新内容,延续之前的鼓励自主开发、鼓励自主品牌等内容,新加入重点发展纯电动等新能源的内容。而对于外资积极推动、但引发中方强烈担忧的合资股比突破 50%的内容,政策制定部门在稍稍放风后表示暂时不考虑放开合资股比限制。

在继续保护政策的同时,各项政策也对新能源、自主品牌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在 朝着汽车产业达沃斯方向努力 这一访谈中赵航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最重要的就是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问题,包括政府政策、体制,还有我们现在自主创新的基础、投入能力,这是制约我们成为汽车强国、成为世界级产业最核心的要素。在这个要素下还有标准、评价、认证、制度等是否适应产业的发展。

学者认为应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学者孙玉芳与张正敏也是这样认为的,应转变观念,关注技术。

2.2.2 建立公共效益资金方面的研究 学者周篁认为应该通过建立公共效益资金,用以支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周凤起指出政府支持、法律保证、引入竞争、依靠科技是新能源发展的战略。邢晓军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支持研发、鼓励信息传播、制定有效的行政政策和经济激励等措施来促 6 进新能源的发展。刘水发指出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法律制度越来越重视新能源创新,中国应借鉴其经验,在大力投入财政性资源的同时更强调市场性创新机制的作用,并在可再生能源法实施和其他相关法律制度上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保障。

三.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分类 3.1 太阳能 太阳能汽车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相比传统热机驱动的汽车,太阳能汽车是真正的零排放。正因为其环保的特点,太阳能汽车被诸多国家所提倡,太阳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日益蓬勃。

3.1.1 工作原理 金焰四射的太阳,其表面是一片烈焰翻腾的火海,温度为 6000K 左右。在太阳内部,温度高达两千万度以上。所以,太阳能一刻不停地发出大量的光和热,为人类送来光明和温暖,它也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聚宝盆。

将太阳光变成电能,是利用太阳能的一条重要途径。人们早在本世纪 50 年代就制成了第一个光电池。将光电池装在汽车上,用它将太阳光不断地变成电能,使汽车开动起来。这种汽车就是新兴起的太阳能汽车。

你看,在太阳能汽车上装有密密麻麻像蜂窝一样的装置,它就是太阳能电池板。平常我们看到的人造卫星上的铁翅膀,也是一种供卫星用电的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依据所用半导体材料不同,通常分为硅电池、硫化镉电池、砷化镓电池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硅太阳能电池。

硅太阳能电池有圆形的、半圆形的和长方形的等几种。在电池上有像纸一样薄的小硅片。在硅片的一面均匀地掺进一些硼,另一面掺入一些磷,并在硅片的两面装上电极,它就能将光能变成电能。

在 利比特布利克二号太阳能汽车顶上,有一个圆弧形的太阳能电池板,板上整齐地排列着许多太阳能电池。这些太阳能电池在阳光的照射下,电极之间产生电动势,然后通过连接两个电极的导线,就会有电流输出。

通常,硅太阳能电池能把 10%~15%的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它既使用方便,经久耐用,又很干净,不污染环境,是比较理想的一种电源。只是光电转换的比率小了一些。近年来,美国已研制成光电转换率达 35%的高性能太阳能电池。澳大利亚用激光技术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率达 24.2%,而且成本与柴油发电相当。这些都为光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将光电池装在汽车上,用它将太阳光不断地变成电能作为驱动汽车运动的动力,这种汽车就是新兴起的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汽车利用太阳能的一般方法。在阳光下,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采集阳光,并产生人们通用的电流。这种能量被蓄电池储存并为以后旅行提供动力。或者直接提供给发动机也可以边开边蓄电。能量通过发动机控制器带动车轮运动,推动太阳能汽车前进。

到目前为止,太阳能在汽车上的应用技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作为驱动力;二、用作汽车辅助设备的能源。

7 3.1.2 作为驱动力 这一应用方式,一般采用特殊装置吸收太阳能,再转化为电能驱动汽车运行。按照应用太阳能的程度又可分为如下两种形式: 1.太阳能作为第一驱动力驱动汽车 完全用太阳能为驱动力代替传统燃油,是几代汽车工作者的梦想。1982 年澳大利亚人汉斯和帕金用玻璃纤维和铝制成了一部 静静的完成者 太阳能汽车。车顶部装有能吸收太阳能的装置,给两个电池充电,电池再给发动机提供电力。12 月 19 曰,两人驾驶着这辆车,从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珀思出发,横穿澳大利亚大陆,于 1983 年 1 月 7 曰到达东海岸的悉尼,实现了一次伟大的创举。这种太阳能汽车与传统的汽车不论在外观还是运行原理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太阳能汽车已经没有发动机、底盘、驱动、变速箱等构件,而是由电池板、储电器和电机组成.利用贴在车体外表的太阳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再通过电能的消耗,驱动车辆行驶,车的行驶快慢只要控制输入电机的电流就可以解决。目前此类太阳车的车速最高能达到 100km/h 以上,而无太阳光最大续行能力也在 100km 左右。

还有一种概念上的太阳能汽车,这种汽车在车体上没有安装光伏电池板,而只是配置蓄电池,而电能全部来自专门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优点是外观与现有车辆类似,没有 quot;另类 quot;的感觉,缺点是要经常到太阳能电站充电,当然续行能力也受到限制。

2.太阳能和其它能量混合驱动汽车 太阳能辐射强度较弱,光伏电池板造价昂贵,加之蓄电池容量和天气的限制,使得完全靠太阳能驱动的汽车的实用性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利于推广。因此就出现了一种采用太阳能和其它能量混合驱动的汽车。

复合能源汽车外观与传统汽车相似,只是在车表面加装了部分太阳能吸收装置,比如车顶电池板,用于给蓄电池充电或直接作为动力源。这种汽车既有汽油发动机,又有电动机,汽油发动机驱动前轮,蓄电池给电动机供电驱动后轮。电动机用于低速行驶。当车速达到某一速度以后,汽油发动机起动,电动机脱离驱动轴,汽车便像普通汽车一样行驶。

由于采用了混合驱动形式,带来了诸多好处。首先,因为有汽油发动机驱动,所以蓄电池不会过放电,蓄电池的容量只要满足一天使用即可,与全用蓄电池的车相比,其容量可减少一半,也减轻了车重;其次,城市中大多数车辆都处在低速行驶状态下,采用电机驱动可最大可能的降低城市局部污染。

3.1.3 作为汽车辅助能源 传统的小轿车,功率一般在几十千瓦左右,而太阳辐射功率至多 1kW/m2,目前的光电转换效率小于 30%。因此全部用太阳能驱动传统的轿车,需要几十平方米的接收面积,显然难以达到。但在传统汽车上可以用太阳能作为辅助动力,以减少常规燃料的消耗,而且现代汽车的电器化程度曰益提高,各辅助设备的耗电量也因此急剧增加。这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太阳能用作汽车蓄电池的辅助充电能源 在轿车上加装太阳电池后,可在车辆停止使用时,继续为电池充电,从而避免电池过度放电,节约能源。

日本应庆大学设计了一款叫做 Luciole(萤火虫)的概念车,它的颜色像萤火虫。

8 这款车曾在北京展览过,车顶上贴有近一平方米的转换效率较高的光伏板,作用是辅助给 12 伏的电池充电,当 12 伏电池充满后,12 伏电池又会给主电池充电。电池充满电时,这辆概念车能行驶 800 公里。

2.用于驱动风扇和汽车空调等系统 汽车在阳光下停泊,由于车内空气不流通,使得车体成了收集太阳能的温室,造成车内温度升高,使车内释放大量的有害物质,从而使车内空气品质变糟。若加装太阳能装置,比如加装太阳能风扇等,则可以为车辆在停泊期间无能耗提供新风并降温,保证车辆再次上路时有良好的空气品质。

汽车天窗的玻璃下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与设置的控制单元输入端相连接,输入端连接车辆空调系统的温度传感器,同时输入端还与蓄电池和点火器相连接。玻璃下方的太阳能电池吸收太阳能,经汽车天窗控制单元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保证蓄电池的电能充足,同时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而太阳能天窗带给消费者的最直接好处是,在夏天高温天气里,汽车在烈日下停车熄火,完全没有能源供给时,能自动调节车内温度。利用内置在天窗内部的太阳能集电板依靠阳光所产生的电力,经过控制系统来驱动鼓风机,将车厢外的冷空气导入车内,驱除车内热气,达到降温的目的。当驾驶者及乘员再打开车门及坐在座位上,不会感觉热浪袭人、闷热难耐,汽车的空调系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车内温度降至舒适的程度。同时可以改善车内的空气状况,冬天也可以减少车内前挡风玻璃的结霜。根据资料显示,与没有通风降温的车型相比,安装了太阳能天窗的汽车驾驶室内的温度最高降低 20℃。利用太阳能供电,节能降温,十分有效地减少了汽车内由热所产生的 孤岛 效应。

目前国内销售的车型当中,奔驰 E 级,奥迪 A8、A6L、A4、途锐等部分车型都已配备了太阳能天窗。

3.1.4 优势 太阳能电动车以光电代油,可节约有限的石油资源。白天,太阳电池把光能转换为电能自动存储在动力电池中,在晚间还可以利用低谷电(220V)充电。

无污染,无噪音。因为不用燃油,太阳能电动车不会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没有内燃机,太阳能电动车在行驶时听不到燃油汽车内燃机的轰鸣声。

与燃油汽车的比较优势。实用型太阳能动力车除行驶速度远低于燃油汽车外,与燃油汽车相比,还是有诸多优势的。首先,太阳能电动车耗能少,只需采用 3-4 平方米的太阳电池组件便可使太阳能电动车行驶起来。燃油汽车在能量转换过程中要遵守卡诺循环的规律来作功,热效率比较低,只有 1/3 左右的能量消耗在推动车辆前进上,其余 2/3左右的能量损失在发动机和驱动链上;而太阳能电动车的热量转换不受卡诺循环规律的限制,90%的能量用于推动车辆前进。

其次,易于驾驶。无需电子点火,只需踩踏加速踏板便可启动,利用控制器使车速变化。不需换挡、踩离合器,简化了驾驶的复杂性,避免了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事故隐患,特别适合妇女和老年人驾驶。另外,太阳能动力车采用创新前桥和转向系统,前后独立悬挂,四轮鼓式制动从时速 30 公里到突然刹车,刹车线不超过 7.3 米。

由于太阳能电动车结构简单,除了定期更换蓄电池以外,基本上不需日常保养,省去了传统汽车必须经常更换机油,添加冷却水等定期保养的烦恼。小巧的车身,灵便转向,可以轻而易举的将车泊入拥挤不堪的都市停车场。

在都市行车,为了等候交通信号灯,必须不断的停车和启动,既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又加重了空气污染,使用太阳能电动车,减速停车时,可以不让电动机空转,大 9 大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和减少了空气污染。

再次,太阳能电动车没有内燃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散热器、排气管等零部件,结构简单,制造难度降低。

3.2 氢能 氢能汽车是以氢为主要能量作为移动的汽车。一般的内燃机,通常注入柴油或汽油,氢汽车则改为使用气体氢。燃料电池和电动机会取代一般的引擎,即氢燃料电池的原理是把氢输入燃料电池中,氢原子的电子被质子交换膜阻隔,通过外电路从负极传导到正极,成为电能驱动电动机;质子却可以通过质子交换膜与氧化合为纯净的水雾排出。这样有效减少了其他燃油的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

3.2.1 原理 众所周知,氢分子通过燃烧与氧分子结合产生热能和水。氢燃料电池通过液态氢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发电,根据此原理而制成的氢燃料电池可以发电用来推动汽车,提供家庭或工业用电或作为手机电池。一原理说起来很简单,但具体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提炼氢燃料的过程非常复杂,而且能耗也非常高。

3.2.2 优势与缺点 用氢气作燃料有许多优点,首先是干净卫生,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其次是氢气在燃烧时比汽油的发热量高。在 1965 年,外国的科学家们就已设计出了能在马路上行驶的氢能汽车。我国也在 1980 年成功地造出了第一辆氢能汽车,可乘坐 12 人,贮存氢材料 90 公斤。氢能汽车行车路远,使用的寿命长,最大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

氢是可以取代石油的燃料,其燃烧产物是水和少量氮氧化合物,对空气污染很少。氢气可以从电解水、煤的气化中大量制取,而且不需要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大的改装,因此氢能汽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推广氢能汽车需要解决三个技术问题:大量制取廉价氢气的方法,传统的电解方法价格昂贵,且耗费其他资源,无法推广;解决氢气的安全储运问题;解决汽车所需的高性能、廉价的氢供给系统。目前常见的供给系统有三种,气管定时喷射式、低压缸内喷射式和高压缸内喷射式。随着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可以为氢能汽车开辟全新的途径。而最近,科学家们研制的高效率氢燃料电池,更减小了氢气损失和热量散失。

3.2.3 环保与推广问题 一般人认为,以氢燃料为动力的汽车只会产生水,事实也的确是这样,那为什么说氢燃料汽车并不环保呢?环球能源网认为,我们必须从其生产原料上来分析,由于技术水平并不先进,以及考虑到成本等的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氢燃料的生产并不是以水为原料,而是以天然气作为生产原料,先前讲到了,如果要电解水取得氢气,那需要很大的能量消耗,而且要生产出能量值与普通汽油燃料相当的氢燃料,我们就需要大量的 10 水资源,水同样也是我们这个星球稀缺的资源,因为我们这里讲到的水是淡水,而不是海水。而天然气的贮存方式相对成熟得多,而且我们可以用并不算多的天然气生产出能量值与普通汽油燃料相当氢燃料。因此,作为氢燃料生产商来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他们宁愿选择天然气。问题就出在这里,天然气也属于化石能源的范畴,那么使用它就必定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们的氢能汽车并不环保。

除了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来分析氢能汽车的未来,我们还应该从经济层面来审视一下其发展现状,如今我们很多的加油站都是以提供化石燃料为主,而没有单独提供氢能燃料的场所,如果我们要利用起的加油站,那么就必须修建大量的输送管道,而且这样做的前提是,氢能汽车的数量一定要达到一个合适的规模,数量过少的话,那修建输送管道的成本就显得有点高了。而如今,我们只能从一些新能源展会上才能看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身影,大街上主要行驶的还是普通汽油驱动的汽车,即便是在巴西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大国,其 80%以上的汽车使用的也是乙醇,而非氢燃料电池。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还很难将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出去,至少在工艺上我们还不过关。

3.3 核能 3.3.1 核动力汽车的前景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然而地球数十亿年积累的能源却是短期不能再生的,所以更为高效、更为环保的新能源将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核动力汽车便在此基础上诞生了。

3.3.2 核动力汽车的发展 早在 1957 年,美国福特公司就生产了第一辆核动力汽车!首先让我们回到 50 年代。当时的人们对核能的威力充满了敬畏。于是在 1957 年,福特推出了这样的一款空前绝后的核动力概念车 Nucleon。

这款概念车的外形至今看起来仍然是非常的前卫,当然它的动力系统更为前卫。在两个后轮之间的核反应堆以铀元素的核裂变为能源,能够把水变成高压蒸汽,再推动涡轮叶片驱动汽车。然后蒸气在冷却之后返回核反应堆里面再次加热。只要核燃料还没用完,它就能不断发出动力。按照当时的设计思想,大约在 8000 公里核燃料耗尽之后,核燃料将能够在路边的 加铀站 得补充。而且你还可以选择你所需要的动力类型 持久型的或者爆发型的 准确来说是爆炸型的,例如原子弹。

科学家们的大胆想象当然不会停滞不前,21 世纪凯迪拉克又有了全新的 WTF。WTF 这样一个命名组合实在凯迪拉克现有车型中不曾看到过的,这也清楚的向消费者转达了它是独一无二的一款凯迪拉克的概念。WTF 是取自 World Thorium Fuel 的词首字母,意思是钍燃料。

钍是一种放射性的金属元素,它地球上的储量几乎同铅一样丰富。钍在核反应中可以转化为原子燃料铀-233,所储藏的能量,比铀、煤、石油和其他燃料总和还要多许多。凭借着这一特性,驱动这辆车所需要的钍燃料极少,也因此它的发动机几乎在 100 年之内不需要保养。当然这是个理想化的数字。但它确实开启了汽车新能源开发的另一扇大门。

另外,Cadillac WTF 概念车拥有四组共 24 条的车轮,每组车轮由 6 条单车轮胎组 11 成,并具有 4 个单独的电动马达。其设计师表示:Cadillac WTF 概念车的车轮已避免使用石油以及橡胶为原料,因此将更佳的环保,且轮胎也只需每隔 5 年进行一次保养,无需增添任何辅料。这真的是令人吃惊的概念设计。

四.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总体上偏低,一方面是与不同国家的重视程度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偏高有关,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据 IEA 的预测研究,在未来 3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从而增加它的竞争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成本与多种因素有关,因而成本预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些预测结果表明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成本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 十五 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贴切)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生物质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后,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表示这种能源方式不能大力发展,它不但会抢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更将会导致社会不健康发展;地热能的开发和空调的使用具有同样特性,如大规模开发必将导致区域地面表层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再一次生态环境变化;而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们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

太阳能发电具有布置简便以及维护方便等特点,应用面较广,现在全球装机总容量已经开始追赶传统风力发电,在德国甚至接近全国发电总量的 5%-8%,随之而来的问题令我们意想不到,太阳能发电的时间局限性导致了对电网的冲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能源界的一大困惑。

风力发电在 19 世纪末就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一直是新能源领域的独孤求败,由于它造价相对低廉,成了各个国家争相发展的新能源首选,然而,随着大型风电场的不断增多,占用的土地也日益扩大,产生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了我们又一困惑。

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临近,新能源已经成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其中太阳能已经逐渐走入我们寻常的生活,风力发电偶尔可以看到或听到,可是它们作为新能源如何在实际中去应用?新能源的发展究竟会是怎样的格局?这些问题将是我们在今后很长时间里需要探索的。

12 五.结束语 五.结束语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研究以及经过吕老师的指导.终于按时完成了毕业设计.设计主要研究的是新能源汽车中的能源类型及发展。用新能源代替旧能源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可以有效的减小环境污染,能够循环利用。但其研究成本过高,始终不能很好的推广出去,所以还需继续发展,降低成本,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

谢辞 我首先要感谢指导老师。因为无论从论文选题,到编写过程,直到完成,吕老师无不倾注着心血和辛劳。

三年大学生活转眼即逝。在这三年学习期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老师们无私耕耘、孜孜教诲,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书里和书外的知识。为我们即将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向所有老师们表示深深得谢意和崇高的敬意。你们辛苦了! 参考文献 〔1〕陈清泰.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专题报告〔R〕.国金证券,2009-03-03. 〔2〕欧阳明高.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2006,28(4). [3〕李伟利.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J〕.当代石油石化,2010(1). [4〕邵毅鸣.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5〕百度百科 附件资料 论文撰写方法 一、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 写什么 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 写什么 不明确, 怎么写 就无从谈起。

选题首先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与所学专业相关;其次,选题要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使其论文形成后既有理论支撑,同时要对现实有所促进;再次选题要注意一些有价值的课题,比如本专业的研究空白、有争议的话题,或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本专业的老话题、与研究领域有关的当前 13 热点问题、新问题、亲自参与实践调查的课题;第四,选题要结合考虑资料的利用。能找到比较充分的资料来源对于作者写作论文有重要帮助;最后,选题宜小不宜大。题目范围太大易导致内容空泛,难于驾驭。

(一)论文的选题的依据: 1、依据个人兴趣爱好;2、依据个人知识结构;3、依据当前本专业的研究热点;4、依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局势;5、依据管理学权威刊物的近期发表论文;6、请教他人。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和要求: 1、注重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2)要注重选题的理论价值。

2、勤于思考,刻意求新。

(1)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2)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3)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4)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对 新意 的全部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

二、论文写作框架的确定 论文写作框架起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一般来讲,学术论文框架需要采用递进的逻辑体系,不建议采用并列的逻辑体系,即论文的各个部分应该是层层递进,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如: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和涵义,第二部分是问题提出,第三部分是分析问题,第四部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五部分是解决问题需要实现的一些条件和保障措施,第六部分是总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和添加。

论文框架确定后,应交给导师审阅,再与导师仔细探讨行文的思路,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最后确认论文写作内容框架,作为开题报告中的内容部分。

三、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介绍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 堆砌 。

(二)文献来源 论文查阅的资料来源有:1、电子期刊。包括电子期刊网上的期刊论文、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以及一些电子书籍。2、纸质书籍。如图书、期刊杂志、报纸等。

14 (三)文献综述的写作 文献综述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

1、前言(引言):简要介绍所综述的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明有关概念,规定综述范围,介绍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景和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2、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对某专业、学科在某阶段的发展历史和当前实际工作水平、成就和展望,以及有关各种情况都应作详细叙述,还要把同行对该方面的不同看法也写进去,进行分析研究。此部分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查阅文献的内容要围绕我们选题需要研究的主题内容,以为我们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严禁文献综述的内容和查阅的资料和论文写作不相关;二是对文献查阅后,不能简单罗列,文献综述的重点在 综述述 ,应该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和整理,进行综合的评述,不能只 述 不评,即只对观点、数据、事实等作纯客观的分析和介绍,不作评价、评议。

3、结论:结论是综述的结束语。一般包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

4、参考文献:注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为人们核对或作进一步研究用,这些按引用顺序列出。

前沿和结论部分和我的观点有许多不符合的地方,所以没做修改。

四、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是简单叙述论文选题的背景,然后提出论文是为了研究什么,为了得到什么结果。研究的意义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论文研究对于当前相关研究的理论有什么贡献(理论意义、学术意义),二是论文研究对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贡献(实践意义、指导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研究内容部分即前述的论文框架体系,研究目标重点介绍研究什么,拟解决什么关键问题。

(三)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此部分视具体写作情况和学校提供的资源情况而定。

(四)研究进度计划 时间和内容按照系里的统一规定填写。

五、论文的撰写 (一)论文构成 1.论文题目 2. 论文目录 3.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4.论文正文 5.致谢 6.参考文献 (二)论文目录 一般先要确定论文目录,即论文题目、大标题和小标题,这使得论文的起草有了初步依据。然后拟定内容提纲,把论文目录展开,加进必要材料予以扩充,使目录充实和具体化。

15 编写提纲应该由简入繁,由部分到章节再到内容要点,逐步进行扩展。首先根据行文的思路用最粗的轮廓勾勒出文章的几大块,也就是主要组成部分,然后在各部分内填入相应的章节。具体来说写论文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是理论、实证、结论),可以在先确定逻辑主线的基础上规划出三个部分,再用相应章节进行对应的填充,最后列出每一节的内容要点。需要注意的一是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二是要平衡章节之间的长短,即合理安排各部分的篇幅,尽量长短相当,避免体例结构的不相称。对于引入的理论部分要把字数控制在整个篇幅的四分之一左右。

(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1.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撰写 2.英文忌用软件翻译,因为语法错误多,专业词汇翻译不够专业 3. 关键词一般三个以上 (四)论文正文 论文的正文通常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1、绪论,又称前言、绪言,是正文的起始部分。这一部分一般可涉及以下内容: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意义;提出问题,表明作者观点;说明作者论证这一课题的方法;概括介绍论述的内容或揭示问题的结论;历史回顾。绪论部分在论文中所占比例通常较小。要写得简明扼要,通常几百字即可。

2、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部分中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前面说收集的相关资料来详细地阐述论文的研究观点、成果。可根据论题性质,用正面立论的或批驳不同看法或解决别人的疑难问题的方法,来论证文中的思想和新的见解。如果是作者自己提出新的、创造性的东西要注意最重要的是言之存理。这一部分要占全文的三分之二。

3、结论是论文的最后部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对研究的课题得出的答案;作者对研究的课题提出探讨性意见;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的某种设想等。它的内容与绪论有关,是一篇论文要旨的简明扼要的提示。通常这部分可以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语,对本论部分进行强调(但注意不是本论部分的重复)。如果结论已在绪论或本论部分作了提示,这部分也可以只做文章的收尾。

论文的撰写一方面取决于资料的拥有,另一方面依靠平时理论素养和写作能力的积累。撰写正文前,要对提纲进行再次检查和修改,使之更加完善。文章起草要在思路明晰的基础上一气呵成,切忌断断续续。起草阶段,要先形成初稿。初稿的写作就是按照提纲形成是构思填充内容。形成的论文应该是论点明确,内容充实;叙述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论文各部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段落之间的衔接自然、舒展,逻辑性要强。

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忌大篇幅引用,切忌抄袭他人论文,国内一般认为不超过 200 字就不算抄袭。然而,在考研与就业压力的夹缝中,大学毕业论文的生存处境日渐尴尬,弄虚作假现象泛滥,论文写作陷入抄袭的怪圈,毕业论文写作只是 网上摘些,书上的借用些,最后整合一下就算大功告成 写论文惟一的收获就是学会了 复制 、 粘贴 的快捷键 。那么我们该如何规避抄袭的风险?首先,每个内容小点一定要自己拟定。紧接着,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小点内容进行扩充充实,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来陈述。

16 (五)致谢 可以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 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包括著作、论文等正式文献,也包括统计、工作报告等事实材料,还可以包括没有正式出版和发表的资料。外文原文著作和论文,其参考文献的标题应当用原文列出。注释和参考书目的标题主体和...